APP下载

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对西瓜烟粉虱的田间防治研究

2014-01-25程永宋晓磊王海红王世强王祥平任璐

长江蔬菜 2014年2期
关键词:烟粉吡虫啉酰胺

程永,宋晓磊,王海红,王世强,王祥平,任璐

(1.杜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201203;2.济南市康泰农业技术服务公司)

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对西瓜烟粉虱的田间防治研究

程永1,宋晓磊1,王海红1,王世强2,王祥平2,任璐1

(1.杜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201203;2.济南市康泰农业技术服务公司)

为明确溴氰虫酰胺对西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以吡虫啉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溴氰虫酰胺36 g/hm2、54 g/hm2、72 g/hm2及90 g/hm2及吡虫啉90 g/hm2(剂量为有效成分)对西瓜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控制效果及对作物长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西瓜烟粉虱成虫发生初期施用溴氰虫酰胺悬浮剂54 g/hm2及以上剂量,7 d间隔,连续施药2次,末次药后7 d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防效均高于80%,明显优于吡虫啉处理,同时能够增加西瓜茎蔓长度、增强西瓜长势,降低烟粉虱对西瓜的为害。

溴氰虫酰胺;烟粉虱;西瓜;防治效果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nsf.]是一种重要的园艺经济作物,是世界第五大果品。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温室西瓜种植面积逐渐增大,同时,西瓜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且日趋加重。温室烟粉虱(Trialeur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urodidae)昆虫,是现今温室最主要害虫之一,其起源于北美洲西南部,1976年在我国首次大发生,现已广泛分布于黄河以北的温室内,且在温室中每月一代,1 a发生十余代。烟粉虱喜食幼嫩植株和植株的幼嫩部位,同时温室烟粉虱是病毒病传播的介体,调查显示,温室烟粉虱对西瓜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60%~70%,甚至绝收,且严重影响西瓜品质及商品果率。目前,关于温室烟粉虱的防治方法主要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黄板诱杀)、生物防治(草蛉、寄生蜂等天敌)及化学防治。其中化学防治是最主要的防治措施,主要的防治药剂是以异丙威为代表的氨基甲酸酯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吡虫啉和噻虫嗪为代表的烟碱类杀虫剂(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由于反复单一使用这两类农药,温室烟粉虱对两类药剂已逐渐产生抗性,温室烟粉虱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新型作用机理的药剂来减缓温室烟粉虱的为害与发展[1~6]。而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是美国杜邦公司新近开发的高效安全的二甲酰胺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为激活鱼尼丁受体(ryanodine receptor),使细胞内钙离子无限制释放,从而导致昆虫肌肉松驰性麻痹、活动停顿、瘫痪,直至彻底死亡,较氯虫苯甲酰胺更高效,适用作物更广,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害虫,但未见溴氰虫酰胺对西瓜温室烟粉虱田间防治的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在田间条件下对西瓜温室烟粉虱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烟粉虱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正确的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100 g/L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A、B两个试验均在肇庆市高尧县进行,试验地土壤均为砂土,肥力良好。西瓜品种均为特小丰,试验开始前西瓜长势均匀一致。试验设5个处理(表1),小区面积150 m2,A试验西瓜苗于2012年5月27日移栽,B试验西瓜苗于2012年6月5日移栽,待烟粉虱为害初期,连续施药3次,采用配有1个锥形喷雾头的山东卫士WS-16P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全株均匀喷雾,工作压力0.2~0.4 MPa,0.35~0.5 L/min,用水量为900 L/hm2。

1.3 调查及评价方法

①安全性试验调查及评价方法 试验共调查6次,第1次药后3 d,7 d各调查1次,末次药后10 d和14 d各调查1次。每小区随机调查8~10株西瓜,记录药害症状并按药害分级方法记录药害程度。

药害分级标准如下,“-”为无药害;“+”为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为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为重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为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②药剂对烟粉虱田间控制情况调查和评价方法 试验共调查6次,第1次药后3 d,7 d各调查1次,末次药后10 d和14 d各调查1次。每小区随机调查20株,每株茎蔓自上而下调查第3片叶,分别记录叶片上的成虫和若虫数量,计算防治效果,用DMRT法测定处理间差异显著性。

③作物生长状况调查 a.茎蔓长度。于末次药后14 d测量西瓜茎蔓长度,每小区五点,每点一条茎蔓。

b.烟粉虱对作物为害率调查。调查整个小区内为害的叶片面积占总叶片面积的百分比。

c.作物长势评价。以UTC(Untreated check,未经处理的检查)为100,视觉评价不同处理间的作物长势差异(0~200)。

1.4 药效计算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Office 2003和DPS V7.05软件。

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防治效果(%)=[(处理区防治后存活个体数量×对照区防治前存活个体数量)/(处理区防治前存活个体数量×对照区防治后存活个体数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表1 试验设计

2.1 安全性

由表2可知,A、B两个试验安全性测定结果一致,溴氰虫酰胺2 500倍液、1 667倍液、1 250倍液、1 000倍液对西瓜均安全,说明溴氰虫酰胺可以在西瓜上正常使用。

2.2 防效

表2 药剂处理对西瓜的安全性结果

①溴氰虫酰胺对西瓜烟粉虱成虫防效 由表3可知,A试验中,溴氰虫酰胺36 g/hm2对西瓜烟粉虱成虫在末次药后7 d、10 d和14 d的防效分别为88.72%、77.93%和 85.09%,溴氰虫酰胺 54、72、90 g/hm2与低剂量处理防效差异均不显著,对照药剂吡虫啉 90 g/hm2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分别为49.74%、34.54%和33.00%,明显低于溴氰虫酰胺各处理的防效;而B试验中,溴氰虫酰胺36、54、72、90 g/hm2各处理在末次药后7、10、14 d的防效均高于80%,且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90 g/hm2。

②溴氰虫酰胺对西瓜烟粉虱若虫防效 由表4可知,A试验中,溴氰虫酰胺36、54、72、90 g/hm2对西瓜烟粉虱若虫在末次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9.73%、94.43%和87.54%,对照药剂吡虫啉90 g/hm2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效为69.48%,低于溴氰虫酰胺各处理的防效;而B试验中,溴氰虫酰胺36、54、72、90 g/hm2各处理在末次药后7、10、14 d的防效均高于80%,且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90 g/hm2处理防效。结合活虫数分析可知,在虫口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溴氰虫酰胺各处理剂量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在2次药后7 d最好,随后有一定的下降,但较对照药剂仍然表现出更好的防治效果,而在虫口基数较低的情况下,溴氰虫酰胺各处理对烟粉虱若虫在药后7、10、14 d均能表现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显著优于吡虫啉90 g/hm2。

表3 溴氰虫酰胺对西瓜烟粉虱成虫的防治效果

表4 溴氰虫酰胺对西瓜烟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

③溴氰虫酰胺对西瓜蔓长及长势的影响 由表5可知,试验A和B,溴氰虫酰胺90 g/hm2处理的茎蔓长度均显著长于空白对照,同时 36、54、72 g/hm23个处理的瓜蔓长度均长于对照药剂吡虫啉90 g/hm2和空白对照,说明溴氰虫酰胺对西瓜茎蔓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作物长势方面,A、B两个试验表现基本一致,均表现为溴氰虫酰处理后对作物长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长势较空白对照及对照药剂好。

④溴氰虫酰胺处理对作物受害程度的影响由图1可知,试验A在自然条件下受烟粉虱为害较为严重,为害率高于70%,而试验B自然条件下为害率约为23%,对照药剂吡虫啉90 g/hm2在为害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对为害程度并无明显的减弱作用,在为害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西瓜受害程度只能降低到50%,受害程度仍然较重,但溴氰虫酰胺36、72、90 g/hm2无论为害程度高低都能明显降低为害率,且为害率低于20%,较好地保护了作物的生长不受影响。

表5 溴氰虫酰胺对西瓜瓜蔓长度及长势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氨基甲酸酯类及烟碱类杀虫剂防治西瓜烟粉虱,但由于西瓜种植面积不断加大,复种指数不断增加,西瓜烟粉虱对此两类药剂逐渐产生抗性,而溴氰虫酰胺是隶属于二甲酰胺类杀虫剂,是新型的杀虫剂,对延缓烟粉虱对氨基甲酸酯及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起到一定的作用。综合A和B试验结果,溴氰虫酰胺有效成分为54 g/hm2及以上剂量时,对西瓜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吡虫啉90 g/hm2处理,同时溴氰虫酰胺处理后能促进西瓜茎蔓的增长,增强作物的长势,明显减少害虫对西瓜的为害程度。因此,溴氰虫酰胺54 g/hm2及以上剂量于西瓜烟粉虱成虫发生初期 (每张叶片2~3头成虫),连续2次喷雾,7 d间隔,对西瓜烟粉虱的控制效果较好,同时能够促进植物生长。但要注意高效药剂多年及同茬作物多次连续使用,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延长杀虫剂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杀虫效果,可将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虫剂轮换使用或混配后应用[6]。

图1 溴氰虫酰胺处理对作物为害程度的影响

[1]郭晋太,韩建明,张焕丽,等.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综合防治对策 [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1(2):20-23.

[2]朱国仁,张芝利,沈崇尧.主要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与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3]张长江,陈琳,宋东宏,等.10%异丙威烟剂防治温室白粉虱和棉蚜药效试验[J].农药,1998,37(2):32-33.

[4]李建军,李修炼,成卫宁.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技术[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7(2):16-19.

[5]沈仕宏,蔡来家,谢顺赞.毕达防治烟粉虱药效试验与示范[J].广东农业科学,2004(1):47-48.

[6]孔祥波.温室烟粉虱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及延缓对策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1999:1-3.

Control Efficacy of Cyantraniliprole against White Fly on Watermelon in Fields

CHENG Yong1,SONG Xiaolei1,WANG Haihong1,WANG Shiqiang2,WANG Xiangping2,REN Lu1
(1.Dupont Trading(Shanghai)Co.,Ltd.,201203;2.Jinan Kang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ompany)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cyantraniliprole against watermelon white fly,we compared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cyantraniliprole and imidaclopri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gainst watermelon white f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while were applied twice every seven days,the control efficiencies of cyantraniliprole were higher than 80% against the white fly adults and nymphs with active ingredient higher than 54 g/hm2seven days after the second spraying. In conclusion,cyanthraniliprole showed good control efficacy against watermelon white fly than imidaclorid,and cyantraniliprole could make the vine length increased,growth vigor strengthened and pests damage reduced.

Cyantraniliprole;White fly;Watermelon;Control efficacy

TQ450.2+6;S482.3+7

A

1001-3547(2014)02-0060-04

10.3865/j.issn.1001-3547.2014.02.019

程永(1987-),男,硕士,研究方向为农药剂型加工与应用技术,电话:15688881009,E-mail:Jeff.Cheng@dupont.com

2013-11-05

猜你喜欢

烟粉吡虫啉酰胺
烟粉虱MEAM1和MED成虫在辣椒上传播番茄褪绿病毒的特性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三氟咪啶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国外二硝酰胺铵的发展现状
脂肪酰胺型季铵盐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