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筋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52例

2014-01-25王海强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6期
关键词:理筋整脊颈性

王海强 苏 丹 杨 扬

(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610075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颈性眩晕是因颈椎退行性变或外伤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刺激和压迫椎动脉或其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的以头晕、恶心、呕吐及颈部不适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又称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本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此受到广泛重视。本研究选取2013年6~12月华西医院针灸门诊就诊52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理筋整脊手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均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针灸门诊患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21~50岁;病程2d~10年。

诊断标准[3]:①曾有猝倒史伴有颈性眩晕;②位置性眩晕试验阳性;③X线片颈椎过伸过屈椎体不稳,或寰枢椎位置有变化,颈椎退变性改变;④多伴有交感症状。排除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50岁;③能够按计划疗程坚持治疗者。

治疗方法

1.理筋手法:患者端坐,医者站于背侧,先用一指禅法,大鱼际揉法放松颈部三条线(两侧风池穴至肩井穴,中间风府穴至大椎穴)5min,再用拿法提拿两侧风池穴至肩井穴3min,继而采用拨法由轻到重,由浅入深依次弹拨颈项部两侧浅层斜方肌,深层头夹肌、头半棘肌、肩胛提肌及颈椎横突两侧肌群,重点弹拨指下扪及筋结、筋索部位,在患者耐受情况下,直至触及颈项部肌肉松软为度。

2.整脊手法:可触及颈椎棘突左右偏移者,采用旋转复位手法复位[4],患者端坐,医者站于背侧,患者取矮端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左手拇指触到偏移的棘突固定,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置于下颌部,使颈略前屈,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同时用力向上方旋转,同时左手拇指稍用力向左下推按,常听到“咯”的一声,拇指下有轻度移动感触至平复或有改善,手法告毕。未触及颈椎棘突左右偏移者不予上述治疗。

按上述方法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5次。

治疗结果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5]:患者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持续时间(4分)、颈肩痛程度(4分)、头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满分共30分,分值越高症状越轻。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眩晕等原有症状消失,肢体功能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好转:眩晕等原有症状消失,但从事较重劳动即复发;无效:症状无改善。

52例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治疗前(12.50±2.35)分,治疗后(24.38±3.70)分。治愈22例,好转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

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

体会

目前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主要的假说有交感神经刺激学说、椎动脉压迫学说、颈部运动感受器的本体感觉传入错乱学说[6]。笔者比较认同椎动脉压迫学说,椎动脉左右各一,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在进入颈椎横突孔前,椎动脉行于前斜角肌和颈长肌及其他肌肉之间。于颈前方上行至C6横突孔进入,贯穿C6~C1横突孔入颅交会于颅内基底动脉。由于其走行过程中被压迫,导致颅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故笔者从解剖入手,分析其被压迫的原因,主要原因考虑C6~C1的旋转移位,导致横突孔所构成的骨性管道畸形;或其围绕在走行过程中肌肉,如浅层斜方肌、深层头夹肌、头半棘肌、肩胛提肌、颈长肌、横突间肌等肌肉的僵硬挛缩压迫椎动脉;或钩椎关节的增生累及横突孔及周围导致骨性狭窄;或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不稳,椎间孔变小使椎动脉更显细长,颈部活动时易受压迫。故笔者针对病因,采用整脊手法复位偏移颈椎,矫正骨性通道,对于因颈椎旋转移位导致眩晕患者效果立竿见影;理筋手法由浅入深分层放松上述肌肉,解除肌肉痉挛,使肌束充分舒展,改善受压的椎动脉供血,达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目的,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

据上述理论,笔者采用理筋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结果显示理筋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笔者也深刻认识到针对病因对症治疗的重要性,看清疾病的本质,对症治疗,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陆健祖,李亚萍.电针配合坐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6):495-496.

[2]姚冰,温元强,牟菁.“三部”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J].江苏中医药,2007,39(12):49-5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韦贵康.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疾病[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60.

[5]王怀楚,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

[6]李锋,娄思权.颈性眩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227.

猜你喜欢

理筋整脊颈性
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
“整脊”真能让人立刻长高吗
整脊真有这么神奇吗
推拿、整脊(宫廷理筋术)配合刺络药罐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36例临床观察
针灸整脊:整合中西医观点
正骨理筋手法配合动气针刺法治疗肩关节撞击综合征Ⅰ期、Ⅱ期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影响
抱头转颈可调筋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理筋整复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