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封药治疗期间急症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4-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关键词:糊剂氢氧化钙急症

李 晶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封药治疗期间急症效果的临床观察

李 晶

(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封药治疗期间急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常规根管治疗过程中出现根尖周明显疼痛患牙153颗。试验组74颗,应用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封药;对照组79颗,用樟脑酚开放,比较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有效患牙数量为65颗(有效率为87.84%),对比组有效患牙数量为53颗(有效率为67.09%),两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21,P<0.01),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特别是研究组疼痛消退患牙数量为38颗(消退率为51.35%),对照组仅19颗(消退率为24.05%),两组消退率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2.18,P<0.01),治疗组疼痛消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非化脓性根尖周急症,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有明显缓解作用。

【关键词】地塞米松;氢氧化钙;根管治疗;疼痛;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最有效的方法,其中的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这3个步骤均可出现术后疼痛,而根管预备封药后出现的机会最高。为此,笔者选择经常规根管治疗过程中出现根尖周明显疼痛153颗患牙,分成两组分别应用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和樟脑酚开放用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疗效观察表明前者疗效优于后者,效果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口腔门诊恒牙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中选择经常规开拔髓,根管预备封樟脑酚(CP)或甲醛甲酚(FC)治疗后,出现明显自觉疼痛和叩痛,局部软组织无明显肿胀,根管内无明显脓性分泌物的,无牙周疾病,并对酚类无过敏史的118例患者(153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伴有全身严重感染和系统性疾病、90d内应用其他抗菌药物和不能随诊者。其中,男患47例,女患71例。年龄最介于16~60岁;患牙中,71颗为磨牙,57颗为前牙,25颗为双尖牙。将患牙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74颗,对照组79颗,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牙位构成和病变程度等影响研究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的制备

碾细醋酸地塞米松片后备用,封药时按二者粉剂体积比1∶1与氢氧化钙糊剂调和成稀糊使用。

1.3 治疗方法

去除原暂封物,在X线片指导和不遗漏根管前提下彻底扩管,避免穿出根尖孔,以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仔细冲洗,根管干燥后,对照组给予樟脑酚开放治疗,研究组以氧化锌暂封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治疗,5 d后复诊以观察治疗效果。患者初诊和复诊时间由同一医师检查和治疗。

1.4 疗效判断

治疗5 d后复诊时,对两组患者按以下标准判定疗效:①自觉疼痛完全消失或仅有轻微咬合痛、叩痛者判定为疼痛消退。②自觉疼痛、咬合痛、叩痛均明显减轻者判定为疼痛减轻。③自觉疼痛或咬合痛、叩痛无明显变化者判定为改善不明显。④自觉疼痛或咬合痛、叩痛较治疗前加重者判定为症状加重。有效例数为疼痛消退和减轻之合计,无效例数为改善不明显和症状加重之合计。

1.5 统计方法

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和疼痛消退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疼痛缓解有效患牙数量为65颗(有效率为87.84%),对比组有效患牙数量为53颗(有效率为67.09%),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21,P<0.01),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特别是研究组疼痛消退患牙数量为38颗(消退率为51.35%),对照组仅19颗(消退率为24.05%),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消退率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2.18,P<0.01),治疗组疼痛消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2.2 改善不明显患牙的处理和效果分析

改善不明显患牙经再次清洗换药,配合口服替硝唑,试验组均有疼痛减轻,对比组有9例改善仍不明显。

3 讨 论

临床实践中,根管预备后较常见根尖周急性肿胀疼痛,多发于前牙和磨牙,发生率在25%左右,本文结果与此基本相同。其原因主要是指在根管预备过程中,根尖周具有细菌或相应毒素所致;同时,髓腔和根管内的细菌毒素进入根尖组织形成抗原物质,或根管樟脑酚等治疗药物可以成为半抗原物质,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另外,还与根管暂封药物的刺激有一定的关联[1]。

根管治疗期间所发生的急症不仅使患者的痛苦得以增加,也使得治疗更加复杂,所以,必须尽快控制病情、缩短疗程。本研究旨在比较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根管联合封药与常规樟脑酚开放引流之间的效果差异,以寻找一种更好的治疗措施。

樟脑酚具有杀菌和止痛之功效,是目前常规根管消毒的使用药物,但是它可轻度刺激根尖组织,少数人还可能产生过敏反应。传统应用的甲醛甲酚细胞毒性较强,有较强的刺激口腔黏膜和根尖周组织等软组织的作用,尚可使根尖组织出现坏死和炎症之病理改变,延缓了组织修复作用;在根管封药后其药物成分可迅速扩散至体内,有细胞毒性[2,3]。本文资料观察表明,再次清洗封药治疗对照组无效患牙仍无效,改用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根管封药均取得效果,分析其疼痛原因可能就与药物刺激或免疫因素有关。氢氧化钙呈强碱性,可中和炎症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主侧支根管或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失去活力而杀伤灭活多种细菌[2],达到减轻疼痛和消除炎症的目的。氢氧化钙对多种厌氧菌具有抑制杀灭作用,其效果明显,刺激性小,安全无毒,现已逐步成为根管常规消毒药物。氢氧化钙还可诱导根尖骨组织的矿化修复,促进根尖孔的封闭,溶解残髓组织,通过中和细菌代谢产物,其参与的炎症免疫过程受到抑制,从而发挥止痛的作用。

地塞米松是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该药具有较小的刺激性,抗炎、抗过敏、镇痛和免疫抑制作用较强。当前列腺素E2等炎性介质前体的生成过程受到抑制后,可以发挥抑制炎症,减轻水肿,缓解疼痛之功效。根管内封药可降低组织液渗出,根尖周组织压力过高导致的疼痛得到缓解,根尖周组织的炎性反应也得以减轻。该药的免疫抑制作用可加重感染,使用时应配合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在本研究中,除联合应用具杀菌作用的氢氧化钙外,还避免选择具有严重感染性患牙的患者。

本文研究表明,治疗组疼痛缓解有效患牙数量为65颗(有效率为87.84%),对比组有效患牙数量为53颗(有效率为67.09%),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21,P<0.01)。特别是研究组疼痛消退患牙数量为38颗(消退率为51.35%),对照组仅19颗(消退率为24.05%),治疗组疼痛消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2.18,P<0.01)。改善不明显患牙经再次清洗换药,配合口服替硝唑,试验组均有疼痛减轻,对比组有9例改善仍不明显。同时,本文中,应用氢氧化钙地塞米松糊剂后2例患者反而症状得以加重,其原因除与病例选择不当、炎症明显、封药后根管内分泌物引流不畅等因素外,还可能就与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有关,应引起临床医师关注。

已有研究认为,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封药显效率优于甲醛甲酚根管封药,且前者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和水肿的发生[4]。研究结果还表明,前者用于治疗根尖周疼痛也可产生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降低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作用,缩短疗程,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莉,唐三保,金迎春,等.根管治疗期间的急症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纵横,2000,16(1):44-46.

[2]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J].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0.

[3] 吴海珍,王林艳,汪学华,等.氢氧化钙用于根管封药的动物试验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12(6):314-316.

[4] 张云,韩宝刚,殷恺,等.地塞米松-氢氧化钙糊剂应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2004,18(3):253-255.

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204-02

猜你喜欢

糊剂氢氧化钙急症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的效果观察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干法生产氢氧化钙消化的智能控制方法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老年人不良修复体引发口腔急症临床分析与治疗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不同赋形剂对氢氧化钙pH值影响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