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

2014-01-24王淑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4期
关键词:肾功能肾病我院

王淑荣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

王淑荣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方案的有效性及临床意义,优化中医护理方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72例,对患者施行精心、全面的中医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辩证施护、运动与饮食等方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1 %,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加上中医辨证施护的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性肾病患者施行个体化的整体护理,如辨证施护等,使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甚至逆转肾功能减退的进程,使患者减轻并发症,缓解病情,改善营养状态,降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使医患关系更为和谐,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护理

糖尿病性肾病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可达40 %,且其发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会演变为危及生命的肾功能衰竭[1]。糖尿病患者代谢出了问题,导致机体发生变化,伤口愈合较慢,且容易发生感染[2]。因此在对发生糖尿病性肾病的患者护理时,要格外注意伤口愈合、感染等问题。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由于肾脏疾病,导致药物的排泄紊乱,若药物蓄积,不仅容易导致药物中毒,还可能由于药物的作用过大导致低血糖[3]。为了防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病死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合适的护理已变得非常重要。我院对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的中医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有效减缓糖尿病性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风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72例,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护理,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37例;患者的年龄在36~90岁,平均(47.3±12.9)岁;患者中有11例肾功能重度受损,UAER>300 mg/24 h,有31例为肾功能轻度受损,UAER在30~300 mg/24 h,有30例为肾功能正常,UAER<30 mg/24 h;患者的病程在3~31年,平均(10.3±19.7)年。

1.2 病因病机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消渴症”,属于消渴的范畴。中医理论研究认为消渴症的病机是燥热为标,而阴虚为本[4]。针对其发病机制,中医研究者持不同的观点,目前常见的有阴虚、水湿、浊毒、淤血等[5]。我院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分析,脾虚实乃消渴症的主要病机之一。脾具有运化散精、统血、升清的功效,为后天之本。脾虚者运化失调,升降无序,气血生化无源;脾健者,则气血平衡旺盛,运化有序。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性肾病的引发与脾气虚有重要相关性。

1.3 护理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在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是滋阴固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疲。若患者处在疾病初期,应以滋阴为主;若患者处在中期阶段,阳虚为主,应着重温补阳气,但也要注意滋阴[6];此外,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血液黏稠,有可能引起阴虚血瘀,可以采取凉血通络的方法。

1.3.1 常规护理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肾脏发生了严重的进展性的病变,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与多种代谢及排泄等重要生理机能有关。而且肾脏的病变病情凶险,病情常可出现突变,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①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且不容易恢复,为防止患者发生尿路感染,要定期检测尿常规。②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导致患者发生其他紧急状况,应测量患者的卧位血压。③密切监测患者的尿液、血糖,防止血糖因应用降糖药物而低于正常值发生低血糖。④动态监测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

1.3.2 中药灌肠护理

灌肠药物温度保持在38~40 ℃,灌肠前嘱患者将大便排空,并空腹;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为30 min;插入深度在10~15 cm。由于中药对皮肤有伤害及灌肠器材的磨损,护理时要注意肛门及周围皮肤的保护,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1.3.3 辨证施护

①密切观察患者的尿常规报告,若提示尿路感染,可用玉米须、车前草等煎水饮用,嘱患者小便后清洗尿道口。②若患者双眼干涩,视野模糊,可配合针刺期门、委中、肝俞、肾俞等穴位。③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要注意调节患者的心理情绪,使其保持情志舒畅,避免抑郁,不配合治疗。④有些患者出现水肿,护理时动作应轻柔,不能在水肿部位注射、穿刺、水肿溃破者要外敷药物避免感染。皮肤瘙痒者要避免搔抓,以免皮肤溃破感染。

1.4 健康教育

向患者宣传糖尿病患者健身法,鼓励患者进行运动。对患者提出合理、清淡、营养均衡的饮食搭配建议。中医推拿疗法是一种能有效舒缓心情,促进血液循环、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方法,可向患者及家属教授推拿手法。

1.5 运动方法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多出现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等现象,身体极为虚弱。因此,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在护理时应嘱咐患者尽量减少运动,以免身体更加虚弱。但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降低运动量反而会加重患者的水肿情况,因为肢体运动较少使血液循环变慢,对于缓解水肿较为不利。护理时要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嘱咐轻型患者适量运动,以不感觉疲惫为宜。运动前要就餐,不宜空腹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时间以30 min为宜。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切勿突然增加或降低,以免打破身体的运动习惯。

1.6 日常生活护理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容易出现气阴两虚的症状,由于患者肾功能低下,应尽量避免服用具有刺激性的较浓烈的药物及中药,以免发生危险。嘱咐患者多加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可以自主按摩三阴交、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患者应减小活动量,以半卧位卧床休息。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功能较差,容易在双下肢形成浮肿,护理时应尽量避免在此处注射,因为此处不仅伤口不好愈合,由于水肿和摩擦等,常可引起感染。保持病房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对于脾肾阳虚的患者大有裨益。但应避免对流风,防止外邪侵袭加重病情,可热敷腰、膝、腹部。护理人员要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做到更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尤其是糖尿病水肿患者,由于身体质量力压迫可能会发生褥疮,对于患者康复较为不利,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时为水肿、卧床患者翻身,必要时为患者提供气垫床。

2 结 果

72例患者对护理方式均感到满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 %,医患关系融洽,患者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糖尿病性肾病均有所好转,没有发生恶化的病例,表明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康复,我院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护理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等均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于饮食营养过剩、或饮食结构不当等,导致我国患糖尿病的人数不断增加[7]。糖尿病导致血中葡萄糖浓度超过阈值,长期血糖不正常很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与控制,随着肾功能减退的进程,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8]。糖尿病性肾病表现为渐进性肾功能损坏,若不加控制,晚期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这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症型及护理要点如下:脾肾阳虚者,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白,脉沉迟,护理的原则是化气行水、健脾温肾。若患者面色黑黄、脉细数无力、心慌气短、疲惫无力、舌苔薄白、口渴、舌质红,则患者症型为气虚阴虚,护理原则是清热滋阴,生津止渴。对于阴阳两虚型患者,患者口干、舌质暗淡、心慌气短、周身浮肿、小便量少、舌苔白,舌上有齿痕,护理遵循的原则是补阳益肾固涩。我院对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实施精心全面的中医护理,尤其是辨证施治,对患者症状的改善起到了较好地促进作用,且患者在接收中医护理时的接受度高,医患关系融洽,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因此中医学理论在护理技术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龚敏红.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整体护理[J].吉林中医药,2010, 28(2):23-25.

[2] 姚琴,张媛媛,温敏.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244-246.

[3] 周卫红,张艳,王晓玉,等.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护理技术研究[J].现代护理,2010,6(12):63-65.

[4] 赵晓燕,李建华.中医护理干预糖尿病肾病64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6):35-37.

[5] 叶湘粤.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12,5(6):149-151.

[6] 曲正平,迟英.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肾病非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705-2707.

[7] 陈仪.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护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2,4(5): 103-105.

[8] 张秀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行中医护理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3):81-83.

R473.5

:B

:1671-8194(2014)04-0193-02

猜你喜欢

肾功能肾病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