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的研究进展

2014-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石位外展体位

朱 艳

(江苏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的研究进展

朱 艳

(江苏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手术体位的合理安置是手术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保证,正确的手术体位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促进手术的发展。本文就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的合理安置,安置不当导致的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予以综述。

妇科;腹腔镜;体位安置;研究进展

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点,如出血少、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术后粘连少、住院时间短等,因此患者乐于接受[1],也促进了近年来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普遍开展。但由于需要一种特殊的手术体位—头低足高位,如不加以注意和及时处理,可能产生一系列相关的并发症,所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全身麻醉后,患者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作用减弱或消失,失去了自主调节功能,改变体位后生理功能变化较明显,易导致低血压、缺氧、CO2蓄积、心动过速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

在临床工作中,手术体位的安置一定要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遵循“正确、安全、舒适”的三大要素原则[3]。安置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首先要保证患者舒适,处于功能位,然后通过改变体位将手术靶器官抬高,因重力作用使周围脏器远离,减少损伤,力求在很小的空间里延伸出最合理的操作空间[4],以达到便于术者操作和充分暴露手术野的目的。术中还要根据需要相应地改变患者的体位,如需暴露上腹腔予头高足低位、暴露下腹腔予头低足高位等[5]。对于较复杂妇科手术,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并结合截石位;一般简单妇科手术,双下肢可不抬高,平行适当分开,妥善固定即可。

1 体位安置方法

1.1 传统截石位

患者首先取水平仰卧位,全麻后取膀胱截石位,调节托腿架高度,使髋关节屈曲90°、外展45°,托腿架要支托小腿肌肉丰富处,膝关节屈曲90°,小腿呈水平位[6]。

1.2 改良截石位

固定患者的小腿于托腿架上,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约120°,膝关节弯曲,小腿呈水平位,两腿分开的角度约为110°,年老患者角度适当小些。

1.3 “人”字形安置法

患者取平卧位,全麻后将臀部下移至手术床坐板与腿板反折处,将腿板左右分开,使髋关节外展45°,双下肢水平分开70°~80°,分别妥善固定在腿板上[7]。

2 体位安置不当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2.1 神经损伤

主要由于体位安置不当压迫神经或肢体过度外展而引起。膀胱截石位时,将患者小腿固定于托腿架上并处于水平位,不宜过高,垫衬厚软的垫子,否则易引起腓总神经损伤。注意髋关节不宜过度外展、外旋、牵拉,以免损伤坐骨神经、股神经。建立气腹后改为头低足高位,床头向下倾斜10°~30°[8]。为防止患者身体下滑可放置肩托顶住锁骨并加软垫,调整固定上肢,外展不超过90°,术者及助手的身体更不可倚靠在外展的手臂上,避免损伤尺桡神经和臂丛神经[9]。临床实践表明,双上肢用手术巾妥善固定于患者身体两侧,既有利于术者操作,又可有效避免损伤臂丛神经。

2.2 吸入性肺炎

当呼吸道有分泌物、全麻未完全清醒时,突然改变体位易引起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所以要求患者情绪稳定,积极治疗呼吸道炎症,禁食、禁饮至少6 h,术前一日晚进清淡流质饮食。注意术中、术毕改变体位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10]。麻醉诱导期使用阿托品,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2.3 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头低足高位时,其腹内压增高,膈肌抬高,血压升高。当术中迅速改变体位时,有效循环血量降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因此术毕截石位双下肢安放时应逐侧进行,双腿不可快速同时放平,定时按摩双下肢,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2.4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CO2气体经腹膜吸收入血可导致高碳酸血症。过度的头低足高位可使膈肌抬高明显,影响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加重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严重者可造成心律失常。术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心律失常。当腹腔内压力控制在10~14 mm Hg,床头向下倾斜10°~30°时,一般不会影响呼吸功能[11]。所以气腹压不可过大,床体倾斜不可超过30°。

2.5 肩部疼痛

由于头低足高位时CO2气体、腹腔内液体、集中于上腹部,刺激了膈肌及膈神经而引起。同时受重力影响,若手术时间过长,可造成肩部疼痛,甚至损伤。因此在安置体位时床头不可过低,使用肩托尽量缓解身体向下的重力。术毕恢复平卧位之前,先尽量吸尽腹腔内液体,排净残余CO2气体,再改变体位[12]。另外,术中常规放置腹腔引流也可有效排除残气,避免肩痛发生。

2.6 下肢静脉血栓

形成的原因之一是腘窝部位受压。所以使用约束带不要捆扎过紧,避免压迫腘窝处的血管和神经,引起下肢静脉血栓。要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多活动下肢[13];手术时间较长时,术中使用气压治疗仪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很有效的方法。

2.7 压疮或褥疮

是由于皮肤及皮下组织长时间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组织损伤。多见于髂、骶、髋、足跟等骨隆突部位,或者消瘦、营养不良者,也与手术时间过长,约束不当,患者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术中要注意使用约束带松紧以容一指为宜,必要时在骨隆突处加软垫,皮肤不可直接靠近床垫,避免拖拉、摩擦、损伤皮肤,导致压疮发生[14]。

3 总 结

综上所述,术中合理、科学的安置体位是手术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每一种手术体位,既要使患者尽可能的舒适,不妨碍其生理功能,又要符合手术操作的要求充分暴露术野。一句话,就是要以最佳的状态最好的完成手术。妇科腹腔镜手术采取传统的截石位可能产生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改良截石位在某些方面虽有所改善,但还是不尽人意;而采用平卧位“人”字形体位,降低了人体重心的高度,减轻了肩部承受的压力,既大大降低肩部疼痛的发生率,又避免双下肢同时抬高与放平,在一定成程度上稳定和改善了患者循环、呼吸系统功能,还减少了下肢神经及血管损伤,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促进了患者舒适,更加人性化,值得提倡。

此外,术前还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如麻醉方式、呼吸道准备、术前禁食、禁饮的重要性等,讲解手术体位及其对手术的重要性,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合作。详细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关节功能障碍等潜在性疾患,排除这些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术中巡回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及时调整手术体位,掌握各种手术体位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和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还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护理质量。更要不断学习、善于总结、摸索出更新、更完善的方法,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进一步发展。

[1] 刘国礼.现代微创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75.

[2] 张丽,王艳梅.妇科腹腔镜手术与体位相关的并发症分析与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11(25):908.

[3] 潘莉英.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9(31):4819.

[4] 李美清,杜合英.手术患者截石位摆置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04,3(4):58.

[5] 杨晓琼.妇科腹腔镜手术与体位相关的并发症及护理[J].西部医学,2009,21(6):1036.

[6] 倪加凤.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方法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150.

[7] 赵加凤,付会波.改良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方法的观察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7):62.

[8] 王慧婷,徐黎悦.腹腔镜手术体位的安全摆放[J].医药论坛杂志, 2009,7(13):104.

[9] 张彩玲.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并发症与护理防护分析[J].护理与临床,2010,7(14):155.

[10] 黄敬泽.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及经验总结[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4(13):201.

[11] 李全福,马会敏.腹腔镜手术体位与术后肩痛的相关性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3,8(4):227-228.

[12] 吕红.改变头低足高截石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9,8(9):809.

[13] 黄桂芬.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3(9):719.

[14] 朱萍,李振花,蔡友娟.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与并发症发生因素的探讨[J].西部医学,2006,7(18):444.

R473.71

A

1671-8194(2014)21-0088-02

猜你喜欢

石位外展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下肢水平位与单腿截石位对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头低截石位与Trendelenburg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心排血量影响的比较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
探讨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