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恶性肿瘤致多次梗阻性黄疸行ERCP1例的护理

2014-01-24熊亚莉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36期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胆道

熊亚莉

ERCP是指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对于众多良性或者恶性胰腺及胆管疾病的治疗效果俱佳,由于其安全高效的诊断方式及微创性优势,已经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外科手术[1]。其一般通过植入假体于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的胆道梗阻病症,这种方式比传统的经皮方式安全性更高,并且不需要采取外科手术就能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2-3]。本文就本院诊治的5例肝恶性肿瘤致多次梗阻性黄疸行ERC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比观察两种方案的不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2月间诊治的肝恶性肿瘤致多次梗阻性黄疸患者5例,对其均进行ERCP术,并分为观察组1例和对照组4例,其中观察组为女性患者,43岁,由结肠癌术后4年,同时肝转移,共持续进行了7次放疗及化疗;在入院检查方面,体温为36.6 ℃,心率为每分钟71次,呼吸为每分钟19次,收缩压为120 mm Hg,舒张压为80 mm Hg。对照组男2例,女2例;年龄38~59岁,平均(42.35±2.56)岁;由结肠癌术后3~4年,同时肝转移,共持续进行了5~7次放疗及化疗;在入院检查方面,体温、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均为正常值。两组患者均由于胆管内支架堵塞而至胆囊炎,皮肤黄染5~7 d入院。

1.2 专科检查 两组患者的全身皮肤黄染,没有蜘蛛痣,全身的浅表淋巴结没有触及,且无眼睑水肿、头颅畸形等症状,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两组患者的腹部平坦,在右下腹几乎相同位置有一处12~14 cm的手术瘢痕,腹软且无压痛感,对其均进行腹部超声及三维重建CT提示患者有梗阻性胆管炎,因此决定进行ERCP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后使用抗生素、观察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血淀粉酶动态变化情况等。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由于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而提出的想进行术前全身麻醉,护理人员应该耐心说明普通镇静剂在术中医患配合、血压变化、术后恢复、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其建立自信,解除患者的被动手术顾虑。(2)指导患者在术中进行体位配合的正确方式,同时训练呼吸、处理口腔分泌物等,仔细讲解术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及应对措施,明确注意事项,热情主动地回答患者的任何相关疑虑,营造轻松良好的ERCP氛围,调动其主动配合的能动性。(3)常规进行碘过敏实验及抗生素实验。(4)检查血常规、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5)患者于术前6 h之内必须停止进食。(6)患者尽量衣着舒适宽松,并脱掉金属制品的衣物或摘掉金属饰品,以避免影响摄影。(7)将CT检查结果随身携带。(8)术前准备10 mg 654-2注射液,50 mL碘氟醇注射液,100 mg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1.3.2 术后护理 (1)由于多数行ERCP死亡的患者往往是由于胆道感染和胰腺感染引起的,所以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变化,以及时排查并发症的发生。(2)使用广谱抗生素1周,以避免胆管及胰胆管感染,并给予制酸剂药物及营养支持药物。(3)动态监测血淀粉酶、脂肪酶、血糖变化。(4)患者必须保持禁食状态,可以适当给予半流食。(5)保持卧床休息3 d,并观察是否有黄疸、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出现。(6)针对患者在ERCP中发现原有塑料支架堵塞,有黏稠的胆汁及脓血流出,所以应该及时取出原有支架,鉴于其当前胆管还存在炎症,所以进行一方面给予疏通原有支架,另一方面在对侧支胆管进行支架引流。

1.4 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后并发症情况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有轻微发热症状,对照组患者有黑便、感染及胰腺炎症状,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护理效果非常满意,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有3例满意,1例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一般起病隐匿,等到完全出现显性黄疸大多已到晚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这时进行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死亡率均较高[4-6]。因此进行胆道引流以缓解梗阻性黄疸对人体的进一步损害、降低患者身体疼痛、延长生命等至关重要[7]。随着内镜技术及介入技术的日益进步,ERCP及其相关治疗性微创手术对于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愈加显著,可以有效解除胆道梗阻,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身体疼痛感,且退黄效果较好[8-9]。

除了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外,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更是肝恶性肿瘤致多次梗阻性黄疸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10]。一般在为期2周的药物治疗与综合护理下,患者已经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且无并发症发生,可以进流食,大便恢复正常,脂肪酶正常,在复查时黄疸进步消失[11-12]。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对肝恶性肿瘤致多次梗阻性黄疸行ERCP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在并发症情况方面,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有轻微发热症状,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有黑便、感染及胰腺炎症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为100%,对照组患者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肝恶性肿瘤致多次梗阻性黄疸并行ERCP患者来讲,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李艳莉,杜晓鹏,王妍.内镜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胆道梗阻的配合及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4):400.

[2]李继昌,杨晨,权晖.ERCP与PTCD联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2,21(20):32-33.

[3] 熊会玲,范彦,胡美,等.血清CA199对良恶性胆道疾病的意义[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6):327-329.

[4]杜伟霞,韩岩智,陈卫刚,等.恶性梗阻性黄疸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引流术后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9):1098-1100.

[5]屈重行,赵晔,李建生. 原发性小肠肿瘤121例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7(2):147-149.

[6]汪佩文,姜海琼,吴坚炯.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37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7):626-628.

[7]吕厚君,吴向坤,周学伟,等.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21(19):3675-3677.

[8]李艳莉,杜晓鹏,王妍.内镜下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胆道梗阻的配合及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8(4):400.

[9] 陈怡发,刘黎明,陈加新.ERCP在壶腹周围恶性肿瘤中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185-186.

[10]国同歌,刘相文,陈勇.晚期胰腺及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所致阻塞性黄疸20例治疗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230.

[11]高斌,高小幼,蔡军,等.胆道支架在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3):639-640.

[12]陈宁,张同琳.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7(6):942-945.

猜你喜欢

梗阻性黄疸胆道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