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皖南蚕区桑园综合经营模式与技术

2014-01-23潘学明

中国蚕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桑枝宣城市皖南

潘学明

(宣城市农村生态能源局,安徽宣城 242000)

适合皖南蚕区桑园综合经营模式与技术

潘学明

(宣城市农村生态能源局,安徽宣城 242000)

结合皖南地区桑园特点和产业特色,推介了“猪—沼气—桑园”循环经营模式、“桑园—家禽”生态养殖模式、“桑园—中药材”间作模式、“桑枝—食用菌—沼肥—桑园”循环利用模式和“桑园—蔬菜”套种模式等目前几种较为典型的桑园综合经营模式及技术要点,旨在积极探索推广适宜皖南蚕区应用的高效桑园综合经营模式,进一步提高蚕桑资源的利用水平,提升宣城市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皖南蚕区;桑园;经营模式;技术要点

1 “猪—沼气—桑园”循环经营模式

1.1 “猪—沼气—桑园”循环经营模式的特点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推行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气—桑园”生态蚕业模式,不仅可以上促种植业(为桑树生长提供沼渣、沼液优质肥料),下带养殖业(利用沼气进行蚕室加温),而且由于蚕沙被用作发酵原料直接投入沼气池,因而可彻底解决目前农村养蚕普遍存在的蚕沙乱堆、乱放,污染养蚕、生活环境的问题。宣城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展“猪—沼气—桑园”循环经营的示范推广工作[1],成为当时全省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工作的亮点。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农村沼气民生工程的实施,蚕区的沼气池数量大量增加,为加快“猪—沼气—桑园” 循环经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2 “猪—沼气—桑园”循环经营实施要点

1.2.1 沼气池建设 沼气池容积一般在8~10 m3左右,池顶上方加盖猪圈、厕所,猪粪、人粪尿、蚕沙作为发酵原料入池,为保证沼气池充足产气,需常年养猪2~3头,但须注意经过大量使用消毒药品后的蚕沙不宜入池,以免杀死甲烷菌而影响沼气池发酵产气。

1.2.2 蚕室沼气加温 沼气燃烧热值高,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适宜用于蚕室加温),不仅可解决农户家庭生活燃料的需要,而且适宜在养蚕期间替代煤、木炭、电用作蚕室的加温。利用沼气进行蚕室加温的主要方式:一是沼气灯直接照明加温;二是使用沼气红外线发生器加温;三是使用沼气加温保湿散热器加温。使用沼气给蚕室加温时要注意安全,需防止沼气炉具脱火熄灭,造成沼气空排而引发人、蚕中毒。

1.2.3 桑园施用沼肥 沼肥具有养分齐全、肥效稳定、缓速兼备、成本低廉等优点,桑园施用沼肥,不仅可以替代化肥供给桑树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且能改良土壤性状,增加桑园保水、保肥能力。因沼渣肥效较慢,桑园施用沼肥时宜在桑树落叶后作为冬肥施用;而沼液肥效快,除用作追肥在桑树发芽前和夏伐后施用外,还可按1∶3的比例兑水后用于叶面喷肥[2]。

2.国内产业关联效应。该效应对日本增加值出口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而且影响效果较为强烈,例如在2003~2005年期间,该效应导致日本增加值出口下降了19.55%,接近五分之一。这符合理论上的假设,即国内经济部门的联系越紧密,就会将更多的增加值留在国内,对外出口的增加值必然减少。日本的国内生产体系相对封闭,生产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零部件均来自于国内,因此会造成增加值出口的下降。

2 “桑园—家禽”生态养殖模式

2.1 “桑园—家禽”生态养殖的优势及效益

宣城市紧邻江、浙2省,家禽产业发达,现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家禽生产基地,拥有“皖南黄鸡”、“凤达”牌鸡蛋、“山中鲜”牌土鸡等一批具有皖南特色的家禽品牌,85%以上的家禽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扎实的产业基础为发展“桑园—家禽”生态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广德县龙腾茧丝绸有限公司是宣城市较早尝试“桑园—家禽”养殖的企业。从2009年起,每年在桑园内放养芦花鸡、乌鸡、鹅等家禽,同时套种优质高产饲料作物——苦麻菜,用作鸡、鹅的饲料。由于桑园活动空间大、食源广,家禽在近似野生的自然环境中啄草食虫,不仅使肉、蛋的品质得到大大提高,而且通过家禽的啄食、践踏和排泄,可以为桑园除草、灭虫、施肥,起到降低桑园管理成本、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桑树生长的作用;实现了鸡、桑、虫、草、粪生态链的良性循环,通过开发“桑园—家禽”复合经营[3],该公司年增效益超过20万元。

2.2 桑园养禽技术要点

2.2.1 选准适宜的家禽种类和品种 一是要选择适于桑园散养的家禽种类,如鸡、鹅、旱鸭;二是要选用适合市场需求的家禽品种,如皖南地区的“皖南黄”、“皖南麻”、“山中鲜”等地方品种,以及山东省的“芦花鸡”、江苏省的“扬州白鹅”等外地优良品种[3]。

2.2.2 选建放养设施 养禽桑园的桑树以宽窄行栽培、中高干树型养成为宜,桑园四周要设置围网,围栏出口处配套修建禽舍,养鹅桑园还要开挖水沟。

2.2.3 饲养管理 桑园养禽采用“前期集中育雏,后期园中放养”的方法。一般育雏30 d左右转入桑园放养,密度控制在每667m2桑园放养100~200只。放养期间除让家禽在桑园中自主觅食外,还需定时投料并供给清洁饮水;同时,可在桑园的行间套种黑麦草、三叶草、苦麻菜等牧草,实行种草养禽,既节约成本,又提高禽肉的品质[3]。

2.2.4 禽病防治 禽病预防除了必须要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外,还需做好对禽舍、活动场地、用具等的定期消毒工作,确保不留死角。一旦发现异常症状立即隔离。并在兽医指导下,对症用药及时治疗。

3 “桑园—中药材”间作模式

3.1 宣城种植中药材的现状

宣城市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现有野生动、植物药材1 000多种,是安徽省的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宣城市农户种植的中药材的种类已经达到40多种,总面积接近4 000 hm2,其中宣州区的太子参种植面积就近1 333.3 hm2,是全国三大主产区之一[4],其它适宜于桑园间作的地产药材有宁前胡、元胡、白术、皖贝母、杭白菊等,种植面积也均达到“千亩”以上,但限于栽培技术和传统习惯的制约,宣城市目前利用桑园间作的中药材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3.2 桑园间作中药材技术要点

3.2.1 选择适合的药材种类 适于桑园套种的药材种类较多,种植技术也各不相同,就宣城市而言,建议农户最好选择具有皖南蚕区特色、品种上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地产药材,如:太子参、宁前胡、皖贝母等进行套种。

3.2.2 太子参种植技术要点 太子参性喜较荫蔽的环境,霜降前后种植,播种前要施足基肥,块根膨大期勤浇水,促进块根生长发育。翌年夏至前后,当地上部的茎叶50%以上枯萎时就可收获,需要注意的是太子参连作容易发生病害而减产;因此,每年或隔年要换茬[5]。

3.2.3 宁前胡种植技术要点 宁前胡是宁国市的地道药材,因其品质上乘而被中医界称为“宁前胡”。宁前胡的播种时间最好在桑树落叶后冬播,也可在3月上旬春播,播种方式采用穴播或条播均可,每667m2用种量2 kg。宁前胡栽培管理比较容易,主要是除草和施肥,前期施些猪牛粪。苗出齐后结合中耕除草施人畜粪水或尿素,以后可施些复合肥。施肥时注意不要伤根、伤叶,11月份收获,先割去枯残茎杆,挖出全根,除净泥土晾2~3 d,至根部变软时晒干即成[6]。

3.2.4 皖贝母种植技术要点 皖贝母是安徽省独有的名贵药材品种,适宜于安徽以及长江以南地域的湿润环境生长。栽种时间9月至10月,出苗后,每月追肥1次,每667m2桑园施稀薄人尿粪750 kg,或雨天撒尿素5 kg。春季要人工除草,摘花打顶,桑树夏伐后收获,选晴天小心挖取地下鳞茎,除去茎叶、须根、泥土,洗净晾干,再用硫黄熏蒸10 h左右,熏后晒干或烘干即可出售[7]。

4 “桑枝—食用菌—沼肥—桑园”循环利用模式

4.1 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优点

利用桑枝为原料栽培食用菌,既可及时清理农户房前地头堆积的大量桑枝,有利于美好乡村建设,又可替代树木提供食用菌栽培的优质原料,保护生态环境;培养食用菌后的废料还能投入沼气池,解决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农户用沼气池发酵原料紧缺的问题;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又可作为有机肥施回桑园,从而实现了“桑枝—食用菌—沼肥—桑园”间的循环利用,是蚕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理想模式。近年来,宣城市通过技术引进和宣传示范,培育带动出了一批桑枝食用菌生产企业和种植大户,如“中国灵芝之乡”旌德县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成功应用桑枝袋料种植灵芝,每667m2桑园节本增效2 700元;泾县桃花潭镇连虹村利用桑枝发展香菇栽培,蚕农户均增收3 750元等,发展势头十分看好。

4.2 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及注意事项

桑枝袋料栽培食用菌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除了必须严格按照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流程,认真做好桑枝粉碎→预处理→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采收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操作外,还需把握好以下栽培要点。

4.2.1 菌种的选择要对路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市场销路选定适合桑枝栽培的菌类和品种,避免因盲目引种发展而造成损失;目前皖南地区常见的菌类有平菇、香菇、木耳、金针菇、灵芝等均可采用桑枝栽培。

4.2.2 袋料的配方需选准 食用菌培养基的配方因“菌”而异,在配制袋料时,要针对栽培的菌种添加所需的配料,并通过试种,从中筛选最佳的配比,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4.2.3 栽培的日期应适时 要在综合考虑所栽菌种特性、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养蚕布局的基础上来确定适当的栽培时间,做到既能满足菌种的生长要求,又能充分利用桑枝资源。

4.2.4 发展的模式要适当 桑枝栽培食用菌作为一项新兴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采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资金、技术、销售等发展难题,同时也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5 “桑园—蔬菜”套种模式

5.1 桑园套种蔬菜的可行性

桑园套种蔬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蔬菜种植需要采取除草、清园、松土、施肥、治虫等肥培管理措施,所以可间接地增加桑园土壤肥力,对抑制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桑园—蔬菜”套种在皖南蚕区较为常见,是一项传统的桑园综合利用方式,但种植面积普遍较小,基本上只为满足农户家庭的自身需要。当前随着各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商品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桑园—蔬菜”综合经营,发展规模化蔬菜生产提供了市场空间;因此,“桑园—蔬菜”套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5.2 桑园套种蔬菜注意事项

进行“桑园—蔬菜”套种时应注意:一是要品种适宜。适于在桑园套种的蔬菜品种总体较多,如蚕豆、大蒜、菠菜、莴苣等,而花生由于易发线虫病并传染桑树故不能套种;另外,玉米等高秆作物也不宜套种。二是要适销对路。要在经过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选用抗病性强、丰产性能好、符合市场需求的蔬菜种植品种。三是要搞好规划。尽量做到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种植,以利打造一地一品的特色品牌。四是要产销衔接。加强与营销大户或加工企业的协作,通过签订产销合同,实行订单化生产,努力降低市场风险。除蔬菜外,桑园中还可套种瓜果,如西瓜、草莓等,增收效果也很好。

6 结语

桑园综合经营是增加蚕农收入,促进蚕桑产业稳定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蚕业界通过积极研究探索,已经推出了多项各具特色的适用技术模式,本文列举的仅为其中几种较为典型的经营方式,建议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千篇一律地生搬硬套,而需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桑园类型、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选择,并不断总结、提高和完善,使之成为真正切合当地实际的高效经营模式。

近年来,宣城市的桑园综合经营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其中宣州区金大庄园桑椹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桑椹酒系列产品,广德县龙腾蚕桑开发有限公司的“桑园—家禽”生态养殖等已成为全省的亮点。但总体而言,宣城市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先进度不高、利用量不足、推广面不广等诸多问题,亟待有关部门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加快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服务,建立产业化发展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蚕桑资源的利用水平,提升宣城市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1] 潘学明.沼气加温养蚕试验初报 [J].安徽蚕业,1988,11(1):20-22.

[2] 左秀兰.泾县猪—沼—桑生态蚕业模式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314.

[3] 范国明.开发利用桑园发展生态养禽[J].中国蚕业,2005,26(1):85-86.

[4] 颜会生,金昌民.宣城市中药材种植(养殖)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医药,2004,8(4):308-309.

[5] 汪丽莉.太子参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4):47.

[6] 李健.宁国市新造林地宁前胡套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09.

[7] 李文进,俞志成.名贵中药材皖贝母的栽培[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2,(8):18.

2014-07-14;

:2014-09-01

潘学明(1963—),男,安徽南陵,本科,高级农艺师。 Tel:0563-2621056,E-mail:xcnwpxm@163.com

[S88-9]

C

1007-0982(2014)04-0075-04

猜你喜欢

桑枝宣城市皖南
大型桑枝粉碎机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桑枝屑香菇种植基料配方的筛选试验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小岭路】
生如夏花之绚烂
《皖南印象》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桑枝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