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黄色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14-01-23王忠全丁卓伶

中国药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黄色素注射用红花

王忠全,丁卓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药剂科,湖北 荆州 434020)

红花黄色素是从中药红花中提取,由多种水溶性查尔酮成分混合物组成(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活血通经、化瘀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具有扩张微细动脉,增加组织血液灌流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同时能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并能调节血脂、清除有害氧自由基、防止细胞过度氧化而发挥抗氧化作用[1],适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血管栓塞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等。现就红花黄色素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心血管系统疾病

1.1 心绞痛

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地缺血和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王强[2]将60 例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

1.2 高脂血症

红花黄色素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3]。吴慧轩等[4]观察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粉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治疗100 例患者,两周后TC 总有效率为82.61%,TG 总有效率为88.54%,LDL- C 总有效率为76.19%,HDL-C 总有效率为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 脑血管系统疾病

2.1 急性脑梗死

红花黄色素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机制多而复杂,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5]。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均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共同特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金轶等[6]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00 mg(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16 mL,均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每天1 次,疗程均为2 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6%(P <0.05);两组治疗后疗效评分均显著增加,但治疗组更高(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更显著,各动脉血流速度加快,血流性质恢复正常,原颞窗信号小时者血流信号可探及;对照组椎动脉、基底动脉改善不明显。这表明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梗死出现的脑血流速度减慢、血流性质改变甚至闭塞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2.2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以血管迂曲、狭窄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陈健民等[7]利用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现其具有见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对照组用西其丁注射液静脉滴注、西比灵口服参照比较。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3 泌尿系统疾病

3.1 老年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CRF)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特别是老年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且病情重、合并症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治疗颇为棘手。林崇亭等[8]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各项观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及高脂血症。发病机制主要是循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导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而低蛋白血症可刺激肝脏代偿性合成蛋白及脂肪增加,同时可引起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机体的高凝状态。任小军等[9]对NS 患者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红花黄色素后,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血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白蛋白、血脂、血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3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原发于肾小球的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后,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24 h 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P <0.05)[10]。

3.4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

林崇亭等[1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粉针联合治疗CRF 患者,治疗3 周后尿素氮、血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升高(P <0.05),血流变学参数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观测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4 糖尿病并发症

4.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较高。白彩琴等[12]采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DPN,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4.2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DP)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快速进展致动脉闭塞,可导致迅速发展的肢体干性坏疽。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应用红花黄色素治疗LEADDP 患者[13]后发现,患者的股总动脉、月国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管径增宽、血流峰时速度下降,血流量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4.3 糖尿病肾病(DN)

郭勇等[14]利用红花黄色素治疗DN 患者,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治疗,两组控制血糖措施无明显差别,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24 h 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24 h 尿白蛋白和临床期患者血肌酐降低明显(P <0.05)。

5 其他

5.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因血容量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导致全身全脏器血流缓慢。当血流显著缓慢,尤其伴有血小板增多时,可有血栓形成和梗死。因此,可以利用红花黄色素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抑制血栓的作用来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王巍[15]对40 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给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羟基脲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分别观察患者临床体征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组全部有效,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 <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

5.2 深Ⅱ度烧伤

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深度在早期有演变过程。若淤滞区逐渐加重扩展到全层皮肤,引起血流停止和坏死,就形成Ⅲ度创面;反之若能改善淤滞区的血液循环,就可避免向Ⅲ度创面过渡。深Ⅱ度烧伤后2 ~72 h 皮肤血流量呈进行性减少。创面愈合环境的改变对愈合十分重要,如果淤滞区的微循环障碍得到改善,阻止血栓形成,则可使局部损伤减轻。因此,深Ⅱ度烧伤的治疗应给予改善局部微循环的药物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创面损伤,促进创面愈合。梁晶等[16]在使用磺胺嘧啶银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治疗组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为(16.9 ±6.4)d 短于对照组的(23.3±5.9)d(P <0.01);治疗组创面愈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3.33%。

5.3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性神经性聋,确切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其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等因素有关,其中内耳缺血、缺氧、微循环障碍导致神经损害是造成突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临床多从改善微循环入手,营养神经,保护受损的毛细胞,增加细胞氧代谢,以防止和减少毛细胞的不可逆损害。张凤[17]利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对照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 <0.05)。

[1] 王 华. 红花黄色素注射剂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0):9 -10.

[2] 王 强. 临床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 例疗效观察[J]. 北方药学,2012,9(7):45 -46.

[3] 张宏宇,陈 沫,熊文激. 红花黄色素抗血栓和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7):1 028 -1 031.

[4] 吴慧轩,李 嘉.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粉针治疗高脂血症100 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8):543 -544.

[5] 袁玉梅,钱晓东,曹恒斌. 羟基红花黄色素A 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12,31(8):1 045 -1 049.

[6] 金 轶,何海玲,王海英. 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46 例[J]. 医药导报,2010,29(2):177 -179.

[7] 陈健民,陈立安,黄炯锋,等. 红花黄色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8):570 -571.

[8] 林崇亭,吴达改,李 波. 前列地尔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3):210 -212.

[9] 任小军,刘高虹,文 涛.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174 -175.

[10] 和雪梅. 贝那普利联合红花黄色素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0):30 -32.

[11] 林崇亭,吴达改. 红花黄色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48 -49.

[12] 白彩琴,吕双燕. 红花黄色素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2011,32(29):6 120 -6 121.

[13] 杨灿菊,杨素斌,王 静,等. 红花黄色素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3C):70 -71.

[14] 郭 勇,矫 君. 红花黄色素冻干粉针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4):259 -260.

[15] 王 巍. 红花黄色素配合羟基脲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0 例临床分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6):884.

[16] 梁 晶,曾高忠,林 才. 红花黄色素治疗深Ⅱ度烧伤30 例疗效分析[J]. 海峡药学,2010,22(9):132 -133.

[17] 张 凤. 红花黄色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1):57 -58.

猜你喜欢

黄色素注射用红花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黄顶菊黄色素稳定性研究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临床药师持续4年干预骨科使用红花黄色素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结局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