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1例

2014-01-23姜雪岩郎笑飞

中医药信息 2014年1期
关键词:根型牵拉臂丛

姜雪岩,郎笑飞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颈椎病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其病因是由于颈椎各部位发生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改变,致使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侵害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些部位包括颈椎骨关节、颈椎间盘、软骨、肌肉、韧带、筋膜等。临床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及交感神经型,其中以神经根型较常见[1-3]。笔者运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进行诊断。其临床表现为颈部或腰背部有酸痛感或刀割样疼痛,并常伴有由颈部向肩、臂、前臂部甚至手指放射疼痛或麻木感,查体可见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椎间孔挤压征或臂丛神经牵拉征阳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门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71例。其中男38例,女33例;年龄26~68岁,平均45岁;病程3天~5年,平均4月。

2 治疗方法

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疼痛剧烈者加蜈蚣2条;肝肾不足者加骨碎补15g,川续断15g,怀牛膝20g;湿重者加泽泻15g,白术15g;寒重者加麻黄7g,白附片(先煎1h)15g;脉络瘀阻者加王不留行25g,狗脊15g;气血亏虚者加黄芪30g,当归15g;阳虚者加杜仲20g,淫羊藿15g。每日1剂,早、晚各1次,口服,忌酸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7天为1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停用其他药物及治疗并避免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等不良习惯,适当调整枕头高度。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式,服药1个月后观察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制定。临床控制:颈、背、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不适基本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活动恢复正常,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呈阴性,并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颈、背、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疼痛、不适部分消失,无明显压痛点,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呈阴性,颈、肢体功能改善,基本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有效:轻度颈、背、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疼痛、不适,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疑呈阳性,恢复部分劳动和工作。无效:颈、肩、背部疼痛;上肢麻木、疼痛、不适无好转,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不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3.2 治疗结果

临床控制43例(60.56%),显效19例(26.76%),有效7例(9.86%),无效 2例(2.82%);总有效率97.18%。

4 病案举例

王某某,女,28岁,2012年12月初诊。颈部疼痛伴左上肢放射痛1个月。病起初时感觉颈项僵硬,渐发展至刀割样疼痛,疼痛沿左上肢传导。查体:臂丛神经牵拉征呈阳性。颈椎X线摄片显示:第5、6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生理弯曲消失。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自诉近10日头晕、后头痛伴麻木感,心悸、乏力、多梦、怕冷,舌黯有瘀点、苔薄白,脉弱。处方:葛根 15g,桂枝 15g,炒白芍 20g,炙甘草 15g,黄芪 50g,狗脊30g,怀牛膝 15g,䗪虫 15g,银杏叶 30g,蜈蚣 1 条。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

5 体会

桂枝加葛根汤源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2条,原文为“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凡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方中重用桂枝辛散温通,解肌祛风,温通卫阳,以散卫分之邪;葛根味甘辛而性平偏凉,具有起阴气,升津液,舒经脉之效;白芍益阴敛营,与桂枝合用,一收一散,一合一开,使营卫和,气血调,阴阳平;生姜辛温发散,助桂枝辛散表邪;大枣甘温滋脾补中,姜枣相配,辛甘相合,使脾胃健而营卫通;甘草和解诸药。全方重用辛温散寒之品,从机体内部调节气血经络,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舒通经络之功。现代研究表明,桂枝加葛根汤具有改善血管功能,增强血液循环和扩张血管的作用[4]。因此,临床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1] 温颖,李晓陵,王丰,等.CT、MRI在颈椎病中医分型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39(4):81-83.

[2] 米丰喜,徐福成.特制埋线针与药线酶俞穴植入对颈腰椎疼痛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1,39(2):89-90.

[3] 张道乾.小针刀松解术与颈椎持续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6例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3,33(5):381.

[4] 孟素云,柴英勤,闰振乾.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国医论坛,2006,21(5):21.

猜你喜欢

根型牵拉臂丛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