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藏医放血疗法结合治疗聚合性痤疮1 例

2014-01-23华青措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鼻尖藏医藏药

华青措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1)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 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藏医认为本病是体内“三因”即隆、赤巴、培根的平衡失调导致寄生虫及黄水症扩散,血和黄水紊乱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我科在2013 年12 月首次在临床上应用中藏医放血疗法结合治疗聚合性痤疮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25 岁,未婚,藏族,牧民。患者额头、两侧下颌及面颊、颈部等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样皮疹,局部红肿,触及有明显的疼痛。两侧面颊较为严重,形成脓肿、囊肿及破溃流脓的瘘管,个别愈合形成显著的瘢痕疙瘩,病史5 年。脉弦滑。舌质红苔白腻。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痤疮”,给予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口服,外用“黄皮肤”等多种外用乳膏,并且口服了一些藏药,皮疹可暂时得到缓解,但每次由于饮食不当病情容易反复。近2 年皮疹逐渐增多,反复发作,形成结节、囊肿及破溃流脓的瘘管,不易消退。藏医诊断: 森托尔病;中医诊断: 粉刺;西医诊断: 聚合性痤疮。

2 治疗经过

2.1 口服藏药: 十五味乳鹏丸、十八味党参丸、六味能消散、驱虫散、仁青芒觉等药物。

2.2 采用中医外治方法: 刺络放血疗法,主要以大椎、肺腧、膈腧等穴位放血为主。1 周做1 次刺络放血,连续做了4 次。

2.3 采用藏医外治方法: 鼻尖放血疗法,术前病血与正血分离准备(三果汤散2g,1 日3 次水煎口服3 ~5 天),放血前对放血部位进行无菌消毒,放血后清创护理。2 周做1次鼻尖放血,连续做了2 次。鼻尖放血对改善面部潮红、肿痛等的症状特别明显。在以上几种方法的基础上配合粉刺祛除术治疗。

3 治疗结果

经过4 周的中藏医放血疗法的治疗,配合口服藏药和粉刺祛除术,结果患者额头、两侧下颌以及颈部的皮疹已消退,面颊两侧形成的脓肿、囊肿及破溃流脓的瘘管已基本愈合消退。

4 讨 论

痤疮的病因复杂,单纯西医药治疗疗效欠佳、易反复,药物的毒副作用大。因此寻求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探索中藏医放血疗法结合治疗痤疮,提高疗效,开辟新的治疗模式。中藏医针刺放血疗法可以清除脉病、病血,消肿止痛,防止腐烂,培育新肌,根除脓水,愈合创伤等。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方便,皮损消退快,在治疗中后期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1]宇妥·元丹贡布. 四部医典[M]. 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3.

[2]中国医学全书编委会.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M].上海: 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9.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

[4]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4.

猜你喜欢

鼻尖藏医藏药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自体肋软骨雕刻“新月形”帽状移植物在鼻尖精细化的应用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鼻尖上的小花(外一章)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藏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战略思考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不同方式修复鼻尖和鼻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