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运用云存储技术提升水利枢纽信息管理水平

2014-01-22倪晓峰无锡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处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4期
关键词:管理所利民云端

□倪晓峰 □马 琳(无锡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处)

0 引言

作为一个现代化水利枢纽的管理者,如何实现一打开电脑就能查看现场刚完成的机组养护资料、审阅信息员新完成的通讯稿件?如何做到一制定完生产计划就能即刻下传到工作现场,并及时回收工作完成报告?如何做到在出差期间能随时收发单位工作报表以指导生产运行?如何做到在会场中通过智能手机适时调阅庞杂的工作数据、规范标准,以便更准确、细致地回答来自上级、专家的询问?要实现以上功能又需要花费多大的成本呢?通过实践发现,合理运用基于某些公共云存储技术的信息管理平台,就可以“零”成本实现上述功能。

1 信息工作在现代化水利枢纽管理中作用及难点

现代化水利枢纽是由多种水工建筑物构成的综合体(泵站、船闸、节制闸、堤防、河道等),可谓功能多元、专业广泛、工作繁杂,要想全方位的做好工作,精确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信息工作正是管理的基础,它可以帮助管理团队了解工程的过去和现状、揭示变化规律、预测发展趋势。所以,有效的工程管理要求管理者能对与枢纽工作及其环境状况有关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正确的处理和及时的利用。

图文、报表、数据、检修养护记录、安全台账资料等信息作为水利枢纽日常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虽然能大大地提高管理能力,但如何让管理所的各工作层级及时查阅、整理、储存这些信息,并实现多层次的无缝对接是一个工作难点,文章将通过无锡利民桥水利枢纽工作实例来阐述如何借用云存储技术解决此问题,最终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管理工作。

2 利民桥水利枢纽概况

利民桥水利枢纽为无锡市城市防洪八大枢纽之一,位于无锡市中心城区南部的古运河上。工程由一座净宽16m的节制闸、一座12(16)m×90m的船闸和一座设计流量为60m3/s的泵站(安装4套单机流量为15m3/s的立式轴流泵和10kV同步电机)组成,总投资1.39亿元。工程现有两套网络系统,一套为用于设备运行监控的光纤环网,另一套为办公用局域网(可直接接入广域网)。

利民桥管理所现有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安全运行、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展开的,其中包括:管理所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运行类信息、技术类信息等。书面文件、图册、报表等传统资料由专人负责,定期整理,装订、归档,并将相关信息输入电脑。数据信息则通过云存储技术在所长、副所长、资料室、值班办公室各电脑中按层级分享。管理所自2011年就开始探索建立能覆盖全所的信息存储、查询系统,以便让管理人员能及时查看工作进程、下发工作计划;让职工能适时查询工作安排、上报工作成果等。经过比对、筛选,管理所放弃了比较主流的ERP管理软件(因为管理所缺少购买、开发ERP软件及架设专用服务器的经费),而采用金山集团免费的“网络快盘”,在云端建立数据存储、服务区域,通过合理划分信息类别、及时同步数据变更等工作,实现了各类管理信息的集中存储、分布查询和及时更新。

3 利民桥云存储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

利民桥枢纽采用的云存储方式的物理架构比较简单,并不需要设置专用的网络和服务器,只需要将存储相关信息的电脑连入广域网(Internet)即可,正如图1所示:服务器位于广域网的云端,可与任何接入广域网的设备进行数据交换,而客户端既可以是安装在管理所局域网(有进入广域网的接口)内的台式机,也可以是任何连上广域网的电脑、智能手机等。管理所正是利用其组网方便的特性,将所有对管理信息有需求的电脑,其中包括一些有移动办公需求的笔记本电脑(所长配用)、管理人员的智能手机等设为客户端,实现了所内各类信息的同步更新、查询、上传、下传。

图1 利民桥云存储系统架构图

4 云存储系统的软件需求及工作原理

从实际应用上看,提供云存储技术的“金山快盘”对电脑并无特殊要求,只要是安装并能运行WindowsXP及以上操作系统的电脑、配有安卓或苹果智能系统的手机都能适用,设备适用性还是比较宽泛的。

使用“金山快盘”时,需在金山集团的主页下载并安装一个“金山快盘”的客户端软件,并与电脑的某个存储区域相关联,按要求设定访问密码,然后按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登录网盘进行操作了。软件在首次运行时,会将先前关联的存储区域内的所有数据按设置上传到云端,这时的云端就相当于一个远程数据库,而电脑就是本地数据库。以后每次运行客户端软件,系统都会自动比对云端与客户端的数据,如发现一端有更新,就会自动更新(上传或下载)另一端,以保持两端数据始终同步。当管理员增加一个新的电脑客户端时,只需要重复上面步骤即可,而数据会直接从云端下载到新设为客户端的电脑上。客户端并无数量限制,只要有唯一的“网盘名”及密码就能与云端进行实时数据交流。智能手机在与云端进行数据交换时,一般不承担存储全部数据的工作,而是通过网络实时打开相应目录,然后即时下载并打开所需要的文件,以实现同步查询、修改、发布信息的作用。

5 利民桥水利枢纽信息管理架构及应用实例

云存储技术为枢纽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整合信息的平台,但如何归放这些信息就需要结合枢纽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终目的是要让各类信息管理具有覆盖全面、逻辑完整、存储及时、查询便捷等特性。管理所现有的管理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规范标准(包括规范、规章、制度等)、日常管理(包括运行、维修养护记录,日常检查记录,交接班、开停机记录等)、工作计划(包括月度工作计划、排班计划、班组工作计划等)、单位文稿(包括会议纪要、工程及安全检查报告、通讯稿等)、图片资料、大修工程等。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优化,管理所最后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信息管理架构:以工作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为段,以工作性质为分类标准的信息管理方法。该方法是以树形结构对各类信息进行细分、存储,并形成固定框架形式。每年申请一个新的网盘账号,用于储存当年所有管理信息。如出现需要跨年度的管理信息,如《年度终结报告》《年度工作计划》等,则以年号为标记直接复制入与之有逻辑关系的下年度网盘中。过期的年度网盘,由资料管理员统一将其数据同步在电脑中,并刻盘存档,作为永久备份。

图2 利民桥水利枢纽管理信息主架构图

在设定好上面信息管理架构后,将有关的文件、数据、图表放入相应的位置即可完成原始规划。待网盘第一次完全同步后(管理所每年年初会在资料管理员的电脑中设定一个以WXLMQ20xx为名的新的数据关联区域,并将本年度需要的原始管理数据、报表上传至云端),各使用者在自己电脑的指定区域查阅创建、编辑相应的文件即可,而其创建、更改的数据信息会通过云端自动更新给所有客户端,最终实现各层级信息的及时更新与互通。对于安装有客户端软件的智能手机,使用者只需要在联网状态下打开该软件即可进入相关文件夹实施查询、修改工作。

对于非数据资料,则由资料员定期整理、归类、装订、存档,并将所有档案信息和关键数据录入电脑,以备管理人员能及时调阅、使用。

6 结语

依托云存储技术的信息管理工作几乎不受设备、地域、技术等限制,故具备在区域跨度较大的单位内使用的广阔前景,它既可用于城防处统一下发、收取各类报表、文件,以实现无纸化办公;也可以成为各管理所之间横向交流、联系的数据中转站;还能成为各单位的公共数据库,为其管理信息的创建、修改、查阅等提供便利的操作平台。云存储只是提供了一个集中存储信息、分布修改、查询数据的物理平台,信息管理工作是否顺畅、合理,还要看使用者是否能准确收集、合理规划、及时更新、适时利用各类管理信息,毕竟“人”才是这个平台中最重要的一环。

猜你喜欢

管理所利民云端
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伦台公路隧道管理所设置方案探究
关于做好房地产管理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云端之城
垃圾分类:虽然“繁琐”但利已利民
行走在云端
云端创意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
巴楚縣文物管理所藏龜茲語木簡與據史德語陶罐肩部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