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

2014-01-22张圆闵春艳郝刚吴杨顾炳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4年7期
关键词:西地那非保健食品保健品

张圆 闵春艳 郝刚 吴杨 顾炳仁

(苏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江苏苏州 215000)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

张圆 闵春艳 郝刚 吴杨 顾炳仁

(苏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江苏苏州 215000)

对市场上常见保健食品(声称减肥、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糖、改善睡眠四类)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进行筛查方法总结,为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非法添加行为提供技术支持,保证消费者服用保健食品的安全。

非法添加;化学物质;保健食品;检测方法

WORDSIllegally Added;Chemicals;Health Foods;Screening Method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对保健品的需求逐年增加,但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现象目前相当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利益,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百姓生命[1]。

保健食品一般起效较慢,效果不明显,而一旦违法添加化学成分以后,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相比,短期内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迅速占领市场,经济效益使得不法厂商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却放弃了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保健食品的质量保证。

目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已成为保健食品造假的主要方式,属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见的声称减肥、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糖、改善睡眠四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以便为相关监管部门及时发现违法行为提供技术支持,保证消费者服用保健食品的安全。

1 声称减肥类

目前,减肥保健食品种类繁多,特别是以植物药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推崇,但其一般见效较为缓慢,消费者使用后往往不能很快见到效果,因此一些企业常在获得保健食品批文后,为增强减肥效果在产品中添加治疗肥胖症的相关药物。治疗肥胖症的化学药物主要有食欲抑制药、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的药物和噻嗪类利尿药等。食欲抑制药包括苯丙胺及其类似物(如安非拉酮)、三氟苯丙胺类(如芬氟拉明)及西布曲明等;胃肠道酶抑制剂主要有奥利司他和阿卡波糖;接触性轻泻药主要是酚酞;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包括麻黄碱、茶碱、咖啡因等;噻嗪类利尿药主要有吲达帕胺和呋塞米。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厌食、失眠、肝功能异常等危害严重的副作用。在减肥产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卫生药监部门对此加大了监控。

目前用于声称减肥类非法添加筛查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核磁共振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HPLCNMR),紫外光谱法(ultraviolet spectroscopy,UV),红外光谱法(Infrared absorption,IR),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毛细管电泳(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等技术,兼顾选择性和灵敏度是非法添加筛查的重点[2]。

李丹等[3]运用HPLC-MS技术,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建立了同时检测非法添加的盐酸麻黄碱、盐酸芬氟拉明、咖啡因、布美他尼、吲哒帕胺、比沙可啶、氢氯噻嗪、盐酸甲基安非他明、酚酞、盐酸苯丙醇胺、盐酸西布曲明共11种减肥化学成分的快速检验方法,检测限低于5 ng,回收率大于90%,为更好打击不法行为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Wang J等[4]采用C8色谱柱,乙腈-20 mM甲酸铵进行梯度洗脱,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源-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LC-ESI-MS)对22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奥利司他、芬氟拉明、酚酞、西布曲明、N-单去甲基西布曲明、N,N-双去甲基西布曲明6种化学物质进行筛查,其中16批呈阳性。各化合物的检出限在0.001 8~0.73 mg/g之间,方法经过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考察,检出阳性样品的非法添加浓度在0.212~96.2 mg/g之间。

Ariburnu E等[5]对减肥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西布曲明进行高效薄层光密度法(225 nm)和HPLC-荧光法(激发波长225 nm,发射波长316 nm)的定性筛查和定量工作,线性范围分别为250~2 000 ng/spot和5~200 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和方法回收率均良好,方法经过完整的验证,均可用于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筛查。

2 声称缓解体力疲劳类

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各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类药物较多,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红地那非、豪莫西地那非等。因该类药物对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有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由于补肾壮阳类药物的高额利润,加之其合成路线早已不是秘密,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非法添加此类化学成分进入保健食品,宣称具有补肾壮阳功效[6]。西地那非已成为中国保健品市场最常见的非法添加药物[7],由于PDE-5抑制剂种类繁多,铤而走险的厂家往往加入一些较为罕见的品种来考验执法者的检测水平。该类药物极易引发头痛、面色潮红、消化不良、鼻炎、肌痛、背痛和色觉异常等副作用。此外,一些α受体阻断药也是常用的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如酚妥拉明和育亨宾,它们易引发胃酸分泌增加、诱发溃疡等不良反应。

目前,国内外多种方法致力于打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PDE-5抑制剂的行为。HPLC,GC-MS,LC-MS,NMR,离子迁移谱,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LC-QQQ),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质谱(LC-FT-IR-MS),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HPLC-TOF-MS),IR等手段广泛用于PDE-5抑制剂的筛查和鉴定[8]。

Lee ES等[9]建立了HPLC-MS MRM模式,用2 mM乙酸铵-乙腈进行梯度洗脱,对38种PDE-5抑制剂(包括西地那非类24种,他达拉非类6种,伐地那非类6种及其他2种)进行同时筛查,检出限在0.004~0.455 ng/mL,定量限在0.012~1.5 ng/mL,线性和精密度良好,回收率在73.6%~111.3%之间。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筛查方法。

Shi F等[10]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加热电喷雾离子源-四级杆-回旋离子阱质谱(UHPLC-HESIQ-Orbitrap)全扫描和数据依赖二级扫描模式,对88批中药制剂和保健食品中的11种PDE-5抑制剂进行筛查,方法准确灵敏,检出限在1~5 ng/mL之间,回收率大于8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小于15%,可用于非法添加PDE-5抑制剂的日常筛查工作。70 000 FWHM的质量分辨率和5 ppm的窄质量窗口可显著提高方法的分辨率及各化合物的信噪比。

Lanzarotta A等[11]运用FT-IR、拉曼光谱、旋光光谱和UPLC-HESI-Orbitrap液质联用多种手段检测出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他达拉非。经过胶囊壳、胶囊内容物与他达拉非对照品的光谱和质谱图的比对,发现胶囊壳中检出的浓度较高,而胶囊内容物中仅检出痕量的他达拉非,故表明不法分子是在胶囊壳中非法加入这一化学成分企图躲避法律的严惩。

Wollein U等[12]采用ESI负离子模式HPLC-MS、UV和NMR确认,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PDE-5抑制剂结构进行确认,比较对照品和样品的质谱、光谱、核磁共振谱信息,筛查出多种西地那非同系物,其中piperazinonafil和isopiperazinonafil J为首次发现的非法添加物质。

Vaysse J等[13]从一种名为iErect的宣称纯天然的保健品中提取出一种PDE-5抑制剂,经过NMR、MS和IR手段,并与巯基西地那非对照品进行比较,判断其为depiperazinothiosildenafil,为巯基西地那非的S-N键水解产物。

由于PDE-5抑制剂在保健食品的非法添加中已经泛滥,因此,提高筛查效率、建立快筛方法逐渐成为检测趋势,目前,国内外建立了多种检测手段,用于抽样现场和实验室的快速筛查工作。

Mans DJ等[14]利用离子迁移谱对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红地那非、西地那非和阿伐那非等9种PDE-5抑制剂进行快速筛查,漂移管温度232℃,异丁酰胺作为内标校正。方法检出限在0.5~2.5 μg/mL之间,并用线性离子阱-回旋离子阱质谱(LTQ-Oribitrap-MS/MS)进行验证,该方法适用于HPLC-MS确认前的样品初筛工作。

吴双等[15]建立了解吸附电晕束离子源(DCBI)-离子阱质谱快速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3种PDE-5抑制剂(伐地那非、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的方法。在定性鉴别中,采用一级MS筛选,并由二级MS进行确证;半定量分析则通过二级特征碎片离子模式进行。该方法与传统HPLC-UV定量检测法相比快速准确,适合大批量复杂基质中PDE-5抑制剂的筛查。

程显隆等[16]建立了直接实时分析离子源结合三重四极杆质谱(DART-MS)方法,可以快速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6个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红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氨基他达拉非、伪伐地那非。采用DART-MS手段,通过对照品与样品的二级MS图对比进行样品中非法添加成分的定性鉴别。方法检出浓度达1 μg/g,检测时间仅为几分钟。DART-MS可用于固体样品中添加PDE-5抑制剂类成分的快速检测,是一种快速低损耗的检测方式,在用于药品快速检验中批量样品的初筛时更有优势。

3 声称辅助降血糖类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巨大、降糖药市场广阔,通常纯中药制剂降糖疗效较弱,起效也较慢,但安全性高。一些非法厂商为了宣传其产品的效果明显、降糖速度快,在宣称是纯中药制剂的糖尿病药品或保健品中添加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起效快但毒副作用很大的降糖类化学药品成分。目前市场上声称辅助降血糖类的保健食品常见的添加化学物质主要有:磺酰脲类降糖药(如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磺酰脲类电子等排体(如瑞格列奈);双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苯乙双胍);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这些保健食品在长期使用后,最终会造成病人出现较强的副作用,甚至有死亡的危险。

黄湘鹭等[17]建立了检测降血糖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8种药物的方法,采用HPLC-MS/MS法,通过分子离子峰、二级碎片、色谱保留时间等信息,对宣称辅助降血糖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8种化学药物进行鉴别和定量测定。8种药物实现了同时分离与专属鉴定,检出限为0.031~0.15 ng/mL,精密度为1.15%~4.30%,回收率为74.0%~109.6%。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宣称辅助降血糖类保健食品中检测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方法参考。

罗疆南等[18]建立了HPLC-MS/MS方法检测中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11种降糖类化学药物,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格列吡嗪、甲苯磺丁脲、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喹酮、瑞格列奈,流动相采用0.1%甲酸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3.2)-乙腈梯度洗脱,方法精密度良好,样品24 h稳定,检测限均在1~25 ng之间,回收率在96.95%~101.73%之间。

4 声称改善睡眠类

我国失眠患者日益增多,借助药物来改善睡眠的人群也日益扩大。改善睡眠类保健食品以其独到的疗效和较小的副作用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是往往起效较慢。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消费者这一心理,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镇静催眠类化学药物,以达到快速治疗失眠的效果,从而吸引患者购买这类药物。常见的非法添加镇静催眠类药物主要包括苯并二氮杂类(如地西泮、硝西泮、奥沙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二苯并氮杂类(如卡马西平);吡咯酮类(如佐匹克隆);咪唑并吡啶类(如扎来普隆);巴比妥类(如巴比妥、苯巴比妥)等。但是此类药物往往会造成相当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会造成自杀性倾向;由于具有耐药性和依赖性,大多被列为国家二类精神药品。

罗疆南等[19]建立了LC-MS/MS测定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的15种抗癫痫药及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方法。采用ESI-MS/MS选择离子监测(SRM)正负离子检测模式,对15种化学药物均有较好的线性,回收率均大于80%,检测限均低于1.5 ng,日间精密度小于10%。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每个化合物均选用两个定量子离子,大大提高了方法的专属性,可作为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抗癫痫及镇静催眠类药物的快速筛查并定量的方法。

祝波等[20]运用LC-MS/MS法采用ESI正离子模式和MRM方式进行检测,分析保健品及中成药中添加的15种镇静催眠药,15种被测组分线性关系良好、3种浓度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均大于75%;最低检测限为0.2~5.9 pg。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保健品及中成药非法添加镇静催眠药的质量监控。

刘畅等[21]利用离子阱质谱,ESI正离子模式对中成药中添加的镇静催眠类化学药品氯氮平、苯巴比妥、咪达唑仑、硝西泮、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和地西泮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0.5%甲酸-乙腈梯度洗脱,建立了包含保留时间与MS(n)谱图的标准谱库,检出限在0.2~20 ng之间,回收率为90.3%~108.1%。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检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镇静催眠类化学药品的方法。

目前文献报道的筛查方法一般局限于某一类药物,不适用于完全未知的待测样本。马萍等[22]建立了LC-MS/MS的筛查方法,采用C18柱,乙腈:1 mM甲酸铵(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ESI正离子模式,通过相关信息扫描模式(IDA),最终在已建立的谱库中自动搜索出中成药和保健品中未知的非法添加物。经18 min为一个分析周期的快速筛查,可以同时筛查到包括降糖、镇静催眠、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抗生素、抗癫痫等多种类的非法添加药物,建立的LC-MS/MS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快速、高通量,筛查的目标化合物覆盖临床常见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镇静催眠、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抗生素、抗癫痫等多个种类的300多种,可用于快速筛查中成药和保健品中未知的非法添加物,为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UHPLC-MS/MS的普及,特别是各种软电离技术的发展,由于其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的特点,不仅提高了分离分析效率,而且成为复杂体系研究的有力工具,通过HPLC-MS技术可以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二级MS碎片信息、液相色谱保留时间三方面信息,这一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筛查中。

打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检验机构和科研院所共同努力,加大打击力度,不断创新,开发新方法、新技术,维护保健品市场的安全。

[1]高华敏,李秀明.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有关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J].淮海医药,2007,25(2):75-76.

[2]De Carvalho LM,Martini M,Moreira AP,et al.Presence of synthetic pharmaceuticals as adulterants in slimming phytotherapeutic formulations and their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J].Forensic Sci Int,2011,204(1-3):6-12.

[3]李丹,文红梅,崔福春,等.LC-MS/MS法快速筛选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1种减肥化学成分[J].中国药事,2009,23(4):24-27.

[4]Wang J,Chen B,Yao S.Analysis of six synthetic adulterants in herbal weight-reducing dietary supplements by LC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S[J].Food Addit Contam,2008,25(7):822-830.

[5]Ariburnu E,Uludag MF,Yalcinkaya H,et al.Comparative determination of sibutramine as an adulterant in natural slimming products by HPLC and HPTLC densitometry[J].J Pharm Biomed Anal,2012(64-65):77-81.

[6]夏俊才.壮阳类药品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医药,2005,9(3):72-73.

[7]Liang Q,Qu J,Luo G,et al.Rapid and reliable determination of illegal adulterant in herbal medicines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by LC/MS/MS[J].J Pharm Biomed Anal,2006,40(2):305-311.

[8]Patel DN,Li L,Kee CL,et al.Screening of synthetic PDE-5 inhibitors and their analogues as adulterants:Analytical techniques and challenges[J].J Pharm Biomed Anal,2014,87:176-190.

[9]Lee ES,Lee JH,Han KM,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38 phosphodiestrase-5 inhibitors in illicit erectile dysfunction produc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J Pharm Biomed Anal,2013,83:171-178

[10]Shi F,Guo C,Gong L,et al.Application of a high resolution benchtop quadrupole-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 for the rapid screening,confirm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illegal adulterated phosphodiesterase-5 inhibitors in herbal medicines and dietary supplements[J].J Chromatogr A,2014,1344:91-98.

[11]Lanzarotta A,Crowe JB,Witkowski M,et al.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the analysis of an adulterated dietary supplement where the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was embedded in the capsule shell[J].J Pharm Biomed Anal,2012,67-68:22-27.

[12]Wollein U,Eisenreich W,Schramek N.Identification of novel sildenafil-analogues in an adulterated herbal food supplement[J]. J Pharm Biomed Anal,2011,56(4):705-712.

[13]Vaysse J,Gilard V,Balayssac S,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sildenafil analogue in an adulterated herbal supplement[J].J Pharm Biomed Anal,2012,59:58-66.

[14]Mans DJ,Callahan RJ,Dunn JD,et al.Rapid-screening detection of acetildenafils,sildenafils and avanafil by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J].J Pharm Biomed Anal,2013,75:153-157.

[15]吴双,王华,朱慧果,等.解吸附电晕束电离质谱法快速筛选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J].分析化学,2012,40(7):116-120.

[16]程显隆,李文杰,李卫健,等.DART-MS/MS法直接实时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6个PDE5抑制剂的应用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1,31(3):24-28.

[17]黄湘鹭,王静文,曹进,等.降血糖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8种药物检测及实例分析[J].食品科学,2014-01-06.网络预发表.

[18]罗疆南,曹玲,谭力,等.HPLC-MS/MS检测中药及保健品中添加的11种降糖类化学药物[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1):68-70.

[19]罗疆南,谭力,曹玲,等.LC-MS/MS法同时测定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的15种抗癫痫药及镇静催眠类药物[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3):22-26.

[20]祝波,赵宗阁,王尊文.LC-MS/MS法分析保健品及中成药中添加的15种镇静催眠剂[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4):745-751.

[21]刘畅,夏晶,胡青,等.LC/MS(n)法对中成药中非法添加9种镇静催眠类化学药品检测方法的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9,25(3):70-72.

[22]马萍,李鹏飞,曹淼,等.LC-MS/MS高通量快速筛查中成药和保健品中未知非法添加药物[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1):22-25.

Screening Method for Illegally Added Chemicals in Health Foods

Zhang Yuan,Min Chunyan,Hao Gang,Wu Yang,Gu Bingren(Suzhou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Jiangsu Suzhou 215000,China)

To summarize the screening methods for illegally added chemicals in common health foods(such as those saying good for weight loss,relieving physical fatigue,hypoglycemic,improving sleep)so as to provide th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o find out the illegal adding behavior,and to ensure the safety in use of health foods by customers.

10.3969/j.issn.1672-5433.2014.07.009

2014-04-09)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科学计划项目(SS201220)

张圆,女,硕士。研究方向:药物分析。E-mail:zhangyuan213@sina.com

顾炳仁,男,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药物分析与管理。通讯作者E-mail:944757490@qq.com

猜你喜欢

西地那非保健食品保健品
保健品知识ABC
因副作用得名“伟哥”,西地那非怎么用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西地那非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HPLC测定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
保健食品或可探索“审批+备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