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结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28例疗效观察

2014-01-22王培艳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寒凝关元月经周期

王培艳

大理州中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痛经是临床妇科常见且多发的疾病,该病病因复杂多样、反复发作、痛苦难忍,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特殊的医疗优势,现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本科门诊采用温针灸治疗的2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于本科治疗的2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年龄15~35岁,平均年龄(25.56±8.52)岁;疗程1~4个,平均疗程(2.45±0.81)个。疗程规定:根据每个月的月经周期在月经来潮前3~5 d开始治疗,1次/d,共治疗5次,在月经来潮1~3 d内结束治疗。对于月经周期絮乱的患者根据上次月经周期开始时间,在下次月经来潮前提前进行治疗,1次/d,共治疗5次。1个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结束1个疗程同时对1次月经周期进行评价后定期随访给予治疗效果评价。在治疗过程中不给予其他疗法,如药物、推拿等。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2]:①在月经期或其前后,患者出现小腹疼痛,痛直到腰骶,严重者甚至昏厥,并呈周期性规律发生;②多发生于患者月经初潮后3年以内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青年妇女;③排除由于盆腔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小腹疼痛。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属于寒凝血瘀证。主要症状为在月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得温热则痛减,月经量少,色紫黯,有血块,肢体寒冷,舌苔发白,小便颜色过清,脉络较细不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取仰卧位,对要进行针灸的部位进行消毒。选用长50 mm的针灸针,针刺双侧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穴,温针灸足三里,同时用艾灸盒艾灸关元、气海穴。在进行温针灸时,要保证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灼烫,灸处皮肤出现红晕最佳,避免皮肤烫伤。治疗每日1次,30 min/次。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不要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避免与冷水接触。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腹痛及其他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治疗结束后病情未复发,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显著好转,无需服止痛药,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腹痛轻微减轻,其他症状部分好转,在服用止痛药情况下能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善[4]。

2 结果

采用温针灸治疗的28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中,治愈26例,占92.9%;显效1例,占3.5%;无效1例,占3.5%。

3 讨论

痛经是指在月经期及其前后,小腹下部出现连续性疼痛,并伴有身体和身心不适的妇科疾病。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诱发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自身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可能因患者月经期间不注意自身保健,食用凉性食物、冲凉水澡、过度劳累、内心烦躁不安等原因而诱发。中医治疗是现在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效的方法。

在中医角度,痛经多从肝肾亏虚、寒凝血瘀、肝郁气滞论证,临床上常出现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但其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的是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女子以血为本”,“血得温则通”之说,无论实寒还是虚寒,均要采用温通之法,至于患者温补的程度主要根据患者虚实进行灵活调整,治疗主要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为主,针灸并用。针刺双侧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灸足三里,用艾盒灸关元、气海[5]。三阴交是人体十大总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内侧是妇科三阴交,对于治疗妇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针灸此穴可以通顺经期、去除白带、有效控制月经量,同时还可以调肝补肾,具有安眠效果。太冲是肝经的原穴,调控该经络的总体气血,当人体体内肝火旺盛时,体内的水湿风气会在此表现出有压痛感,身体发凉。对此穴进行针灸可以调节体内血气、平肝祛湿、活血通脉,从而起到了止痛的作用。温灸法是以温治寒,对于身体寒冷、痛经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就可发挥显著效果。关元在下腹部的前正中线处,是小肠的原穴,关元也是女性储血之位,在此处施温针灸可起到补肾壮阳、调血补气、理气活血、散寒止痛之功效,是治疗痛经的主要穴位。气海属于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气就是指人体内流动的气体,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对气海进行针灸可以调节气机、填补元气、保健强身、降解疲劳感,对治疗患者的痛经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灸关元、气海可增强治疗效果,起到温阳益气、补气活血、散寒止痛作用。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脾胃功能,是人体强身健体的要穴之一。月经来潮导致精血虚弱而引发痛经,针灸该穴可以通经活络、疏风化湿、化瘀止痛、增强免疫力。温针灸中的艾叶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艾草在燃烧过程中,起到温暖的作用时,还会产生一种具有抗氧化的物质,然后通过热量传入到体内,通过各个经络达到温通活血的作用。本研究中患者的治愈率达92.9%,表明针刺结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 张昶,张怡,徐伟,等.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评价[J].北京中医药,2013,32(4):284-286.

[2] 余晓辉,王洁,蔡滨彬.温经止痛膏穴位贴敷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2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2(4):175-177.

[3] 万鹏,刘家林.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32例临床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12,14(3):479.

[4] 段丹梅.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3,36(6):20-22.

[5] 楚云杰.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892.

猜你喜欢

寒凝关元月经周期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效果分析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掌心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乳腺癌什么时候手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