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钱江糯1号的密肥试验

2014-01-20杜龙岗吕晓菡商小兰葛忠德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钱江糯玉米杭州市

宋 亮,杜龙岗,吕晓菡,商小兰,赵 琳,葛忠德,石 江

(1.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4;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 310021;3.淳安县种子管理站,浙江淳安 311700)

玉米钱江糯1号的密肥试验

宋 亮1,杜龙岗2,吕晓菡1,商小兰3,赵 琳1,葛忠德1,石 江1

(1.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4;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杭州 310021;3.淳安县种子管理站,浙江淳安 311700)

以糯玉米钱江糯1号品种为材料,进行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施肥量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钱江糯1号密肥较佳技术组合为种植密度55cm×36cm,施攻蒲肥碳酸氢铵750kg·hm-2,此条件下产量为15.806kg·hm-2。

糯玉米;钱江糯1号;密度;施肥量

生产实践表明,玉米要获得高产,要求其群体结构合理,群体中个体发育协调。只有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才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等自然资源,促进玉米高产。然而,玉米实际生产中,人们往往关注其大小、外观,而忽略了种植密度、施肥量这2个关键因素,造成对地力、光能、水等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甚至浪费。钱江糯1号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鲜食糯玉米品种,为发挥其生产潜力,特进行钱江糯1号的密肥试验。现将有关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在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钱江糯1号种子由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供试氮肥为碳酸氢铵。

1.2 处理设计

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密度(A),设4个水平,分别为A14.5万株·hm-2,A25.1万株· hm-2,A35.7万株·hm-2,A46.3万株·hm-2,即种植密度规格分别为60cm×38cm,55cm×36cm, 60cm×30cm和55cm×29cm。副处理为攻蒲肥碳酸氢铵施用量(B),设4个水平:分别为B1450kg· hm-2,B2600kg·hm-2,B3750kg·hm-2, B4900kg·hm-2。共16个处理组合,重复3次,小区面积32m2。每小区种植3行,四周设保护行2行。

钱江糯1号4月1日播种,4月28日4叶期移栽,参照当地农民种植糯玉米的施肥习惯和水平,基肥施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300kg· hm-2,氯化钾150kg·hm-2,移栽后用50kg水加0.5kg复合肥浇施2次,每次浇水15t·hm-2。10~11叶时结合中耕培土施攻蒲肥,其他农事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

1.3 考查项目

于7月20日鲜穗收获期取样,考查钱江糯1号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鲜穗重、千粒重等经济性状,分小区测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

从表1看出,钱江糯1号不同密肥处理组合的株高、穗位高、千粒重都有明显的差异。株高以A3B4组合为高,比最低A2B2组合高9.5%。A2B4组合穗位高、千粒重重,分别比最低的A3B1高11.8%和A1B2(A4B2、A4B4)重11.5%。就株高、穗位高、千粒重这3个指标而言,A2B3处理组合表现较好。

2.2 产量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主处理F=3.12*,副处理和主副处理交作对钱江糯1号产量的作用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可见,密度对钱江糯1号产量起主导作用,是主效因子。

多重比较结果(表1-2)可以看出,钱江糯1号处理组合A2B3表现最好,产量为15.806t·hm-2,与A1B2,A3B2达极显著差异。主处理产量最高的是A2,与A1,A3达显著水平。副处理产量最高的是B3,与B1,B2达显著差异。A,B产量最高水平组合也是A2B3。

表1 钱江糯1号各处理组合的性状及产量表现

表2 钱江糯1号A,B因素不同水平的产量表现

3 小结和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无论从株高、穗位高、千粒重方面考虑,还是从最优处理组合、最优因素水平组合考虑,糯玉米钱江糯1号适宜密肥技术为种植密度55cm×36cm,施攻蒲肥碳酸氢铵750kg·hm-2,此时产量可达15.806t·hm-2。

[1] 尹彩侠,李桂花,张淑香,等.氮磷用量与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19(4):112-115.

[2] 陈长青,尤单.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辽单527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19(4):125-127.

[3] 李向岭,李从锋,葛均筑,等.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19(2):95-100.

[4] 谭禾平,王桂跃,胡贤女,等.影响玉米产量效应因子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06,18(4):238-240.

[5] 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国内外玉米种植密度情况比较[J].北京农业,2007(23):23.

[6] 王宏庭,王斌,赵萍萍,等.种植方式、密度、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5):104-107.

[7]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等.种植密度对郑单21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7,15(增1):104-106.

[8] 王银华,田涛,王妍.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J].杂粮作物,2010(1):30-31.

[9] 王道泽,宋亮,陈文岳,等.糯玉米钱江糯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7(6):633-634.

[10] 卢华兵,郭国锦,吕桂华,等.DTOPSIS法在综合评价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中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2(7):938-941.

(责任编辑:吴益伟)

S513

B

0528-9017(2014)02-0176-02

文献著录格式:宋亮,杜龙岗,吕晓菡,等.玉米钱江糯1号的密肥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4(2):176-177.

2013-12-12

杭州市农业发展基金扶持项目;杭州市丰收计划扶持项目

宋 亮(1982-),男,农艺师,从事玉米大豆育种及栽培工作。

猜你喜欢

钱江糯玉米杭州市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玻璃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诵经的藏族老人
以融合推动电视内容创新和营销升级——以浙江广电集团钱江台&钱江视频融媒探索为例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中外选手奔竞钱塘,钱江新城“克莱帝轮赛”圆满落幕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