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人口有效转移
——基于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4-01-19郝楠江永红洪二丽

华东经济管理 2014年12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安徽省

郝楠,江永红,洪二丽

(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59)

安徽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人口有效转移
——基于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

郝楠1,江永红1,洪二丽2

(1.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59)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稳步和均衡发展背景下促进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对安徽省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有正向促进但是作用不够显著,并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完善农业生产方式和提高转移人口综合素质等角度对推动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和城镇化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

一、引言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标志,同时对于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呈现出稳步推进和快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率由1978年仅为17.9%到2011年首次突破50%,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成绩斐然,渐已形成各类城镇数量不断增加、面积逐步扩大以及农村人口大量、持续转移的发展态势,但其中农村人口难以实现以市民化为基本内容的有效转移、城镇面积快速扩张引发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现象已成为我国城镇化未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界定,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是指农村人口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农民工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实现农村人口在城市“有活干、有学上、有房住、有保障”[1]。这意味着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后能够真正转入城镇户籍体系、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摆脱“候鸟”式的流动模式、享有同城镇人口同样的教育、文化、卫生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实质性转换。因此,尽管目前我国统计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但从实现农村人口有效转移的角度来看还远远未达到这个水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我国有3.9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其中真正转入城镇户籍体系的仅为1.7亿,还有2.2亿的农村转移人口长期在城镇工作和生活,但尚未纳入城镇户籍范围[2]。因此,作为城镇化主要内容的人口城镇化,其最终目标为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有效转移,这就要求推动就业、户籍和公共服务发展的同步化和一体化,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持续、稳定且长期地生活,最终实现向市民身份的转换。

农村人口有效转移的实现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推拉理论”指出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受到来自城镇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的共同作用。城镇的“拉力”表现为工业化水平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转移人口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良好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为转移人口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等。农村的“推力”表现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更多的农业剩余人口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资源。因此,作为现代化发展体系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有效转移的实现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互为一体、相互影响和促进。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创新与升级、以工业化带动城镇与农业发展、以农业现代化奠定工业与城镇发展基础,在此框架下寻找和解决促进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和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与对策也是以注重城镇建设质量、促进城乡一体以及城镇均衡且健康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根本要求。在我国城镇建设处于快速发展和推进的时期,通过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组成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寻找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模式,在三者稳步和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具有重大意义。

世界上部分已经实现高度城镇化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也给我国提供了宝贵经验。纵观世界各国城镇化的不同历史、模式与路径可以看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模式。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可以概括为一种“累积因果”的发展模式。工业革命的爆发、生产规模的扩大引发了人口聚集和人口转移,为城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城市的建立又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建筑、商业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工业水平提升。工业发展成果被运用于农业生产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从人和物两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资源[3]。而在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替代”战略背景下,由政府保护发展起来的现代工业基础薄弱、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工业体系难以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同时农业经营体制的局限以及农业生产率低下无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4-5]。尽管部分拉美国家已经实现高城镇化率,但是城镇化质量低下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严重阻碍了其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经验,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均衡和推动下促进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国外学者在农村人口转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W.Arthur Lewis提出“无限剩余劳动”模型,认为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量和工资吸引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农业部门人口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Ranis-Fei指出了农业生产率提升对于工业部门发展和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性。Jorgenson D.W.则认为推动农村人口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剩余而非剩余劳动力。Todaro M.P.提出人口转移源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预期收入差异,并结合人口转移现实指出“城市非正规部门”的重要性[6]。国内学者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阐述农村人口转移以及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与关系。在理论研究方面,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和财力支持,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条件和资金支持。城镇化通过为工业化提供生产要素支持和服务功能并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实现三者协调统一[7]。具体来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可通过强化产业集聚效应[8]、推动地方产业集群发展[9]以及加快产业区域转移[10]等方式发展。我国农村人口转移使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低价工业化”和“半城镇化”等特点[11]。城镇化发展对农业耕地[12]、生产要素和劳动者素质[13]以及生态环境发展[14]等因素有一定负面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通过对三者之间协调关系和长期发展进行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实际发展中存在工业化对城镇化带动不明显、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脱节[15]、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发展产生负向作用[16]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17-19]等不协调现象。

已有研究分别从理论角度和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但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基础和发展模式不同而导致已有研究缺乏针对性。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农村人口转移、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工业发展模式不同于其他地区。目前基于安徽省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均较少,因此考察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中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此更好地推动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安徽省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西连河南省和湖北省,北接山东省,东临长江三角洲,面积约为1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城镇化发展方面,在全国城镇化速度稳步且持续提高的背景下,农业人口众多的安徽省城镇化建设也成绩显著。自1978年至2012年,安徽省城镇常住人口比重从12.62%上升至46.50%,其中非农户籍人口比重从10.69%上升至22.89%。工业发展方面,安徽省工业生产总值逐年提升,2012年居于全国各省位次第12位,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从35.55%上升至54.64%。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也处于蓬勃发展中,2012年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餐饮业等在内的生产总值共计5628亿元。农业发展方面,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省2012年实有耕地面积为418万公顷,第一产业总产值高达2178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12.65%,位居全国第9位。在农业产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其结构逐步优化。农业比重有所下降,林牧渔和相关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541万千瓦提升至2012年5902万千瓦。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安徽省非农户籍人口比重较低,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优化,人均耕地1.87亩面临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以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足等问题都为进一步推动人口有效转移、促进城镇化发展提出挑战。以下通过对安徽省1978年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安徽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关系进行解释和说明,以此寻找在三者均衡发展框架下推动人口有效转移和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一)指标选择

(1)城镇化水平的指标选择(urb)。关于测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较多学者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本文认为,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即由农业户籍向城镇户籍的实质性转变,所以采用非农户籍人口比重表示城镇化水平。

(2)工业化水平的指标选择(ind)。关于测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一般分为三类:采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6]或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20]、采用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21]以及前两种指标的综合[18]。由于工业化水平提高,二、三产业比例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岗位的扩充对于促进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影响较为关键,因此本文采用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来表示工业化水平。

(3)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选择(agr)。对于测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本文采用农业年末机械拥有量与粮食总产量的比值即推动单位粮食产量的机械动力来表示农业现代化水平。

本文的数据均来源于1990-2013年的《安徽统计年鉴》。为避免原始数据出现异方差,对所有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处理。

(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对三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考察以及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前应当首先对时间序列平稳性进行检验。三组时间序列变量的ADF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时间序列变量的ADF检验结果

ADF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三组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一阶差分序列均为平稳序列。由于三组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因此以下考察三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三)时间序列协整关系分析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通过计算迹统计量Trace和最大特征值Max-Eigenvalue统计量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依据AIC和SC最小原则,基于滞后期为2的VAR模型,协整检验的滞后期设定为1。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协整检验结果显示三组变量之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协整关系表达式为:

lnurb=0.657 4+0.323 5lnind+0.2071lnagr

由此可以看出,安徽省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均呈现出正向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工业化水平每上升1%,城镇化水平上升0.32%,农业现代化每上升1%,城镇化水平上升0.21%。基于协整关系,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关系。误差修正模型为:

城镇化的短期变化一方面来自于滞后一期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短期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城镇化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从误差修正项系数看,当城镇化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14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因此,通过建立协整关系表达式和误差修正模型可以得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若要深入并全面地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来解决。

(四)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VAR模型中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对各个内生变量当期值和未来值的影响。以下是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图,由此可以反映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过程与路径。

由图1看出,本期给工业化以冲击后最初对城镇化表现为正的影响,第二期响应达到最大并于第四期后变为负值。这表明工业化对城镇化有一定的正向拉动,但影响不大且持续时间较短。由图2看出城镇化对工业化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冲击对工业化表现为正的影响但在第三期之后影响快速减弱。

图1 城镇化对工业化冲击的响应函数

图2 工业化对城镇化冲击的响应函数

由图3看出,本期给农业现代化以冲击后对城镇化呈现出波动的正的影响,在第四期后逐渐稳定,这说明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有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由图4看出,城镇化的冲击在第二期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最大的负向影响,于第四期后变为正向并逐步提升且渐趋稳定。从长期来看城镇化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

图3 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冲击的响应函数

图4 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冲击的响应函数

(五)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从而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22]。城镇化水平的方差分解如表3所示。

表3 城镇化水平的方差分解表

由表3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变动方差由自身变动解释的程度较高,并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由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变动解释的部分逐步提高,其中由工业化变动解释的程度相对较小,由农业现代化变动解释的程度相对较大。到第十期城镇化变动方差91%可由自身变动解释,3%可由工业化变动解释,6%可由农业现代化变动解释。

三、实证结论分析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安徽省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人口有效转移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对推动人口转移作用不够显著,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以期在均衡和协调发展条件下实现人口有效转移。

第一,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正向带动作用不足,持续效应不明显。原因在于:首先,安徽省工业化发展对带动农村转移人口就业作用有限。这源于安徽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第二产业内部偏重工业导致对转移人口吸收能力较低[23]。安徽省生产总值自2000年以来逐步提升,于2012年达到172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比重由25.56%下降为12.66%,第二产业比重由36.41%上升至54.64%,第三产业比重却有所减少,由38.03%下降至32.70%。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不足尚未发挥其容纳人口就业的优势,同时重工业占据70%左右的第二产业又对劳动力就业有所排斥,因此安徽省工业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发展并未对农村转移人口提供较强的就业支撑,导致工业化对城镇化推动作用不明显。其次,城镇工作收入难以应付高昂生活成本抑制了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即使农村转移人口进城务工之后找到了相应的工作岗位,但这只是实现了暂时的人口转移。受到文化素质、技能水平以及就业途径等因素限制,转移人口就业呈现出就业空间狭窄、就业环境一般以及工资收入较低等特点。较低的工资收入难以支付租房、买房及其他生活必需成本,导致其难以长期扎根于城市。对安徽省部分县市开展《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及市民化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只有24%的调查对象在城市或城镇买房,有的还背负着巨额房贷。这阻碍了人口转移稳定性的实现,抑制了工业化对城镇化持续动力的发挥。最后,无法享有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成为人口有效转移阻力。以教育公共服务为例,由于难以同城镇儿童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转移人口子女未来的教育问题困难重重。有调查对象表示等到子女准备入学时会放弃现有工作选择回乡。并且,转移人口城镇社会保障的缺失、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也影响了长期、稳定且高质量城镇生活的实现。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内部结构升级为转移人口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就业性质、城镇生活压力以及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难以实现也会给人口转移带来阻碍,导致长期中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减弱,难以推动农村人口有效转移。

第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长期中有稳定的正向互促,但作用效果仍需提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释放了大量农业剩余人口,推动其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城镇化发展以及城镇相关功能的完善也相应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7]。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省农业产值在全国一直居于前列,但农业人口众多导致人均产值较低以及劳动边际生产率低下。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自2000年至2012年,单位粮食产量的机械总动力由1.2千瓦/吨提升至1.79千瓦/吨,农业不断释放出大量剩余人口,农村常住人口比重由72%下降至53.5%。2011年安徽省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31.35%,其中皖北的部分农业地区如阜阳市、亳州市的外出人口达到了53.03%和35.38%,这些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对城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带来人口有效转移的实现也给农业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供发展契机,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短期内城镇化发展对人口和土地的需求与农业现代化提升可能相互违背,使得受到城镇化冲击之后农业现代化最初呈现下降趋势,但从长期来看两者之间相互推动、相互促进,最终可以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可见,安徽省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带动仍显不足,存在上升和提高的空间。

四、促进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的对策

(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夯实就业基础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框架中,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尤其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有效转移的推动表现在工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不仅能够带动城镇扩大升级,而且能够给转移人口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其在城镇中享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从而为其实现长期、有效和高质量的转移奠定基础。在安徽省工业产值持续增加、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趋势下,逐步转变和升级工业发展模式,由耗费大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向依靠信息、科技和创新推动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过渡,逐渐提升工业发展中的信息、科技和知识含量,以信息化引领和带动工业发展,促进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期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有效推动交通、信息、金融、教育、文化和科研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和质量,重点发挥第三产业在吸收和容纳转移人口就业方面的优势。此外,安徽省应当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地理优势,抓住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产业细化、优化和升级,逐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为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支撑。

(二)完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安徽省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在彼此影响和推动下长期中有正向提升,但两者作用不够显著。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均衡发展的体系之中应当继续保持和完善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以此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安徽省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迅速,但是分散经营方式占主体的趋势并未得到较大转变,这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些都给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模式和途径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剩余人口有效转移提供保障和基础。因此,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业规模经营,在提高农业生产率、保证农产品总产出以及稳定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逐步释放农业剩余人口转向城镇非农产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口基础。以多种形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积极推动农业采购、销售、运输、农林牧副渔服务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基础,以此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三)提高转移人口综合素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201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在稳妥有序、统筹兼顾、坚持自愿的原则下,满足在城镇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以及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可以与其配偶、子女和父母等登记常住户口,不同城镇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体制的逐步打破为促进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条件和实现途径[24],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农村转移人口受到文化水平、个人素质以及就业途径等方面的局限,存在就业不稳定、工作环境差、工资收入一般以及参保率不高等问题,因此达到户籍转变的标准并不容易。与此同时却面对着高额的租房成本和房价以及不菲的生活成本,很多转移人口在城镇工作多年之后最终选择返乡。因此,在不断推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时,应当针对转移人口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其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提升转移人口的就业层次,同时完善转移人口就业市场,扩大转移人口的就业空间,丰富转移人口的就业途径,为其未来实现户籍转换和稳定转移奠定基础。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1(5):5-29.

[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4-14.

[3]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0-55.

[4]孙鸿志.拉美城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贸经济,2007(12):135-138.

[5]成德宁.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评论,2002(1):122-125.

[6]车维汉.发展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8-67.

[7]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125-127.

[8]肖万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集聚效应[J].经济学家,2003(2):37-43.

[9]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5(11):868-872.

[10]陈甬军,陈爱贞.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J].当代经济研究,2004(12):52-57.

[11]辜胜阻,易善策,郑凌云.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口研究,2006(9):1-8.

[12]宋戈,吴次芳,王杨.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1):64-67.

[13]韩纪江,孔祥智.城镇化进程对农村经济的负面效应浅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1(7):26-30.

[14]杨曙辉,宋天庆,陈怀军,等.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398-403.

[15]陈江龙,高金龙,卫云龙.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的内涵与机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5):274-278.

[16]夏春萍,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79-85.

[17]金虎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J].创新,2012(5):59-63.

[18]周建群.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3(2):110-115.

[19]马敏娜,李国荣,罗胜.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关联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税务与经济,2013(4):102-108.

[20]仇晓洁,温振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问题,2009(8):65-88.

[21]王贝.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9):21-25.

[2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81-288.

[23]刘奇中.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3(2):13-17.

[24]朱志胜,纪韶.“二阶段”框架下农村劳动力流向多元化的微观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3(10):167-170.

[责任编辑:张青]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Effective Transfer of Rural Population in Anhui Province—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during the Year of 1978 to 2012

HAO Nan1,JIANG Yong-hong2,HONG Er-li2
(1.School of Economics,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2.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Anhu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Hefei 230059,China)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transfer of rural popu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tead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data of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the year of 1978 to 2012,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rural population transfer which are not significant.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improv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and enhancing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rural population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transfer of rural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effective transfer of rural population;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127;F120.3

A

1007-5097(2014)12-0024-05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4.12.005

2014-09-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Y030);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4D4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SK2013B038);安徽大学“211工程”学术创新团队项目

郝楠(1983-),女,安徽阜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江永红(1973-),男,安徽潜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洪二丽(1978-),女,安徽蚌埠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镇安徽省
成长相册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文化边城镇远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