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度仪测杆挠度对曲轴拐径的测量误差分析

2014-01-15熊潇潇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细长曲轴挠度

文 艺,熊潇潇,周 鹏

(1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430084;2湖北省烟草公司武汉市公司物流配送中心 ,湖北 武汉430000)

某柴油机曲轴,属于典型的细长类曲轴,是装配在某大型舰船上的重要传动部件。该曲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曲轴之一,制造精度高,检测难度大[1-2]。

在该细长类曲轴检验过程中,涉及的检验工序很多。由于曲拐径多,拐径之间的角度为等分的72°,如何检验曲轴偏心距及拐径相对拐角,是检验该曲轴的重要核心问题。

1 细长曲轴拐径及拐径相对转角检验工艺分析

微电脑高度仪测量曲轴角度、偏心距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微电脑高度仪测量曲轴角度、偏心距示意图

该细长曲轴各拐径相对转角72°,累计相对转角公差为0.3°,各拐径偏心距为120±0.1mm。该项指标是曲轴重要技术指标之一[2],要求高,检测难度大,检验步骤复杂。为此,在专用的高精度检验平台上,采用微电脑高度仪进行检测,考虑到高度仪在平台上反复左右移动过程中,振动等因素会影响高度仪的测量精度,为了减小检测误差,高度仪在曲轴一侧完成所有的检测工序,这样,高度仪的测杆长度就需要很大(图1),而现有的高度仪测杆最长仅为200mm,无法完成单边测量要求,为此,需要在系统误差分析后,设计测杆加长杆,以完成检测任务。

2 高度仪加长测杆设计方案

2.1 测杆的技术要求

高度仪通过测杆接触工件被测表面,由仪器内部传感器将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出相关技术数据,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因而测杆属于弹性敏感元件,必须符合下列性能要求。

1)刚性好 加长测杆需要好的刚性,减小加长测杆的变形,从而有利于减小因变形而产生的系统误差,提高检测精度。

2)重量轻 加长测杆的重量要满足该仪器平衡结构调整范围。过重,则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从而影响了检测精度,同时也为测杆的刚性设计增加了难度。

3)加长测杆夹持方便:测杆夹头必须与高度仪夹持部分匹配,且要求拆卸方便。

4)易制作 加长测杆必须就地取材,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制造精度,减小制造成本。

2.2 高度仪加长测杆设计

2.2.1 选材 根据测杆要求,选用不锈钢冷拔无缝钢管,测杆夹头与钢管密封塞采用铝合金制造,球头测头采用合金钢表面淬火后镀铬处理[3]。

2.2.2 测杆设计 测杆外径20-0.015mm,内径17-0.20mm,内孔两端17H7(与钢管密封塞及测杆夹头相配),其余涉及参数见图2。

图2 高度仪加长测杆简图

2.2.3 高度仪加长测杆误差分析 考虑到加长测杆及侧头由于重量及刚度影响,会对测量带来新的系统误差,故需要对加长测杆进行刚性分析,进而分析由于测杆的加长而产生的检测误差。

加长测杆由于受自重力和测头重力的作用会产生变形,其受力及由此产生的挠度见图3。

图3 测杆受力及由此产生的挠度

1)求fA1

由图3(a)所示,设测杆单位长度载荷为均布载荷q,查表知:不锈钢密度ρ=7.75×103kg/m3;可求出单位长度体积:

单位长度测杆质量

7.75 ×103×8.718×10-5=0.6756kg/m单位长度测杆均布载荷

由材料力学知识[1]可知,一端固定简支梁在均布载荷作用下的挠度

由手册[3]知:不锈钢弹性模量空心钢管惯性矩;所以

2)求fA2

由设计计算知测头质量为28g,可得加长测杆重力

所以

3)求fA

综合考虑加长测杆的均布载荷和侧头集中载荷的影响,在加长测杆端部综合挠度

由加长测杆的刚性分析,其挠度影响的检测理论误差最大值为6.4μm,满足该曲拐径检测要求。

3 测杆测试实验

对高度仪加长测杆进行实验测试,以研究其使用性能是否合乎要求,测试步骤为:

1)将加长测杆安装后,按照微电脑高度仪使用要求,使用分度值0.1N的测力表,调整浮动悬吊系统量测压力,使测量压力达到出厂要求1.2N;

2)浮动悬吊系统平衡调整:按照微电脑高度仪使用要求,用3mm内六角扳手调整平衡荷重之轴心,即移动平衡荷重的左右位置,用分度值0.1N的测力表进行测试,使上下方向测压力均在1.2N;

3)用双零级标准量块对微电脑高度仪量测精度进行测试,按照下式进行统计分析,详见测试记录(表1)。

式中:Sn()X为重复测量准确度。

表1 测杆测试性能参数表

由表1可知,随着被测尺寸的加长,该加长测杆测量误差逐渐减小,最大重复测量准确度为2.05 μm,满足细长曲轴拐径及偏心距尺寸的检测要求。

4 结论

通过测试,该微电脑高度仪加长测杆符合技术要求,灵敏度高,检测精度高,弥补了由于测杆长度不完整而给工作带来困难的缺陷,满足料细长曲轴的曲拐检测要求,也为后续其他大型细长曲轴的检验工作带来方便。

[1] 翟 华,张宏梅,钟华勇,等.自重挠度对大型曲轴校直机在线检测系统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1(19):22-25.

[2] 俞红祥.曲轴连杆颈圆度在线检测与补偿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2(10):36-41.

[3] 王文斌.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细长曲轴挠度
带扰动块的细长旋成体背部绕流数值模拟
Spontaneous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spasm diagnosed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A case report
基于长期监测的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活载挠度分析与预警
浅析曲轴磨床的可靠性改进
一种曲轴竖置热处理装置设计
正交车铣细长轴的切削稳定性研究
基于细长管两端螺纹加工的车床改造技术及应用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曲轴动平衡控制方法
基于拉夹法逆向车削细长轴加工方法研究
不同模量面板夹心泡沫铝板大挠度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