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简介

2014-01-14

地理教学 2014年23期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中学

冯 萍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系, 上海 200241)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简介

冯 萍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系, 上海 200241)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一书由西南师范大学黄京鸿教授主编,是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提高教师素质,组织编写的继续教育教材之一。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反映了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中地理学科美育的研究成果;以现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美育理论、地理学科教育学理论和系统论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改革实践,对中学地理美育作了系统和全面的阐释,由“美育与地理教育”“地理学科的美育要素、美学特征和美育价值”“地理学科美育系统和地理学科美育目标”“地理学科美育内容”“地理学科美育的基本教学模式、教学原则及方法”“审美化地理教学设计”“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中的美育”和“地理学科美育中的学生与教师”共八章组成。重点在于地理学科美育价值、美育目标确定、美育内容选择及审美化地理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操作。

研读《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十分有助于更新地理教育观念。此书参考了众多国内外著述,例如在美育价值及目标的确定中,引用有《中学大美育系统论》、《美育心理学》、《蔡元培美言学文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论著,可谓旁征博引,言必有据。基于此,又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思想和见解,深入分析了“适应新世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需的高质量的地理教育,无论如何也不可缺少美育”。书中论述地理学科美育系统可分为评价系统、环境要素系统、目标系统、内容系统、模式系统、原则方法系统、形式系统(包括课内和课外)和师生互动系统,对师生互动等系统的重点阐释也充分体现了此书理论联系实际,极具实践性。因此,《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也有助于地理教师增强审美化地理教学能力,促进地理素质教育效益的提高及师生地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美育因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独特功能而广受重视,而地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是实施学科美育及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的优势学科,通过运用地理中丰富的美育素材,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完善祖国新一代的人格教育!

猜你喜欢

美育素质教育中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多解中学创新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