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基于课?堂笔试化的讲义式复习模式
——以“城市化与工业化”专题复习为例

2014-01-14

地理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讲义课堂学生

王 祥

(安徽省宣城中学, 安徽 宣城 242000)

例谈基于课?堂笔试化的讲义式复习模式
——以“城市化与工业化”专题复习为例

王 祥

(安徽省宣城中学, 安徽 宣城 242000)

基于课堂笔试化的讲义式复习模式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复习讲义或黑板等“笔试载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某一题型示例进行书面作答,再以作答内容为评议对象,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反思和提升,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地理思维和能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一、“必要性”之我见——高考和学情的必然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安徽省地理《考试说明》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并对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范围和要求作出具体说明——要求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和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借助必要的学习素材(复习讲义)和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情境笔试化)可以更好地培养以上能力。

教育专家赵国忠认为“成功的课堂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笔者调查发现,很多高三学生对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复习课已产生审美疲劳,甚至有反感情绪。很多学生都认为采用幻灯片展示例题有三大弊端:一是长时间抬头紧盯幻灯片,易产生颈椎或眼睛酸痛等生理不适;二是不便采用“圈点”或“作辅助线”等方式进行审题;三是最让学生诟病的——一节课下来,由于没有(或只有极少)教学痕迹,让学生感觉不到学有所获。最终导致复习课堂成为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参与度很低,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笔者认为适当地摆脱多媒体的束缚,回归讲义式的“朴素教学”,不仅符合教学规律,也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更体现出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这恰恰也是“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改理念的要求。

二、“可行性”之探索——讲义的质量是关键

高考注重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要求打破章节、目录等原有的知识结构,对地理知识进行重组与梳理。因此,高考题在规范性、科学性以及对思维能力训练的合理性、有效性是一般练习题难以超越的。所以笔者认为选做高考题,有利于直接进入能力训练快车道,直接与命题专家面对面、零距离交流。

鉴于此,笔者立足本校学生当下的能力问题,精心编制了复习讲义——由“知识考核目标”、“能力考核目标”、“析题答题建议”以及“课后巩固提升”四部分组成。

1.“知识考核目标”部分——以重构知识体系为核心

安徽省地理教研员吴儒敏先生曾说:“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考查特点可概括为八个字,即‘格局—过程—机理—响应’”。

对于本专题而言,笔者的理解是:“格局”——即城市或工业区(在某一时段的)布局、分布特点。“过程”——需要以“时空”二维视角来动态地考量人文地理现象。如城市化进程即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某一城市在不同时期体现出来的阶段性特点;二是同一时期不同城市体现出来的地域差异。“机理”——即对于以上“格局”“过程”等客观存在或差异,能运用所学的“区位原理(机理)”,进行合理的阐释、说明或评价。“响应”——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事物的发展,曾经合理的“格局”可能在某些方面变得不合理了,产生了很多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那么,必须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 ,“对症下药”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理解,笔者设计出如下的思维导图(图1)。

图1

该图打破了原有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引导学生整合知识体系。如图中的“河流、地形、气候”等要素体现的是必修1考点。“人口迁移、城市、农业、工业化、交通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体现的是必修2考点。此外,在探讨“影响”时,还可以联系到选修5中的某些自然灾害——如滑坡、泥石流以及城市内涝等。“响应”部分是最具思维价值的,教师要发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交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区域自我调整和区际协调来实现。“调结构”主要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如农业、工业结构等)、城市地域结构(如科学规划,建设卫星城或增加绿地和水域面积等)和能源消费结构(可联系到“西气东输”)等。“拓交通”即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美环境”指美化环境和保护生态(可联系到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构体系”即构建城市等级体系,有利于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它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都属于必修3考点。

2.“能力考核目标”部分——精选例题是关键

讲义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例题质量的高低。安徽省要求试题“保持高度、降低难度、缩短长度、提高区分度”,说明试题可能会更加注重知识的深度,因此在解答综合题时要注意结合区域的特色进行“微观作答”,而不是机械地套框架泛泛而谈。笔者结合学生目前能力上存在的问题,精选了以下几道高考题作为题型示例:

【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难,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工业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答案:1.B;2.C

选题意图:本例旨在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如何解读“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件生产厂”和“灾区的工厂”等关键性信息。

【例2】(2007年·全国卷I)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读图2,回答:

图2

(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

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例3】(2011年·山东卷)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场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图略)

(1)据材料一,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

答案:接近市场(枪炮厂);有技术、人才优势;水运(交通)更加便利,接近燃料地(煤矿)。

选题意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回答“区位优势”分析类题型时,常出现诸如“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廉价……”等没有任何材料支撑的结论式空洞化答案。

选取以上两例即是为了培养学生“微观”作答的意识和能力。在以上题型示例分析时要引导学生调动相关知识,明晰图例与题干的关联度,最后用地理学科的专业语言解读图例,进行“因果相继”式的作答。

【例4】(2008年·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4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5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图4

图5

(3)读图4、5,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案:(3)①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②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③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④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4)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选题意图:本例旨在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较高,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时间。第(3)题要以“时空”二维视角来分析。首先要注意“先总后分、求同寻异”——先谈总体趋势或状态,再关注区域或结构的差异。再次要关注时间信息,注意表述速度的快慢问题。本例与2010年安徽卷第34题“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黄河三角洲)陆地变化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引导学生赏析。第(4)题开放性强,要求学生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再调动“城市等级体系”、“城市区位条件”等知识予以佐证。

【例5】(2007年

▮全国卷)图6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图6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什么?

答案:(1)合理。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选题意图:本例第(1)小题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工业区位评价类题目的一般作答策略。在完整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基础上,从“环境效益”(大气、水污染问题)和“经济效益”(影响成本的因素)两大方面来分析、作答。第(2)小题是为了培养学生“过程性评价”的能力。题干中“不断扩展”“越来越大”等信息即是在引导学生要以发展的观点动态地思辨这一现象,切不可只关注目前状况,导致只答出“污染严重”等内容导致失分严重。

讲义中的“析题答题建议”部分是通过“题型示例”的训练,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触动,在讲义上记下答题心得体会,如审题的一般性策略:“指令动词——限定词——材料——调动知识——根据指令动词作答”等。“课后巩固提升”部分属于课堂延伸,留给学生课后巩固提升的训练之用,要求学生完成辅导用书中的相关试题。

三、“策略性”之反思——关注教学组织的各个细节

1.发动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积极踊跃参与是打造笔试化课堂的基本前提。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耐心地说明教学意图——“发现、反思、提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打消学生心中不必要的顾虑。此外,要注意例题难度与教学对象能力的适切度,即对于某些心理素质不好、可能无法完成作答的同学,最好不要请上黑板板书,以免给这些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2.题型示例要“原汁原味”

题型示例要完整地再现高考题原题,不可随意删减。尤其是每一小题的分值,决不可删——学生可以根据分值大致确定答题要点数量,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另外,还要根据高考要求限定作答时间,学生思考、作答的时间过短和过长都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3.分析点评时要“先扬后抑”

在学生点评前,教师要先明确要求——先谈优点,再实事求是地谈暴露出来的能力问题。这是为了照顾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心理感受,同时也能维持并强化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使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基于课堂笔试化的讲义式复习模式是笔者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是否“放之四海皆准”,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关注学生的学情和内在的真实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使我们的二轮复习课堂真正实现“增效减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快乐地学习、成长。

猜你喜欢

讲义课堂学生
论陈普《“四书”讲义》中的“为学”思想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赶不走的学生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学生写话
新见黄淬伯《文字学讲义》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