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2014-01-08杨鹏飞李毓忠姚太军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药局乌鲁木齐83009武警新疆总队医院信息科乌鲁木齐83009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9期
关键词:头孢不合理预防性

杨鹏飞,李毓忠,成 杰,姚太军(.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药局,乌鲁木齐 83009;.武警新疆总队医院信息科,乌鲁木齐 83009)

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外科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1-2]。对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既是临床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家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3-4]。现对某院2012 年672 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中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该院信息中心随机抽取2012 年相关科室Ⅰ类切口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病历,排除术前已发生感染或术前因怀疑有感染已开始应用抗菌药物者。

1.2 统计方法

通过“住院患者信息查询系统”查阅电子病历,记录其主要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出入院时间及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联合用药等,填写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1.3 评价标准

根据原卫生部《2013 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规定,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药品说明书和该院的实际情况,参照通用的原则制订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评价标准。从用药时间、配伍、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1 项不符合即被排除。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判断标准见表1。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表1 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判断标准Tab 1 Criteria of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入选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672 例,其中男性436 例,女性236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岁,平均(45±18)岁,平均住院时间(10±4)d。

2.2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672例患者中有596例应用抗菌药物,应用率达88.1%,涉及抗菌药物9 类42 种,主要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

2.3 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分布

根据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将其分为术前用药、术后用药和术后停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及构成比统计见表2。

表2 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及构成比统计[例(%)]Tab 2 Administration time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antibiotic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case(%)]

2.4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

术前应用抗菌药物的602例患者中,二联用药使用频次列前5位的药品与构成比统计见表3。

表3 二联用药使用频次列前5位的药品与构成比统计Tab 3 Top 5 drugs used in combination ranked by frequency of usage and constituent ratio

2.5 抗菌药物应用评价

在672 例患者中,术前0.5~2 h 预防用药者有602 例(占89.6%);术前未预防用药者70 例(占10.4%)。术前用药合理率达100%,术后≤24 h 停药者有259 例(占38.5%),>24 h~48 h停药者有270例(占40.2%),术后停药合理(≤24 h停药)和基本合理(>24~48 h 停药)者有529 例(占78.7%)。术前未用术后用药者有36 例(占5.4%),术后>48 h 停药者有143例(占21.3%),均属不合理用药病例,不合理率达26.7%。术前术后均未使用药者有34例(占5.1%)。

3 讨论

抗菌药物滥用已成为当今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抗菌药物规范管理的重中之重。《指导原则》规定,住院患者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0.5~2 h(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 h。统计表明,某院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方面,临床医师对术前0.5~2 h开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把握较准确,但也有术后停药时间超限、术前不预防应用而术后应用等不合理病例[5-7]。如1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术后连续5 d 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克林霉素。

调查显示,该院多数手术患者预防用药以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等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但仍有少数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起点偏高,如选用了头孢他啶、头孢美唑、头孢哌酮/舒巴坦等作为手术预防用药。超限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不仅会破坏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二重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602例患者做到在术前0.5~2 h用药,但仍有在术前未用而术后用等不合理病例。用药过早或过晚会导致术中药物浓度不足,不能有效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的细菌,使预防感染的效果降低;而术前不用术后用药则错过了最佳的预防用药时机,达不到预防目的。

调查发现,有部分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未遵循药动学特征给药,如头孢美唑2 g、qd,克林霉素0.5 g、qd。要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半衰期短,应每日多次给药。有14 例预防给药品种更换过于频繁,其中有1例术前预防用头孢美唑钠术后1d换为依替米星,2d后换回头孢美唑钠,术后4 d又换到头孢呋辛。频繁更换抗菌药物,易诱发细菌耐药和二重感染,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术后>24~48 h 内停药者有270 例,部分患者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 h。预防用药一般应限制在24 h以内,个别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48 h。无延长预防时限指征时立即停药。调查发现,该院存在抗菌谱重复的品种之间联用,所用剂量均为各自的常规用量,二者联用可能使毒副作用相加,易引起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医院管理者及临床医务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8-9]。由于该院是一个肝胆治疗中心,手术患者较多,头孢噻肟抗菌谱广、杀菌能力强、毒性及不良反应小,因此被临床广泛使用;克林霉素价格适中、使用广便,受到医师青睐;喹诺酮类药因其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无需皮试、价格适中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但应遵循原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卫办医改发〔2009〕38 号文件(简称“38 号令”)要求,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作为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该院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中存在应用时间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药物品种更换不合理、联合用药不恰当、药物品种更换不合理等问题。应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加大对《指导原则》和“38 号令”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循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提高医师的正确用药意识,减少不合理应用产生的不良后果,才能更好地发挥抗菌药物的抗感染作用。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5-54.

[2]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2011-04-18.

[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2009-03-23.

[4] 姜华,王睿.预防围术期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2):104-106.

[5] 彭玲,范全领.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14):1268-1269.

[6] 朱卫江,张丹,郭喜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药房,2012,23(18):1658-1660.

[7] 王飞,俞建,严伟.普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29(1):77-79.

[8] 王永玲,王清理,张建华,等.Ⅰ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9(1):43-45.

[9] 刘碧丽,杨嘉永.2010—2012 年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对比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24):2945-2948.

猜你喜欢

头孢不合理预防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头孢那么多,到底怎么选?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四代头孢药功效各不同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