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1-07张晓丹王向东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队伍院校职业

张晓丹,胡 敏,王向东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52)

目前正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各地成立了各种办学形式的高职院校。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讲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式教师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各种技能,高职院校聘用了兼职教师,这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和推广。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和明显,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作用及发展状况

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 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各高职高专院校要结合实际,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1.1 兼职教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双赢;可强化实践教学,解决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有利于弥补高职教师数量的不足,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1.2 我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发展状况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我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开始在高等教育中出现,在20 世纪90 年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到目前为止,兼职教师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中国高职院校专职、兼职教师的变化情况

2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特征

(1)成员来源广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来源可包括学校教师、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相关人员、退休人员、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等;(2)流动性大。多数兼职教师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本职工作或其他因素与兼职教学任务发生冲突是兼职教师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3)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兼职教师大多实践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强,但同时多数兼职教师因为没有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技能等方面受过专业培训,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4)职业认同感强。兼职教师大多实践技能强,工作在一线,对职业较为认同,很容易把自己对职业的感性认识以及一些工作实例讲给学生听,同时也把自己对职业的理解和热爱之情传递给学生。

3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看来,大多数高职院校更专注于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忽略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对兼职教师的遴选、聘请、培养、使用、管理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人才信息平台的缺失导致兼职教师选聘难。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涵盖面逐渐扩大,由于相关人才信息平台的缺失,导致选聘渠道不通畅,客观上给兼职教师的选聘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是建立在“熟人关系”基础上的聘请方式,这很难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

(2)院校配套制度不完善导致兼职教师管理难。由于兼职教师具有临时性、流动性的特点,使得规范管理存在困难,很多院校在使用兼职教师的过程中,存在着“重使用、轻培训与考核”的问题。

(3)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足够的人文关怀。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求缺乏关注和思考,缺乏有关兼职教师发展的激励措施,对兼职教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需要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教学指导等缺乏足够的考虑。

4 加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对策

4.1 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兼职教师发展的政策

国家政策鼓励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兼职教师管理方面的相关规范出台。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文件中补充和完善关于兼职教师聘用的相关规定,以法律形式明确兼职教师的主体条件、认定与聘任方式及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2 建立健全兼职教师聘请、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兼职教师队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2]

兼职教师的聘用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系部首先要根据专业教学、科研需求,择优推荐预备人选,由教务、人事部门审核,同系部对聘任教师进行考核,由主管院长审定,签订协议,以保证兼职教师的质量和水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应制定相应政策,对兼职教师的聘任年限、待遇酬金、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等进行规范。

4.3 建立各专业师资人才信息库

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各高职院校间要加强合作,互通有无,更要与各行业建立密切联系,随时掌握、了解各专业师资人才信息。对人才信息库要定期更新、动态管理,以期建立一支来源相对稳定的动态兼职教师队伍。

4.4 建立健全培训培养与考核机制

通过培训班、讲座、教研活动、专兼职教师结对子等形式,对兼职教师开展培训培养工作。培训培养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规律及方法技巧、教育心理学知识、学校教学工作管理规范及相关规章制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等,不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此外,还要建立学生、专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兼职教师本人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4.5 建立激励机制,做好人文关怀

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激励机制,遵循“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提高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二是对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的兼职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以此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事业心。积极、妥善处理专职与兼职教师的关系,加强对兼职教师的人文关怀。多与兼职教师沟通交流,在业务上给予他们指导,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主动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重视、倾听他们对学校发展与改革的意见或建议,让兼职教师感受到自己同样受到尊重与认可,从而更扎实地做好兼职工作。

[1]胡长效,孙科.五年制高职院校聘任兼职教师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49-50.

[2]杨京楼,申小军,陈新.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47-48.

猜你喜欢

队伍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