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光温室野蛞蝓的发生与防治

2014-01-07夏海波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蛞蝓寿光颗粒剂

夏海波

野蛞蝓俗称鼻涕虫,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是寿光保护地蔬菜常见的软体害虫之一[1]。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的野蛞蝓为害逐年加重,在种植年限较长的棚室内,其发生更为严重,应当引起广大菜农的重视,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 形态特征

成体,长梭形,光滑柔软,爬行时体长30~60 mm,宽4~6 mm。身体暗黑褐色,头部前端有2对触角,下部1对较短,称前触角,上部1对较长,称后触角,眼在后触角顶端,头前方有口,口腔内生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有外套膜,膜内有退化的贝壳[2,3]。

卵,椭圆形,白色透明,近孵化时颜色加深。

幼体,初孵幼体长2~2.5 mm,颜色较浅,呈淡褐色。

2 为害症状

野蛞蝓在温室中可为害叶菜类、黄瓜、茄子、辣椒、豇豆等多种蔬菜,以番茄受害最轻。主要为害蔬菜的嫩叶和茎,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还能咬断嫩茎和生长点,使整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植株长高后,还会为害近地茎秆表皮,在高温高湿的温室大棚内极易引发病害;同时,其排泄的粪便和分泌的黏液还会污染蔬菜,降低蔬菜品质[1]。

3 发生规律

野蛞蝓一般是在6月至8月初次进入温室大棚,此时为北方雨季,露地野蛞蝓活动旺盛。由于冬春茬作物收获后大棚揭膜,在没有农膜阻隔的情况下,野蛞蝓可由露地进入大棚。9月中下旬扣棚后,棚内温湿度均适宜野蛞蝓生长繁殖,冬春季节亦能为害。野蛞蝓从孵化至性成熟约50天,成虫产卵期长达160天。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产于湿度大且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卵1次。野蛞蝓怕光,昼伏夜出,从傍晚开始活动,22:00~23:00时达到高峰,黎明前又陆续潜入土缝或隐蔽处[4]。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雨季及时清除棚前杂草,并设置石灰带,防止野蛞蝓进入;清除温室内残株、落叶及杂草,破坏野蛞蝓栖息和产卵场所;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蔬菜收获后及时浇水,并用药剂处理[5]。

4.2 诱集捕杀

傍晚将杂草和废青菜叶放置在蔬菜种植行间,利用野蛞蝓天亮前潜伏在草堆菜叶内的习性进行诱集,可连续捕捉数天,将捕捉到的野蛞蝓放到盛有醋液或生石灰的盆中,将其杀死。

4.3 药剂防治

①毒饵诱杀 用5%蜗牛敌500 g 拌豆饼粉或玉米粉10 kg,傍晚撒于棚内地面。

②施用颗粒剂 667 m2用8%灭蛭灵或10%多聚乙醛颗粒剂1.5~2 kg,均匀撒于田间进行防治。

③喷雾防治 当清晨野蛞蝓尚未潜入土时,用灭蛭灵或硫酸铜800~1 000倍液或1%食盐水喷洒防治[3,5]。

参考文献

[1] 李金堂.寿光温室蔬菜生产中慎防野蛞蝓的发生及为害[J].农技服务,2013,30(3):259-260.

[2] 杜兰英,高艳霞.新疆哈密地区野蛞蝓的防治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09,186(3):42.

[3] 田红萍.野蛞蝓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2):151-152.

[4] 朱常宝.蛞蝓的发生为害与防治[J].吉林蔬菜,2012(1):31.

[5] 朱玉坤.野蛞蝓的为害与防治[J].农业知识:瓜果类,2011(5):29.

猜你喜欢

蛞蝓寿光颗粒剂
海蛞蝓的多彩世界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海蛞蝓
蛞蝓化学成分的研究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寿光大葱
寿光果树“三大怪”栽培技术解析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
寿光温室野蛞蝓的发生与防治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