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云:寻常又奇崛

2014-01-03岸石

共产党员(辽宁) 2014年21期
关键词:马云阿里巴巴杭州

文/岸石

马云,当今的风云人物,他创办的阿里巴巴公司已是商界巨头,领导电子商务新潮流。今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一经交易,就大幅跳涨。当天上涨38%,报收93.89美元,使公司市值达到2310亿美元,马云因此成为中国内地新的首富。这是一家年轻的互联网公司的传奇,也是马云人生的传奇。

马云没有什么家族生意的背景,创业之初,也没有学业、名声、地位等特殊资源。普普通通一个人,却驰骋于高科技产业,致富在电子技术主导的新型市场,引导着互联网发展到物联网的新潮流。他的个人财富由普通的工薪阶层跃升为亿万富翁,富甲全国。宋朝王安石曾评价张籍的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意思是说诗看起来挺平常,但其中的意境却最为清奇峭拔;诗看起来做得很容易,但实际上是经过艰苦的构思才写出来的。古往今来的创造有着相同的原理,马云创业经历很合乎这两句诗的意境。

平凡里累积冲天的资本

马云1964年生于浙江杭州。1982年,他经历了第一次高考落榜;1983年,再次参加高考,又一次落榜;198 4年,马云第三次高考,才被杭州师范学院录取。1988年,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学院当英语教师。当老师,显然与他创业理想差距很大,他感到很迷茫。毕业前,他在校门口遛达时碰到了校长。校长问起他的工作情况,马云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希望去创业,当一名教师心有不甘。校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要马云许下一个承诺:到分配的那个学校去,五年不许出来。马云出于对校长的尊重答应了。不久,深圳一家单位邀请马云加盟,月薪是当教师的十多倍。马云想到自己的承诺,坚持了下来。第三年,海南一家公司对其开出的月薪更高,马云思忖再三,还是决定坚守承诺。就这样,他在学校里教了五年书。

马云凭借教英语和演讲口才很快成为杭州优秀青年教师。他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在杭州翻译界渐有名气。很多人来请马云作翻译,他从中看到了商机。1992年,他和朋友成立了海博翻译社。马云教课之余四处联系翻译业务。当时经营挺艰难,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0多元钱,可房租就要700元。干了一年,财务上入不敷出,马云就自己到义乌、广州进货,卖礼品、卖鲜花,用赚来的钱养翻译社,1994年才开始收支平衡,逐步赚点钱。

到1995年,钱没赚多少的马云,却凭借超强的活动能力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名气。一家和外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聘马云到美国收账。美国商人想赖账,将马云禁闭在房间中。马云在惊恐不安中过了两天才被释放,又丢失了随身行李,灰溜溜地回国。

马云这样的求学、闯荡经历看来平平常常,有人以此作为少不更事,后来才大有作为的例子。这并不恰当。成就大业的人有几个不是从平庸起步呢?功课门门高分、名校毕业、搞科研、发论文,这是某些成功者的共性,但并不能成为固定的模式。联系后来马云的奇迹,他青年时英语出色,有商业头脑,勇于闯市场,平凡里蕴含着后来攀登高峰的底气。英语好,有助于他的世界眼光;有生意头脑,才做得了产业;富于冒险精神,才敢于创业,勇攀高峰!

奋斗中惊险的一跃

1995年初,马云去美国出差,此时他对电脑还一窍不通,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认识互联网。他好奇地请朋友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单词“啤酒”,结果只找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当时他就想,应该利用互联网帮助中国的公司为世界所了解,这蕴含着十分重要的商机。回国后不久,他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成立了杭州海博网络公司,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网站取名“中国黄页”,不到三年时间,就赚到了500万元。1997年,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对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对外经贸等一系列有全国影响的站点。

1999年2月,马云和他的团队回到杭州,创办一家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阿里巴巴网站。阿里巴巴是故事里的一个乐于助人的年轻人,马云以这个名字代表自己创业的雄心。他根据自己在互联网商业服务领域的经验,提出应重视和优先发展企业与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他的观点和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很快引起国际互联网界的关注,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模式”。

干大事,钱从哪里来?马云的创业经历和理想吸引了有眼光的投资者。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高盛牵头投资了500万美元给阿里巴巴。接着,日本软银投资了2000万美元。马云的团队个人既投资,更奋力拼搏,阿里巴巴的事业迅速腾飞。“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球的大市场”,马云以这样的经营理念,迅速招揽国际人才,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培育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为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构建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现在,数以百万计的全球商人在阿里巴巴的网上交换信息。马云等投资者还在2003年7月推出为消费者服务的淘宝网,2004年推出网络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宝”,现在都已家喻户晓,广泛应用。

马云率领他的阿里巴巴运营团队汇聚了来自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万注册网商,每天提供超过810万条商业信息。阿里巴巴成为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是全球B2B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阿里巴巴被美国硅谷和西方风险投资家誉为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认为它推动了中国商业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无限机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2005年和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进行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马云创办的淘宝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本土化的独特道路,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马云登上了事业的高峰,非常难能可贵,令人仰视。但清楚了解马云走过的一步一步,却也并不神秘。成功的基本原理还是天才加上勤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他的成功范本可否多多复制呢?这可是人们向往的事。但人的天资、本领、条件、机遇多有不同,都成为业界领袖、全国首富是不可能的。马云的创业道路可以给大家以深刻的启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聪明才智,都可以在自己努力的空间“出彩”。

发展时思维的海阔天空

《笑傲江湖》是马云看得最多的金庸小说。他最欣赏的人物是风清扬。在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中,马云说特别欣赏风清扬的“出手无招”,“因为我想做任何事,要把所有的招数在自己消化了以后很自然地使出来。”马云创业、发展事业的思维确实有这种风格,五花八门的各种思想兼收并蓄,但形成观点,做出决策却自有创见,高招迭出。

马云常将国家治理的一些理念用于管理公司。尽管把“只和政府谈恋爱,但不结婚”作为信念,但视“国家模式”为最好的商业模式。这听起来有点玄,可也有实在之处。研究政府的作为、研究政策还是一个企业家需要经常注意的。官商有分界,但管理社会与管理企业又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在企业面临危机时,马云往往是通过思想上的大团结来完成逆转。马云曾在内部发起过类似整风运动的活动,连名字都沿用至今。这些提法,理论上也许经不起推敲,但用意还是好的,在企业运用的效果也不错。

马云掌管一个创新型的公司,他自己不断有新的创意,这些创意有的就可能变为亿万财富,相当程度地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阿里巴巴的董事局里设置首席战略官,负责提炼和升华马云所提出的想法,进而成为战略。公司还有一个特别的职位——“闻味官”,面试一个新人,能立刻判断他是否适合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在马云看来,能称职这一职位的,除了他本人,只有两名高管。这些做法个人化、神神秘秘的色彩较浓,其科学性令人生疑。但只要对公司、对社会有益无害,也不必视为异端。马云这类故弄玄虚并不罕见。杭州灵隐寺旁,有座永福寺,据说里面的月真方丈年轻时长得和马云有点像。马云曾对他说,“其实我是你,你才是我。我在外面帮你做商业,你在庙里替我修行。”这说法参禅悟道,不像凡间之语了。马云的玄虚引起许多人研究的兴趣,纷纷解析其深意。其实,这些随口说说的话,不能说与其思想主张无关,但毕竟不是他思想意识中的主要东西。

猜你喜欢

马云阿里巴巴杭州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马云的新视角
杭州院子
杭州旧影
打个平手
倒立的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