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运输企业能源计量现状及体系研究

2014-01-01谢汉生商一帆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4年5期
关键词:器具管理体系计量

谢汉生,商一帆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

能源计量与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耗统计和能源利用分析是企业进行能源管理和实施节能降耗工作的基础,而能源计量是这几方面的重中之重。企业唯有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能源管理部门才能获得及时可靠的计量数据,才能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统计,从而为企业节能降耗,减少生产成本提供指导。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加强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加强计量人员的分级管理制度与监督责任制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国外计量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现代化工业生产持续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国家对计量工作的管理更加严格,从过去狭义的计量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今天更为广泛的计量管理。即从单纯的计量器具方面的管理,逐步演变成为包括对计量器具及人员和计量工作规章制度的全面管理。

日本计量管理立法较早,早在1875年就颁布了《度量衡管理条例》,10年后加入《米制公约》,并于1909年制定了《度量衡法》。日本计量法对计量单位及其使用方法,基标准的建立与保管,计量器具的生产、检定及校正,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和监督检查,计量机构的设置方法及计量违法处罚等,均作出了明文规定。时至今日,日本已建立了一个严密的计量层级管理网络,其法制计量体系则更为严格。

美国没有政府正式颁布的全国统一的《计量法》,而是各州协商出了一个“统一的计量法”,但该法没有强制作用。美国政府为计量工作的开展主要提供服务性工作,帮助制定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而具体的量值传递,则主要由各州自主完成。州以下的计量管理大体有三种方式:由州直接管理,监督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州和市、县双重管理,保证量值准确传递;州监督下的地方管理,由更下一级的机构具体操作量值传递,州政府监督执行。

德国的计量分为三级管理体制,最高计量部门为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该院将计量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统一管理,属于德国经济部管辖。地方各州政府均设有计量部门,一般归属州经济部管辖,并且按区域设置市一级检定局,直属州计量部门领导[1]。

2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2]的要求,规定一级计量表定义为进出用能单位计量表,二级计量表定义为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计量表,三级计量表定义为主要用能设备计量表。由国标要求,各能源一级计量表的配备率均应达到100%,电能表、燃气表二级计量表配备率应达到100%,自来水表二级计量表配备率应达到95%,热力表二级计量表配备率应达到80%。在铁路企业计量管理实际工作中,并未全面落实三级计量标准。当前在铁路站段计量体系建设和计量器具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1)一般铁路站段都设立了本段的计量管理办法和管理规程,但在具体实施计量三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做到严格落实,三级计量表的安装也未充分到位。多个单位用水用电与其他单位共用,或生产部门在同一办公区域作业,无法科学划分能源计量的情况,只能做到外单位水电转供有单独计量。计量管理层级杂乱,不便于管理。

(2)站段计量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定期读取计量数据不能做到全面准确。应更加完善计量器具的使用中的动态管理,有效实施对计量器具使用过程中的实时管理。对于测量设备的购入、使用、维护、控制并未建有相应的程序文件,计量器具使用过程中的状态控制较薄弱,对计量设施的日常维护不到位。

(3)对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未按使用情况合理确定检定周期或校准间隔,部分车间管内生产用水管理单位管路老化,设备陈旧。由于部分行车单位用电性质关系,办理更换电能表停电困难,造成部分计量器具未能按周期检定。

3 完善铁路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构想

根据铁路企业目前暂行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完善现有的的铁路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势在必行[3]。

图1 铁路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框架

由图1铁路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框架,可将计量管理体系分为四个方面进行管理,分别为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设备管理和监督管理。此管理体系是三级管理网络发挥作用,采用主管抓站段,站段抓车间,车间抓班组的层级管理方式。由专职下发计划,各车间按期组织计量量值传递和计量设备检定维护工作。计量管理形成计划、实施、上报、监督的工作流程,确保三级计量管理网络能够扎实运行。计量设备形成标识、检定、返回、报废、更新等一整套合理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计量器具周期计划按期完成。同时,计量组织管理和监督管理相互作为依托,分别实现从路局、站段和车间三个层级入手进行能源计量的三级管理体系。

(1)组织管理。铁路运输企业计量管理机构包括路局专职管理、站段专职管理和车间兼职管理三个层次。领导层主管计量工作,有相应的管理人员,明确规定其职责和权利,并应具有所需的资源来履行职责,包括制定、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及时跟进管理体系的适用性,以及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管理体系出现的漏洞的损失。在站段职能科室设立计量专职管理人员,保障计量管理体系与基层数据传递之间的联系。在车间设有负责计量工作的兼职人员,应有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工作和确保计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5]。以此形成各司其职的计量三级管理网络。

(2)制度管理。制度建设的作用是落实计量管理体系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它作为计量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模式,为了将计量三级管理体系的责任具体化,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计量管理制度,包括计量设备购置制度、计量设备周期检定制度、计量方法制度和人员考核制度。结合各站段具体情况,与现有的各项计量管理制度相结合,使计量管理有章可循。

(3)设备管理。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完善其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计量设备的维护和计量设备的检定。并需一并建立专职检定人员与维修人员的严格管理制度[4]。建立有针对性的计量器具管理台账是对段内计量器具实质性管理的基础,站段应针对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每台计量仪器设备均有其对应的台帐。有条件可以实现计量器具的信息化管理,并设置计量专职人员对计量器具台账信息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实现对计量器具的购入、入库、使用、校验等全过程进行记录和管理,避免使用不当及人员误操作而产生的损失,使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

(4)监督管理。为了确保计量管理体系的规范运行,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计量监督体系。监督体系分别由车间班组、站段科室和路局管理人员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监督,逐层落实具体负责人员,保证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5]。监督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对国家和部门有关计量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情况、管内单位对计量器具的使用及定期校验情况、管内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管内人员计量考核证书考取情况。各层级监督管理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管内单位和人员计量监督工作进行规范。原铁道部在1990年就颁布了全路开展计量监督工作的基本依据:《铁路计量监督管理规则(试行)》,各铁路局也应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铁路局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在计量监督检查工作方面,站段也应从本单位的计量管理办法中入手做出体现逐级管理思路的规定。各层级计量监督员要秉公办事,忠于职守,实事求是,严格遵守计量法规。

4 计量体系管理实现方法

(1)落实计量管理制度规范。段内应对计量台账及器具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定严格的计量技术人员考核办法,保证计量技术人员知晓并自觉遵守计量法,依照相关程序使用计量器具。段内开展广泛的技术攻关,并组织计量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加强对计量检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技术培训、落实计量人员取证工作,实行一人多标多证,提高计量技术工作者使用设备水平,并配合计量工作奖惩制度,增强岗位使命感和责任感[6]。

(2)规范计量数据监督。必须明确计量数据就是在准确、有效的前提下开展铁路生产工作的关键所在,计量数据的有效监督和监管便于计量设备使用者得以可靠及时掌握设备状态及变化规律。把握好计量数据的精确传递,就为接下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计量数据的控制与反馈。计量实际数据以日报、月报、季报等形式及时将数据分析结果反馈到职能部门。通过记录数据,了解影响状态各因素,分别反馈进行技术分析。进一步落实计量数据管理,保证计量数据可靠,促进各项管理素质不断提高。使数据信息在科学管理条件下发挥它的作用。

5 结束语

加强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和能耗管理是合理设置能源计量机构的关键。完善铁路运输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逐步形成能源计量三级管理网络,实现计量规范化管理。包括能源计量管理层级监督及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在内,制定相应的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校验制度,能源计量数据传输监督制度等。今后,铁路运输企业应具备掌握现代化计量手段,具备管理能力的铁路专业计量人才,从计量数据的采集到数据传输和监督,逐步实现计量人员在计量工作实际操作的有规可循,为铁路计量器具和人员的标准化管理和铁路计量数据传递过程中保持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的实现做出贡献。

[1] 刘新民,赵燕,徐文见.德国计量工作状况对我国计量发展的借鉴[J].中国计量,2008(4):49-51.

[2]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S].

[3] 杨玉艳.科学构建铁路供电段计量管理体系[J].铁道技术监督,2007,35(12):158-160.

[4] 吴朝晖.优化计量器具管理的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13(2):121-122.

[5] 王令朝.新时期铁路局计量管理工作的探讨[J].铁道技术监督,2010(3):20-25.

[6] 蒋进社.依法搞好工务计量工作的途径[J].铁道运营技术,2001(1):9-10.

猜你喜欢

器具管理体系计量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计量与测试
古代器具灌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