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枕头山森林公园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013-12-28罗朝光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3期
关键词:菊科种数食用

罗朝光

(尤溪县国有林管理站,福建 尤溪365100)

菊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年轻的大科之一,在我国,包括归化及栽培年代已久的菊科植物有240属,约2300种之多,隶属于2亚科、5超族、11族[1]。菊科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化学成分多而复杂,几乎含有所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供药用、食用与观赏等用,极具开发利用价值[2-3]。据调查,福建省尤溪县枕头山森林公园共有菊科植物资源31属51种,其中不少种类可作蔬菜食用,为合理开发与利用该区的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资源,对该区的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

1 自然地理概况

枕头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西侧,地理坐标为 E 118°21′59″~118°23′23″,N 26°17′03″~26°19′17″。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形远望似枕头。山道崎岖,风景秀丽,素有“七岭八峰、七拐八弯、七古八怪”之称。面临闽江,总面积398.67hm2,最高峰王岩头,海拔976.4m,最低点坪坑溪,海拔180m。土壤为山地酸性红壤,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3%左右。全年以静风为主,几无降雪,四季常青,均适宜旅游。由于东南季风气候的影响,高温与多雨同期出现,对林木生长非常有利。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乔木层优势种为甜槠、丝栗栲、米槠、福建青冈等壳斗科树种,零星块状分布着以马尾松为上层的优势群落[4]。

2 调查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以及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并依据《福建植物志》(第五卷)对所采标本进行种类鉴定[4-5]。野外调查主要结合原有的林业机耕道、公路和山路,先后从洋中镇后楼村、西滨镇刘坂村与拥口村的不同方位选择路线进行调查[4]。为补充外业调查可能遗漏的种类,辅以民间访问的方式进行补充调查,最后整理出该区野生可食用的菊科植物种类(表1)。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类组成

据调查统计,枕头山森林公园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共有19属24种(表1),占该区菊科植物31属51种的61.3%、47.1%;占福建省菊科108属242种,7亚变种(包括引种)的17.6%、9.6%;占全国菊科植物235属2299种的8.1%、1.0%。从属的分布来看,优势属有蒿属(3种)、鬼针草属(2种)、苦苣菜属(2种)、苦荬菜属(2种),这4个属共有9种,占总种数的37.5%。可见,该区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的优势属较为明显。

3.2 生活型

该区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生活型均为1、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1年生的有10种,占总种数的41.67%;1年或2年生的有4种,占总种数的16.66%,2年或多年生的有10种,占总种数的41.67%。

表1 枕头山森林公园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资源

3.3 食用部位与食用方法

该区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可食用部位有嫩茎叶、叶、幼苗、花蕾、幼芽、根几个部分,其中嫩茎叶可食的有24种,占该区可食用菊科植物总种数的100%;幼苗可食用的有6种(同种植物不同部位可食的,以不同部位重复统计),占总种数的25.0%;根可食用的有3种,占总种数的12.5%;叶、花蕾、幼芽可食用的各有1种,均各占总种数的4.2%。嫩茎叶、叶、幼芽、幼苗或花蕾可食用的野生菊科植物的食用方法是先用清水洗净,后用热水烫或浸盐水去除苦味或蒿味后,再炒食、凉拌、做汤,或者细切后,作馅、和面或煮菜粥,也可盐渍成泡菜食用;根类可食用的野生菊科蔬菜是洗净后切片炒食,或用醋渍、盐渍、酱渍后煮熟后食用[2-3,6]。

3.4 生境

该区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生态适应性较广,其生态环境条件有山坡、旷野、荒地、田边、路旁、林缘、草丛、河边、灌丛、沟谷、溪边、沟边、村旁、田间、菜地、花圃、疏林、林中潮湿处、林下、山谷、近水处、房前屋后等。

3.5 开发利用途径

3.5.1 食用。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具有特殊风味,纯天然、无污染、富营养,营养价值普遍高于或远远高于大白菜和包心菜等日常蔬菜[2],又具有保健功能,值得大力开发利用。如苦荬菜、山苦荬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矿质营养外,还含有油脂、胆碱、甘露醇、左旋肌醇、苦味素等成分,并且含有11种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和保肝具有良好的作用。苣荬菜含有的钙、锌含量分别是菠菜的3倍、5倍,是芹菜的2.7倍、20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一点红食味柔滑,口感清爽,可炒食、作汤或火锅用菜。用鼠曲草(当地居民称“艾”)做成的“艾面”或加入粳米做成的“艾粿”,营养丰富,味道清香扑鼻,深受当地人喜爱等[6-8]。

3.5.2 药用。该区每种野生食用菊科植物均有药用价值。如夜香牛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神经衰弱。苍耳可降血糖、抗真菌等。豨莶具有抗炎、降压和血管舒张、抗菌和抗疟、抗氧化作用。小蓬草可治疗痢疾、肠炎、肝炎、胆囊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疖肿痛、外伤出血等病,还具有抗炎、抗菌作用。艾蒿为“止血要药”,是妇科常用药之一。鬼针草茎叶对三硝酸甘油脂、胆固醇、血液黏稠度均有明显降低作用。千里光具有广谱抗生素作用等。有些种类还具有滋补和食疗作用,如鳢肠为滋养收敛之药,狼把草能养阴润肺等。

3.5.3 饲用。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的许多种类可作家禽、家畜和水产养殖的青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如鳢肠的茎叶各种家畜都喜欢食用。苍耳子可做猪的精饲料。狼把草粗蛋白质与能量都较高,经切碎,蒸煮去除异味后,是良好的猪饲料,如加工成干草粉,可做配合饲料的原料等。野茼蒿植株高大、生长较快、采收期比较长,全株可作家畜青饲料。泥胡菜开花前茎秆脆嫩,水分多,纤维少,是猪、禽、兔等的优质饲草。

3.5.4 观赏。该区野生可食用菊科植物有许多种类可供观赏。如马兰花色淡雅清新,花姿舒爽,适合花坛和盆栽用。其它如苦荬菜、苦苣菜、泥胡菜、大蓟、夜香牛、鳢肠、鬼针草、千里光等花色各异,异彩纷呈,适宜地栽、布置在花境或作切花、干花使用等。

3.5.5 工业用。该区的狼把草全草可提取黄色染料。艾蒿叶可作“印泥”的原料。苍耳可提炼苍耳子油,用以制作高级香料或替代桐油使用,其茎皮纤维还可制作麻袋、麻绳等。

3.5.6 其它。该区的狼把草、苦苣菜等生长快,可作绿肥或沤制绿肥使用。野茼蒿种子对Cd污染敏感,可作Cd污染的指示植物用。苦荬菜可作保健茶饮用。艾蒿与苍耳可作土农药,可以杀虫或驱虫等。

4 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4.1 扩大宣传,提高认识

野生可食用菊科蔬菜属于绿色食品,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某些疾病有着预防和治疗作用,随着人们对天然食品的渴望以及对自身保健的需求,野生菊科蔬菜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青睐。但目前人们对可食用的野生菊科植物不是很了解,对每一种可食用菊科野菜的食用价值、食用方法、营养成分等了解得很不够。所以,要大力宣传,普及野菜知识,提高认识,将野菜的开发利用列入当地特色农业创汇项目,认识到开发利用要与保护相结合,严禁掠夺式采集。

4.2 加强科学研究,研发新产品

目前,对许多可食用的菊科野菜植物的营养功能、食用与药用价值、食用安生性以及适宜的加工方法等均了解的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加强科学研究,通过研究,掌握每种食用菊科植物的营养成分、保健价值、食用安生性以及储藏方法,为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不断研发适销对路的菊科野菜深加工食品,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扩大应用范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4.3 加强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确保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虽是可再生资源,只有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才有可能再生。为此,对食用价值高的品种要加强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加强人工栽培驯化,建立相应的野菜资源圃,开展优良品种选育和促成栽培技术研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栽培基地,扩大资源数量,满足市场需求,确保资源永续利用。

[1] 李玉平,龚宁,慕小倩,等.菊科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0(增刊):150-156.

[2] 宋敏丽.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菊科野生食用植物资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30(6):31-33.

[3] 方建新.黄山风景区菊科野生蔬菜资源及开发[J].黄山学院学报,2012,12(3):61-64.

[4] 王中伟.枕头山森林公园野生纤维植物资源调查[J].防护林科技,2012(4):67-70.

[5]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第五卷)[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78-447.

[6] 王光全,孟庆杰.苦荬菜的开发利用及其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4(7):4-5.

[7] 李国平,刘剑秋.福建野菜资源及开发利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1(5):437-443.

[8] 宋良科,赵曼茜,茆灿泉,等.峨眉山野生药食两用蔬菜资源初步调查[J].中国蔬菜,2009(4):63-65.

猜你喜欢

菊科种数食用
从当前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①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豆制品食用指南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用药整合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菊科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菊科几种野菜的营养价值与种植技术
绝句(二首)
青岛崂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期刊分类种数、印数、总印张、总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