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崂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2014-10-10于洋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崂山资源

于洋等

摘 要: 通过资源考察、标本鉴定和文献检索等方法,对青岛崂山菊科植物种类及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分析了崂山菊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价值。结果表明:(1)青岛崂山有菊科植物69属145种(其中新发现30种未入载《崂山植物志》),分别占山东省菊科植物资源总属数的88.5%,总种数的82.9%;分别占全国菊科植物资源总属数的29.4%, 总种数的6.3%;属于典型药用植物的有51属106种,约占全国菊科药用植物资源总属数的42.5%, 总种数的21.2%,其中32种入载2010版《中国药典》,本文分别对其进行了重点记述。(2)崂山菊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挥发油、黄酮类、聚炔类、三萜皂苷、木脂素、生物碱等,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本文最后就该地区丰富的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崂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生物活性成分

中图分类号: S567.9+Q949.783.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 1001 - 4942(2014)08 - 0066 - 05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Compositae Medical

Plant Resources in the Laoshan Mountain of Qingdao

Yu Yang1*, Yang Zhihong1*, Yuan Lu1, Xue Jie1, Liu Ming2, Zhou San1**

(1.Pharmacy Department of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21, China;

2.Qingdao Liuqinghe Senbao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Qingdao 266102,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species investigation, specimen identification and literatures retrieving, the species and medicinal plants belonging to Compositae family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in the Laoshan Mountain of Qingdao. Their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medicinal value were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45 species of this family were found belonging to 69 genera,accounting for 82.9%and 88.5%of the total species and genera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6.3% and 29.4% of the total species and genera in China, respectively. Thirty species were new found and not recorded in the Laoshan Flora. Among them, 106 species belonging to 51 genera were of typical medicinal value, which accounted for 42.5% and 21.2% of the total medicinal genera and species number in China; in which, 32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The medicinal plants in the Laoshan Mountain had complex chemical components such as volatile oil, flavonoid, polyacetylenes, triterpenoid saponin, lignans and alkaloid, so they were of multiple biological activitie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tect and utilize these medicinal plants of Compositae family in the Laoshan Mountain.

Key words Laoshan Mountain; Composita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Bioactive constituents

菊科(Compositae)是被子植物中的最大科,其所含属、种数位居被子植物之首。我国菊科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已知有235属2 299种,是中国植物区系中种数超过2 000种的唯一特大科,其中山东省有菊科植物78属175种(包括变种、变型)。菊科植物蕴含着大量的药用植物资源,我国菊科药用植物约有120属,500多种,菊科药用植物不仅种类多、分布广,其化学成分也相当复杂,菊科药用植物几乎含有所有天然化合物类型,开发利用菊科药用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阔前景,尤其在当今医药界回归自然的潮流下,包括菊科植物在内的天然植物药的开发利用在全球更是备受关注。

崂山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部,属北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但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气候的调节作用,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加之崂山复杂的地形,局部小环境丰富,为多种多样的植物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比较适宜菊科各种植物的生长,本区蕴藏着较为丰富的菊科植物资源。目前有关崂山菊科药用植物的报道很少,作者对崂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及核对相关标本,对该区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旨在为该地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对崂山分布的菊科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包括标本的采集、记载和拍照),结合相关著作中对菊科植物的描述,并查阅有关模式标本,对崂山菊科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整理。另外,利用已有研究文献分析了崂山菊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价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崂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及其重要种类

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采集和查阅大量相关菊科植物资料,依据《中国植物志》、《山东植物志》、《崂山植物志》等文献,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本草》等文献及民间探访,对崂山的菊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总结和归类。结果显示:青岛崂山有菊科植物69属145种,分别占山东省菊科植物资源总属数的88.5%,总种数的82.9%;分别占全国菊科植物资源总属数的29.4%、总种数的6.3%,其中30种未入载《崂山植物志》。该区域菊科植物中属于典型药用植物的有51属106种,约占全国菊科药用植物资源总属数的42.5%、总种数的21.2%,其中有32种药用价值较高的重要种类为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收载种类的中文正名、拉丁学名、中文别名、生态分布、入药部位、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分述如下:

2.1.1 蒲公英 学名: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别名:婆婆丁。多生长在山坡、路旁、沟边、荒地。全草入药;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和热淋涩痛。

2.1.2 千里光 学名: 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 别名:九里明、蔓黄菀。多生长在森林、灌丛中,攀援于灌木、岩石上或溪边。地上部分入药;苦,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明目,利湿;用于痈肿疮毒、感冒发热、目赤肿痛、泄泻痢疾和皮肤湿疹。

2.1.3 牛蒡 学名: Arctium lappa L.。多生长在山坡、山谷、林缘、林中、灌木丛中、河边潮湿地、村庄路旁或荒地。果实入药,称“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和痈肿疮毒。

2.1.4 黄花蒿 学名: Artemisia annua L., 别名:青蒿、草蒿、臭蒿、黄蒿、假香菜。多生长在路旁、荒地、山坡、林缘等处。地上部分入药: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和湿热黄疽。

2.1.5 茵陈蒿 学名: 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 别名:茵陈、因尘、因陈、茵陈蒿、绵茵陈、花茵陈、白茵陈。地上部分入药: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和湿疮瘙痒。

2.1.6 紫菀 学名: Aster tataricus L. f., 别名:青牛舌头花、山白菜、驴耳朵菜、青菀、还魂草。多生长于低山阴坡湿地和低山草地,根和根茎入药:辛、苦,温;归肺经;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和劳嗽咳血。

2.1.7 漏芦 学名: Stemmacantha uniflora (L.) Dittrich,别名:祁州漏芦、大脑袋花、打锣锤、郎头花。多生长于海拔400 m以上山坡地或松林下。干燥根入药:苦,寒;归胃经;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痕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和湿痹拘挛。

2.1.8 天名精 学名: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别名:鹤虱、天蔓青、地菘。多生长于村旁、路边荒地、溪边及林缘。果实入药,称“鹤虱”: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杀虫消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和小儿疳积。

2.1.9 刺儿菜 学名: Cirsium setosum (Willd.)MB.,别名:小蓟、野红花。多生长于山坡、河旁、荒地、田间。地上部分入药:甘、苦,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和痈肿疮毒。

2.1.10 蓟 学名: Cirsium japonicum Fisch. ex DC.,别名:大蓟、山萝卜、地萝卜。多生长于山坡林中、林缘、灌丛中、草地、荒地、田间、路旁或溪旁。地上部分入药:甘、苦,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和痈肿疮毒。

2.1.11 石胡荽 学名: Centipeda minima (L.) A. Br. et Aschers.,别名:鹅不食草。多生长于路旁、荒野阴湿地。全草入药:辛,温;归肺经;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和鼻渊流涕。

2.1.12 野菊 学名: Dendranthema indicum (L.) Des Moul.,别名:野菊花、疟疾草、苦薏、路边黄、山菊花。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滨海盐渍地、田边及路旁。头状花序入药:苦、辛,微寒;归肝、心经;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和头痛眩晕。

2.1.13 菊花 学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别名:鞠、秋菊。品种繁多,广泛栽培。头状花序入药: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和疮痈肿毒。

2.1.14 华东蓝刺头 学名: Echinops grijsii Hance,别名:禹州漏芦、格利氏蓝刺头。多生长于山坡草地。根入药:苦,寒;归胃经;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和湿痹拘挛。

2.1.15 鳢肠 学名: Eclipta prostrata (L.) L.,别名:墨旱莲、旱莲草、墨莱。多生长于河边﹑田边或路旁。地上部分入药:甘、酸,寒;归肾、肝经;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2.1.16 佩兰 学名: 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别名:白头婆、泽兰、兰草。多生长于山坡草地、密疏林下、灌丛中、水湿地及河岸水旁。地上部分入药:辛,平;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和胸闷不舒。

2.1.17 旋覆花 学名: Inula japonica Thunb.,别名:金沸草、金佛花、金佛草、六月菊。多生长于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头状花序入药,称“旋覆花”,整个地上部分入药,称“金沸草”:苦、辛、咸,微温;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和心下痞硬。

2.1.18 中华小苦荬 学名: Ixeridium chinense (Thunb.) Tzvel.,别名:苦菜、小苦苣、黄鼠草、山苦荬。多生长于山坡路旁、田野、河边灌丛或岩石缝隙中。全草入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功效,主治痢疾、黄疽、血淋、痔瘘等病症。

2.1.19 马兰 学名: Kalimeris indica (L.) Sch. - Bip.,别名:马兰草、马兰头、鸡儿肠、路边菊、蓑衣莲。多生长于林缘、草丛、溪岸、路旁,极常见。全草入药,称“马兰草”:苦、甘,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等。

2.1.20 豨莶 学名: 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别名:希仙、虾柑草、粘糊菜、风湿草、野向日葵、牛人参。多生长于山野、荒草地、灌丛、林缘及林下,也常见于耕地中。全草入药,称“豨莶草”:辛、苦,寒;归肝、肾经;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和风疹湿疮。

2.1.21 苣荬菜 学名: Sonchus arvensis L.,别名:北败酱、荬菜、取麻菜、苦荬菜、牛舌头。多生长于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全草入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用于咽喉肿痛、痔疮、肠炎、尿血、便血和崩漏。

2.1.22 苍耳 学名: 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别名:葈耳、粘头婆、苍耳子、苍浪子、胡苍子。多生长于空旷干旱山坡、旱田边盐碱地、干涸河床及路旁。果实入药:辛、苦,温;有毒;归肺经;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和湿痹拘挛。

2.1.23 蓍 学名: Achillea millefolium L.,别名:蓍草、欧蓍、千叶蓍、锯草。多栽培,地上部分入药:苦、酸,平;归肺、脾、膀胱经;解毒利湿,活血止痛;用于乳蛾咽痛、泄泻痢疾、肠痈腹痛、热淋涩痛、湿热带下和蛇虫咬伤。

2.1.24 艾 学名: 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别名:艾蒿、白蒿、医草、灸草、蕲艾。多生长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叶入药: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和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2.1.25 北苍术 学名: 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别名:赤术、枪头菜。生长于低山阴坡疏林边、灌木丛及其草丛中。根茎入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和夜盲。

2.1.26 白术 学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别名:术、山蓟、山姜。生长于山坡草地及山坡林下。根茎入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和胎动不安。

2.1.27 红花 学名: Carthamus tinctorius L.,别名:草红花、草红、刺红花。栽培品,花入药: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和疮疡肿痛。

2.1.28 水飞蓟 学名: Silybum marianum (L.) Gaertn.,别名:奶蓟,老鼠筋,水飞雉。栽培品,果实入药:苦,凉;归肝、胆经;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肝胆湿热、胁痛和黄疸。

2.1.29 一枝黄花 学名: Solidago decurrens Lour.,别名:山边半枝香、洒金花、野黄菊。全草入药:辛、苦,凉;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喉痹、乳蛾、咽喉肿痛、疮疖肿毒和风热感冒。

2.1.30 款冬 学名: Tussilago farfara L.,别名:冬花、蜂斗菜、款冬蒲公英。花蕾入药:辛、微苦,温;归肺经;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和劳嗽咳血。

2.1.31 轮叶泽兰 学名: 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别名:野马追、白鼓钉、尖佩兰、白头婆。地上部入药:苦,平;归肺经;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多咳嗽气喘。

2.1.32 菊苣 学名: Cichorium intybus L.,别名:蓝菊、毛菊苣。地上部分或根部入药: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用于湿热黄疽、胃痛食少和水肿尿少。

2.2 崂山菊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多样性

菊科植物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均居植物界之首,总计约30余类,几乎包括了所有天然化合物类型,其中以挥发油类﹑黄酮类、聚炔类、三萜皂苷、木脂素、生物碱等为其突出特点。崂山的菊科药用植物中,苍术属 (Atractylodes)、蒿属(Artemisia)、泽兰属(Eupatorium)、蓍属(Achillea) 等富含挥发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如苍术属含桉油醇、苍术螺醇、苍术酮、苍术素等,蒿属中所含的侧柏酮、侧柏醇、蒿酮、异蒿酮等;菊科植物挥发油中特别突出的是倍半萜内酯类,如泽兰属的泽兰内酯、蒿属的青蒿素、天名精属 (Carpesium)的天名精内酯、旋覆花属(Inula)的土木香内酯,风毛菊属(Saussurea) 的广木香内酯等。黄酮类化合物的各种类型在菊科中几乎均有分布,常见的有查儿酮、橙酮、柑橘素、芹菜素、野黄芩黄素、山奈酚、槲皮素等。聚炔类成分在菊科管状花亚科植物广泛分布,尤其在鬼针草属、蒿属、菊属、矢车菊属、蓝刺头属等植物中含量较高。三萜类也在管状花亚科中有较多的分布,它们有的以皂苷的形式存在,如泽兰属、向日葵属、紫菀属等属的皂苷。木脂素类在菊科中也有分布,如红花的络石苷、牛蒡的牛蒡子苷等。生物碱类在菊科中也有分布,如千里光属中的苦参碱、大丽花属的葫芦巴碱、蓝刺头属的蓝刺头碱等。

菊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菊科药用植物生物活性的多样性。菊属 (Dendranthema)的药用成分为挥发油、胆碱、水苏碱、菊苷、维生素,具有祛痰镇咳、清热解毒、镇静中枢神经、疏肝明目、平肝凉血等药理作用,代表种类有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等。泽兰属(Eupatorium)的药用成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黄酮、植物甾醇、生物碱、香豆素、色烯苯乙酮、苯并呋喃及麝香草酚衍生物,具有治疗感冒咳嗽、痈疮肿瘤、跌打损伤及活血止血等药理作用,代表植物有兰草(Eupatorium fortunei)、轮叶泽兰(Eupatorium lindleyanum)和泽兰(Eupatorium japonicum)等。风毛菊属(Saussurea)的药用成分为倍半萜内酯、三萜、甾体类、多糖类、有机酸类,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衰老、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等药理作用,代表植物有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等。小苦荬属(Ixeridium)的药用成分为三萜、甾醇、倍半萜、黄酮、香豆素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药理作用,代表植物有中华小苦荬(Ixeridium chinense)等。天名精属的药用成分为倍半萜内酯(属吉玛烷型),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血、杀虫等药理作用,代表植物为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蓍属的药用成分为生物碱、苷类、胆碱、氨基酸、挥发油,具有发汗驱风、解毒消肿、止血止疼、健胃,治疗风湿疼痛、肠炎痢疾、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药理作用,代表种为蓍(Achillea millefolium L.)。 蒲公英属(Taraxacum)的药用成分为蒲公英醇、蒲公英甾醇、豆甾醇、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等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外科各种急慢性炎症,代表植物为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千里光属(Senecio)的药用成分为苦参碱,具抗肿瘤活性,千里光生物碱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植物性肝毒成分,代表植物为琥珀千里光(Senecio ambraceus)等。紫菀属(Aster)的药用成分为紫菀酮、槲皮素、无羁萜、表无羁萜和挥发油,尚含紫菀皂苷,水解得常春藤皂甙元有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咳嗽气喘,代表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 蓟属(Cirsium)的药用成分为三萜和甾体类、挥发油、黄酮、黄酮苷、生物碱、尿苷、芦丁,具有抗菌、抑制心脏、降压、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形成、止血、抗肿瘤、杀线虫等药理作用,代表植物为小蓟(Cirsium setosum)、大蓟(Cirsium japonicum)等。

3 结论与建议

菊科药用植物以其复杂多样的化学成分,使其在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其它许多领域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并有广阔的研究开发潜力。然而,青岛崂山目前菊科植物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很多领域都是空白,已开发的种类产品多处于低级范畴,加之环境的恶化导致的资源破坏严重,造成了不少菊科种类资源处于濒危状况。因此,不仅有必要对崂山菊科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而且尤其要研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的措施。只有充分做好崂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其多种多样的有效成分。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0.

[2] 陈汉斌,郑亦津, 李法曾. 山东植物志[M]. 青岛: 青岛出版社,1990.

[3] 樊守金, 胡泽. 崂山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5]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6] 鲁松. 峨眉山菊科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30(1): 42-44.

[7] 王学军.陕北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考[J]. 陕西中医,2011, 32(10): 1404-1406.

[8] 姜山.昆嵛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齐鲁药事,2010, 29(10): 582-584.

[9] 翟书华,李绍萍,邹晓菊,等.昆明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3(5): 85-88.

[10] 宋敏丽. 山西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菊科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41(1): 134-136.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崂山资源
崂山茶品牌新形象发布
紫花高乌头的种植研究进展
万物皆为灵 醉美崂山绿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崂山的溪流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崂山寂境岭
药用植物当归早期抽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