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众体育动漫的发展研究

2013-12-26周威华刘培琳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动漫大众日本

周威华,刘培琳

1 大众体育动漫的社会作用和价值

体育动漫以体育运动为题材,描绘或讲述与体育相关的事件、运动中的趣事及超常体育的想象[1]。大众体育运动区别于竞技体育运动有4特点:1)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2)在业余时间进行;3)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4)活动形式多样化。因此大众体育动漫以包含了民族传统体育、智力体育及休闲体育运动为题材出现。中国动漫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下已开始全面发展,动漫产业逐渐受到国家重视。据统计,2012年我国动漫产业收入321亿元,其中播映市场为101亿元,衍生品市场则高达220亿元。到2015年,中国动漫产业收入将到达1 200亿元,产业链市场规模超过2 000亿元[2],体育动漫业也伴随着整体产业的提高而发力,体育动漫的独特宣传效果和体育项目的普及与发展不容小视。如,日本的《灌篮高手》曾风靡中国,极大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对篮球的热爱,动漫中的经典动作也被广泛模仿。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的重点开始逐渐向大众体育转变。如何能引导大众体育走向繁荣,大众题材的动漫是很好的宣传平台。智力类体育动漫《棋魂》在连载的数年间,日本国内的围棋人口增加了过百万,占日本围棋总人口的三成多[4]。日本本土的传统体育剑道类动漫《浪客剑心》侧面反映出日本剑道在本土的热捧,大批青少年业余时间在剑馆学习而不是沉溺于网络,但中国孩子对大众类体育的热情却较平淡。因此,及时掌握我国大众体育动漫的发展,正确做好大众体育动漫开发和宣传是本文重点。

2 中国大众体育动漫的现状

查阅相关文献网络得知,截止2012年,我国已完成和连载中的体育动漫29部,可分为综合类(7部)、球类(7部)、赛车类(10部)、棋类(2部)及田径类(3部)。表1中大众体育动漫作品占体育动漫的52%,各种类型详细对比见表2。

表1、表2可知,现在中国大众动漫占所有体育动漫中的比例为56%,且有的占其相同类型的比例为100%,可以说大众体育动漫处于中国体育动漫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大量的动漫查阅及结合图表研究发现,中国的大众体育动漫中,休闲类体育动漫11部之多,接近73%。但如此之多的作品基本都是带有娱乐化的体育项目,素材过于幼稚化,面向的观众范围基本是儿童,成年人、青少年并不容易被吸引,也未出现如《头文字D》具有现实刺激感、适合大众的体育动漫,专业性强和面对阶层较广的如《围棋少年》这等较成功的作品较少。大众体育动漫中智力和民族传统类题材的动漫创作缓慢,竟不及休闲体育动漫的一半,可说是前景堪忧。目前仍以休闲类娱乐化体育素材为创作主题。

3 国内外大众体育动漫对比

日本是动漫强国,体育动漫种类繁多,大众类体育动漫更有不少值得学习的方面。表3列举的是在中国有代表性的日本大众动漫作品,包括传统体育、休闲体育、智力体育3种体育性质,再将与中国有代表性质的大众体育动漫进行剧本定位、内容结构、角色造型3方面对比。

表1 目前中国体育动漫作品

表2 中国大众体育动漫作品类型详细分布

表3 中日大众体育动漫对比

表3可看出中国大众体育动漫在剧本定位、内容创造、角色造型仍然不足,尤其是面向的阶级基本都是青少年,使得大众体育动漫的宣传出现了真空地带。内容上,有的过于借鉴反而失去了本有特色,让人怀疑是否具有抄袭之嫌。造型方面,中国不仅是大众体育动漫,基本所有动漫都较落后,这并非一朝一夕可达到的。动漫强国日本,动漫发展时间较长,产业完善,影响力不容小视。如《四驱小子》、《棋魂》、《浪客剑心》、《火影忍者》等动漫在日本的热播,波及到了中国等国家,出现了大量忠实粉丝。有的日本的大众体育动漫有很强的专业性,《头文字D》这部耳熟能详的作品,在赛车性能、跑道选择、比赛技巧都有一定介绍,不失为一本简单的教科书。上述都是目前中国本土大众体育动漫所不能达到的。

4 中国大众体育动漫的现存状况

目前休闲体育类动漫的创作发展较快主要是取决于3点。1)休闲类娱乐化的体育动漫更容易吸引幼儿和少年,创作思维可较为简易,成本较低,且无需融合过多的民族特色和专业知识,对人物造型也不需过高要求。2)作品宣传方面,未找到良好的面向大众各阶层的宣传渠道,以“成本小,见效快”为宗旨进行宣传,儿童是最容易推广的阶层,较符合动漫公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受日本等国动漫的影响,创作出的动漫外衍生品可进一步增加动漫公司的额外收入。如日本的《四驱小子》热播期间,玩具四驱车的火爆销售、真人比赛的开展都是国内大多数动漫公司希望达到的。相比民族传统体育,则无法达到过多的经济收益。收视率是最主要的保证,一旦无人问津,动漫公司则血本无归,风险较大。创作中有关民族类的体育题材也需精致提炼,并非快速产出。智力类也如此,专业性较强,只能跟随外国发展的路线,借鉴国外成功的题材进行创作,没有自己的创作体系,作品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大众对过去相似作品的热情决定。

5 建议

1)接触本民族的特色和专业性的大众体育题材是动漫强盛的必经之路。在参考日本等国大众体育动漫的制作技术和创作思维下,多接触本民族元素,开发相关大众体育中具有专业性的项目。以大众生活为基础,研究大众喜爱的群体项目,如可将攀岩类、电子竞技等系列题材当做新的突破点。创作新的大众体育动漫时不可过于在乎眼前利益,投入小、见效快的大众体育动漫的持久生存空间也必然狭小。如此中国的大众体育动漫发展才能突破瓶颈,走出外国动漫影响下的阴影。

2)融入传统的中华优秀价值观是大众体育动漫产生特有精神体系和特征的根本。动漫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文化品牌。没有品牌,不可能产生世界性的影响,也就没有市场份额和生命力[6]。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体育价值观也独树一帜。现代“动漫”不仅包含动画和漫画,还包括视频网络游戏、相关的娱乐和艺术及各种衍生物[7]。中国大众体育动漫适当减少娱乐化,把传统大众文化与现在文化相结合,可更好地贴近大众体育动漫,产生与群体内心的共鸣,有利于扩展收视群体的广度,传递中国特有文化精神。这点日本和美国做的十分到位,日本的东映公司和美国的迪斯尼都是老牌的动漫公司,其动漫突显出两国的文化价值观。

3)建立中国特有的体育动漫制造产业链,开发大众体育动漫的潜在价值。在目前发达的体育动漫产业链中,美、日都各有特色。美国的发展模式是先把动漫推向市场,建立起明星品牌后推出一系列产品,并将动漫外包给海外。日本利用其创立的动漫明星品牌效应,扩大多种形式的产品市场,开拓周边产品,企业积极投资动漫产品,政府政策扶持,借助日本规范的市场体系及大型出版社完善的市场运营模式[8]。中国现在的动漫只是对其进行重复模仿和包装,失去了大众体育动漫的原创性,大众体育动漫的本身价值也大打折扣。参考日本在体育动漫与中国市场的紧密性及中国还未形成大型动漫集团,中国应借鉴日本经验,打造本土体育动漫产业链的建立,积极开发大众体育动漫作品外的衍生物,提高潜在价值的利用能力。

4)立足于中国市场,融合媒体对大众体育动漫进行宣传。产业的市场化必须要有成熟的运作机制。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为巨大产业规模的主要原因是其在资本运营的各环节都贯彻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9]。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大众体育动漫需要包装宣传。目前,在国家良好政策的引导支持下,虽没有大型的动漫公司宣传大众体育动漫,但可在各类媒体等传播渠道上进行宣传,如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体育刊物等都是调节体育动漫产品和市场之间的重要纽带。

6 小结

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文化创意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产业的地位已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并迅速形成市场效应[10]。目前中国的大众体育动漫除了进口就是大量的模仿外国优秀作品,并未形成良好的自我原创能力和产业结构。这是本土大众体育动漫崛起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杨建民.体育漫画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

[2] 万 宇,唐 波,万文双.民族传统体育动漫传播的可行性影响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6).

[3] 刘妮丽,张晓东.动漫业:争当上市大潮的排头兵[N].中国文化报,2012-11-17(6).

[4] 岳志刚,王进忠.体育动漫对我国体育产业促进作用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1).

[5] 彭 晶,张矛矛.中日体育动漫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3).

[6] 郑明海.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中美日三国为例[J].发展研究,2007(8).

[7] 韩若冰.浅谈日本动漫文化的草根性特点[J].民俗研究,2007(3).

[8] 吴 妮.对比分析美日两国动漫产业的发展[J].电影评介,2012(20).

[9] 朱 祺.中日动漫产业运营机制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2008(10).

[10] 胡 蜂.动漫产业的集聚优势与区域竞争:自杭州观察[J].改革,2010(2).

猜你喜欢

动漫大众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黄金时代》日本版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