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设“大学生安全文化”公选课的实践与探索

2013-12-23阳富强郭乐乐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年12期
关键词:事故大学生课程

阳富强,郭乐乐,杨 健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存、生活、生产以及科学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安全文化源自人类发展的实践,包含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行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个体的安全文化素养涉及安全意识、安全伦理道德、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应急能力,以及对安全规章制度的理解、对安全法规的执行、安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修养等内容[3]。安全文化不仅强调个体安全意识,更加强调个体在安全意识支配下的安全行为[4-5]。安全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其建设成果必将使安全工作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1,6]。

1 开设“大学生安全文化”公选课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工矿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与中毒等事故时有发生,而其中70%~80%的事故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3]。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也频繁出现各种安全事故[7-8],如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2008年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2010年12月以复旦大学学子为主的18名上海旅友被困黄山未开放区,2012年太湖“4·4”快艇事故致大学生4死、4伤等,此外,各类交通事故、校园治安事件等在高校时有报道。由于高校实验室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愈加频繁,各类危险化学品使用量剧增,也将引发更多的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9]。

当前,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预防事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的重大举措之一。高校作为未来各单位管理层的人才源泉,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较高的安全文化素养,将对整个社会的安全文化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4]。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其安全文化素养的提高也是全民族安全文化素养提高的关键。再者,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有助于他们将“安全第一”的理念融入到今后设计的工程或产品及管理当中,能够将生产和安全统一起来,从而保障现代生产体系的安全运行[10]。大学是人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黄金时期,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大学期间给广大学生灌输安全文化知识是最佳时期,对整个民族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开设“大学生安全文化”公选课,不仅能帮助众多学生健康安全地度过4年的美好大学时光,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自身的安全素养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以便在思想上树立正确和牢固的安全理念,并将获得的安全生活知识和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在以后的人生中潜意识地指导其个人行为和应用于从事的工作当中[10-11]。

2 “大学生安全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

福州大学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推进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面向全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跨院、系的公共选修课,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专门制定了校选课管理办法,规范校选课程建设。

公选课“大学生安全文化”于2012年下半年在福州大学首次开设,每次人数控制在120人以内,至今已进行了两轮授课。目前全校共计210名学生选修了该门课程,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一、二年级。为深入了解选课学生的特点,对其专业分布进行了统计。从图1可知,大部分学生出自工科类专业,主要涉及土木建筑、机械电气、化工制药等,也涵盖部分文科学生,如法律、管理类等。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学校各个专业的招生规模存在关联,如土建、电气、机械类每年招生人数最多,而地质、矿业类招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可能取决于学生对“大学生安全文化”课程的认知程度,毕竟该门课程相对于其他校选课,设立时间不长。

图1 选修“大学生安全文化”的学生专业分布

2.1 课程的教学内容

福州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省属“211”重点大学,大部分学生来自福建,且毕业后大多留在本省工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考虑了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特点,重点讲授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建筑建材、林产业、水产业等行业的专业安全文化知识[12]。教学内容主要参照中南大学吴超教授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发行的《大学生安全文化》这本教材,但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对部分内容做了适当调整。

我校“大学生安全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基础安全文化和专业安全文化,详见表1[11],可以根据每次选课学生专业的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重点讲授相应的职业安全文化内容。

表1 “大学生安全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2.2 课程的教学方法

该门课程共计24个学时,1.5 个学分,以教师讲授为主。授课过程中,经常引用最新发生的各类事故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案例教学法[13]讲解某些重点内容时,围绕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对特定案例的分析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1)关注热点问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大媒体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国内外各类突发的安全事故。因此,经常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当前突出的安全问题。如2013年1月27日凌晨,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圣玛丽亚市中心一家夜总会大学生聚会时,因烟花演出发生火灾,导致245 人死亡,200 多人受伤,由此在课上讲授公共安全、消防火灾等内容,让学生懂得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如何使用各类消防器材等。此外,经常引用央视“新闻1+1”节目中报道的安全相关话题,例如:“温州动车事故”、“事故调查公开透明,越快越好”、“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又见煤矿事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上海在建居民楼的倒掉”、“王家岭煤矿,安全为何透水”、“微笑局长”、“让危险品告别危险”、“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坍塌”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反思国内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2)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大量的安全事故影像资料(纪录片、故事片、事故案例)、事故现场图片,配以文字说明,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讲授校园安全文化时,考虑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扮演多种不同身份的角色,通过乔装打扮、花言巧语,利用大学生涉世未深、单纯善良、容易产生盲目的同情和怜悯等特点和弱点进行诈骗,以故事短片的形式给学生灌输高校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让学生有感官上的认识,印象深刻。诸如,“面试风波”、“球场上第三只手”、“小烟头酿大火”、“神奇的作弊器”、“黑中介的陷阱”、“等车奇遇”、“敞开的宿舍大门”、“黑车”、“不告而别的网友”、“便宜无好货”、“都是蚊香惹的祸”、“迷药惊魂”、“轻信的代价”、“热情的女生”、“‘热得快’的威力”、“假币风波”、“如此促销”、“生命经不起嬉戏”、“狭隘的代价”等。在讲授生理与心理健康时,由于书本内容较为枯燥,故在课堂上播放“抑郁症”、“艾滋病警示录”2个大型纪录片,让学生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3)补充安全科学理论知识。由于选修本课程的大部分学生为非安全工程类学生,安全科学理论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补充有关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科技前沿、最新颁布的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

(4)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福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支持教师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能向学生提供网络辅助学习支持功能,如浏览所选课程相应的课程辅导材料,进行网上提问、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能向教师提供网上教学支持功能,如发布选修课程信息、布置作业、制作课件、网上答疑、在线测试、讨论式学习等,从而拓展教学空间,扩大师生视野。“大学生安全文化”课程已获得福州大学网络教学课程建设立项资助,可借助该平台上传更多的安全文化知识,弥补了受课时限制而无法讲授更多的内容,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还可以通过该平台与各类学生进行讨论,及时吸纳他们反馈的建议。

为达到预期授课效果,将学生上课出勤率及平时成绩作为考核学生最终成绩的重要参考之一。由于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故平时采取随机点名的方式考查出勤率。此外,在观看某些较长时间的事故纪录片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份观后感,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

3 “大学生安全文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由于广大学生对校选课本身就不够重视,多半是抱着修学分的初衷来学习,使得课堂授课氛围欠佳。课堂上较少有人认真听课,大部分学生低着头阅读其他书籍、做作业、睡觉、聊天、玩手机等,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高校的公共选修课并未达到预期成效,教学效果普遍反映不佳。再者,我校未将公选课成绩与学生的年终综合测评挂钩,而且在成绩不合格的情况下并不影响学生参评各类奖项,造成了学生对校选课的懈怠。大部分学生在选修公选课时,可能会考虑实用性、艺术性、自身兴趣、学长意见、热门课程、给分高低、考核方式、老师魅力等一系列因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14]。许多学生对“大学生安全文化”这门课程或许还存在一定的误解,想当然地认为课堂上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安全宣传教育,加上该门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多,部分学生可能认为课时太少,很难学到有深度、有内涵的知识。目前本课程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有:

(1)课程综合性强。“大学生安全文化”不能笼统地归作人文社科类课程,其授课内容涉及文、理、工、法、医、管等多个学科门类,具体内容涉及安全管理知识、职业卫生知识、安全法律法规、事故致因理论、安全技术等。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知识面宽广,具备发散性思维,对教师极具挑战性。

(2)正确引导学生选课。开学初,学院可组织各个年级的学生召开选修课交流会,让低年级学生从有选课经验的学长、学姐中获得建议,学校还可以将每个学期拟开设的校选课做一个比较深入的介绍,让学生系统了解某门校选课的讲授内容,以便结合专业需要与个人兴趣进行选课[14]。

(3)授课内容灵活多变。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可以结合选课学生的专业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相应的专业安全文化知识,将最新的事故案例、安全科技知识、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等知识点引入到课堂上。

(4)严格考核。将该门校选课与专业必修课等同起来对待,要求学生不能无故旷课、逃课。采取提交论文的考查方式并不可取,因为大部分学生可能直接从网络上复制粘贴一些内容,简单拼凑成一篇小论文。因此,可采纳闭(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要求学生掌握某些生产、生活中实用性的安全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 结束语

校选课的开设旨在帮助大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当前各高校的教学效果普遍表现不佳,“大学生安全文化”课程也是如此。安全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整个国家有效地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主要依赖于大批安全文化素质很高的人才,而“大学生安全文化”这门公选课对提高高校学生的安全素养起着积极作用。通过近2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中吸取了学生的评教意见,在教学方法、内容设置、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便真正实现“大学生安全文化”这门课程的预期效果。

[1]吴超,刘爱华.安全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建设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5):67-74.

[2]黄炳辉,卜建,张颖.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和谐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198-200.

[3]李志宪,杨漫红.安全文化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模式[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11(5):14-16.

[4]闻星火,梁立军,刘建铭,等.香港高校的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78-181.

[5]周李娟.安全文化:大学生人文与科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课[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5):148-150.

[6]闻星火,赵庆双,郭英姿,等.高校应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引领者[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187-190.

[7]周立新.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2):83-87.

[8]张羽程.高校学生旅游事故引发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116-119.

[9]易国顺,赵邦枝,李名家,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70-173.

[10]吴超.大学生安全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教材编写实践[G].第十七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148-154.

[11]吴超.大学生安全文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阳富强,沈斐敏,陈伯辉.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11):205-210.

[13]贾绍义,夏清,吴松海,等.工程案例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0(3):78-81.

[14]杨茜,周雪,李元荣,等.大学生选修校内公选课的现状及策略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1(2):107-110.

猜你喜欢

事故大学生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学中文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废弃泄漏事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小恍惚 大事故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