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东中西部产业区域转移的特征及现实基础分析

2013-12-23多淑杰

商学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中西部梯度制造业

多淑杰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 中山 528404)

一、中国产业区域转移的总体历程

产业区域转移是指产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可表现为从其他地区向优势区域集聚转移,也可表现为从集聚区向其他优势区域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经历了从集聚到扩散的产业区域转移特征。依据中国转移过程中的制度变迁、所处的经济环境改变及各地区产业集聚状况,大致可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区域转移划分成集聚和扩散阶段:1979~2000年时期的东部沿海地区集聚阶段和2004~2008年时期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扩散阶段。

(一)集聚阶段(1979~1999年)

在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利用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率先发展起来,吸引着海外和内地一些产业要素流向珠三角,形成了产业的集聚和经济空间的集聚。随着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珠三角地区一些技术含量外资企业开始向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转移,同时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形成了进一步的吸引力。从表1可以看出,从1987~2000年这段期间,在选取下面9个典型的主要产业中,除个别年份个别产业外,其他产业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东部地区企业数和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下降。由此可以推断,这一期间中国大部分主要工业产业呈现出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尤其是纺织服装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东部地区占全国份额已超过70%,而石油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转移相对比较弱,主要原因在于石油加工业主要是资源依赖型产业,一般接近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国家垄断行业,其产业布局与国家早期对这一重工业的产业布局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表1 1987~2000年中国东、中、西部主要工业产业的企业数和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

(二)产业扩散阶段(2004年至今)

随着2000年西部地区大开发实施,一些企业陆续向中西部地区迁移。这一现象随着2004年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招工难”等问题的突显而更加明显,一些产业生产要素由东部沿海集聚区向中西部较落后地区扩散趋势变强。具体来说,从表2可以看出,在选取的19个主要工业产业中,从2004~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主要产业所占份额发生了变化,且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东部地区除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他产业产值占全国的份额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同。相比较,化学原材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下降幅度比较小,而农副产品、食品、纺织服装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下降幅度比较大。除个别产业外,2004~2008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主要工业产业产值所占份额均提高,中部地区提高相比西部地区提高幅度比较大。就不同工业产业来说,中部地区电气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所占份额逐年下降,而西部地区化学原材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由此,通过各地区各产业2004~2008年所占份额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了明显的转移,而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转移幅度比较小。对承接地区中西部地区承接情况比较也会发现,中西部地区承接力度差别比较大,中部地区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同时中西部承接的产业特点也有所不同,技术密集度相对比较大的产业主要以向中部转移为主。

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处于向欠发达地区的扩散阶段。从整体大空间范围上来看,其空间路径表现为东部地区(经济地带)向中西部地区(经济地带)的转移。

表2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2004~2008年主要工业产业的企业数和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

产业区域转移的趋势和特点从各地区主要工业产 业增长状况得到了进一步证明。在选取的19个主要工业产业中,2004~2008年间东、中、西部地区各产业产值都呈现大幅度,平均年增长率均超过了20%①。但各地区各产业间增长幅度不同,除了化学原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于大部分工业产业来说,这几年间平均增长幅度中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增长幅度比较弱。在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类、文教体育、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纺织服装、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及金属制品业西部地区增长幅度较大,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就地区之间比较来看,大部分工业产业中部地区企业数目增长幅度依然是最高。

二、现阶段中国产业区域转移的现实基础

(一)东部经济发展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比较

尽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仍存在着不平衡性。2007年东部地区总产值占据了全国将近60%的比重,人均GDP超过3万元,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均GDP分别为1.7万元左右和1.3万元左右。东部地区人均GDP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从产业结构来看,东部地区第一次产业比重仅占东部地区生产总值的7%,第二、第三次产业分别达到51%和41%,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次产业比重达到了15%左右,第二次产业分别为46%、49%,而第三次产业分别为36%、37%左右,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由此从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现阶段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发展梯度。东部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一梯度水平,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处于经济发展第三梯度水平。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中国在大范围内存在经济梯度差异和产业梯度差异。根据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当高梯度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不断地创新活动,同时把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低低梯度地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差异成为产业区域转移的客观基础。

(二)东中西部地区要素成本和能源差异

1.要素成本比较

通过国际产业转移过程可以看出,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都是伴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劳动力成本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衡量劳动力成本的指标主要是职工的工资水平。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中制造业所占份额比较大,其工资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取制造业职工工资水平衡量劳动力成本,比较2007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劳动要素成本发现,见表3,东中西部地区在职工平均工资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梯度。从劳动力成本来看,东部地区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普遍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差不是特别明显,西部地区略高于中部地区。同时,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仍在不断提高,2010年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相继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2010年2月江苏省的最低工资平均增加了13.1%,最高类别的工资高达每月960元;浙江省的最低工资平均也调高了15.3%,最高类别增加至每月1100元。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梯度差异的存在使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对劳动力成本比较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一定的吸引。

同时,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投入要素,提供了经济活动所需要的空间要素,是产业(企业)生产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也影响着产业区位的变化。一般说来,土地资源丰裕和价格便宜的地区,对企业吸引力比较大。目前中国全国东中西部城市地价水平差异较大,见图1。从2009年土地地价来看,东部地价水平最高,达5080元/平方米;中部地区最低,为1766元/平方米;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水平,但远低于东部地区水平,为2549元/平方米。东部地区地价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地价变化态势来看,综合地价增长率是东部地区最高,为7.77%,中部和西部增长率相近,分别为3.87%、3.83%。商业和居住地价增长率东部地区也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工业地价增长率东部地区也偏高于中西部地区。地价的差距使企业、工人生存成本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

表3 东、中、西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比较

图1 2009年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用途地价增长率比较

2.能源约束比较

能源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当今社会,能源和环境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过去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更离不开能源的支撑。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供给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电力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产业发展的能源形势。根据表7,东部地区煤炭自足率明显下降,且比较低,2006年、2007年东部沿海部分地区煤炭自足率仅占20%,部分省份更低,意味着东部地区自身的煤炭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其对煤炭的消费。而中西部地区煤炭自足率比较高,除个别省份个别年份外,均超过明显高于100%,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同样,根据电力地区生产消费统计的电力自足率情况表,东部地区电力自足率明显下降,且电力自足率相对比较低,2007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分别为33.79%、68.93%、90.63%、87.48%、80.49%,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意味着其地区内部电力供给不能满足电力需求。中西部地区除了个别省份江西、甘肃外,表中列示的其他地区电力自足率均超过100%,意味着其电力供给超过了电力的需求。

表7 1995~2007年东中西部部分地区煤炭自足率和电力自足率情况表②

(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策支持

现阶段中国产业区域转移除了市场的现实要求和自主调节外,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自2000年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若干关于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相关政策,除了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外,2006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06年9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实施“万商西进工程”的通知》,20010年1月制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年7月工业与信息化部颁布《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以加快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各级

地方政府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产业转移政策促进产业转移和承接。湖南、广东、四川、湖北、广西、河南等多省份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如湖北省2007年在颁布《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07〕10号)基础上2008年11月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其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建设以及服务产业转移工作。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行政手段的调节对推动和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数据应用支持系统工业数据。各产业工业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未扣除价格指数。由于2005~2008年度价格指数平均在4%左右,且本分析重在各地区主要产业相对变化的比较,因此没扣除价格指数并不影响分析结果。

②广东煤炭生产量2006年、2007年数据缺失,上海、天津数据没有煤炭生产量。广东煤炭生产量2006年、2007年数据缺失,上海、天津数据没有煤炭生产量。

[1]张秀生,王肇嘉.中国区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东部地区产业发展路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1).

[3]戴宏伟.“大北京”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与结构优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

[4]戴宏伟等.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J].当代财经,2008(2).

[5]查志强.大都市魅力与地区经济融合——浙江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2(7).

[6]冯本超,杨维祥.我国东部地区能源形势及发展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4(2).

猜你喜欢

中西部梯度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河北平原中西部中更新世非海相沉积体系魏县组的建立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