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认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理据

2013-12-18蒋丽萍

关键词:创造性译者原文

蒋丽萍

(浙江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解构主义、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后现代”翻译理论打破了原语中心论,译者逐渐从边缘地位上升到中心地位,译者主体性研究逐步受到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而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随之而来的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了译者主体性的纵深研究。但诚如译者身份的时隐时显,译者主体性研究在当下似已隐身而去,咎其原因,不难发现,传统的译论和文化学派的视点更多地聚焦在译者主体性客观外部因素的研究,而较少触及译者自身心智活动这一关键而且是根本的内部因素。因此,如何对译者主体性问题进行更全面、更系统地再认知已成必要。

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在翻译学科的深入应用使作为一种特殊语言使用活动的翻译和人的认知有了紧密的联系。认知语言学为重审翻译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阐释力,不仅能够较全面地描述和阐释翻译过程,更能有力地诠释译者在翻译中的幕后认知体验。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以Lakoff与Johnson(1999)及Lakoff(1987)的体验哲学理论为切入点,揭示体验认知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合理理据。

一、译者主体性

从哲学角度上,译者主体性即指译者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译界对“译者主体性”有众多角度不同而宗旨相近的界定。查明建、田雨(2003:21)提出了“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屠国元,朱献珑(2003:9)将译者主体性界定为:“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从中体现出一种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美创造力。”显然,前者突出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后者在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兼顾边缘主体的制约性。但毫无疑问,主观能动性是译者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征。魏小萍(1998(2):23-24)较为全面地将主体性概括为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并就三者的辩证关系作了精辟的阐述:受动性是能动性的内在基础,是主体之所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依据;为我性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三者辨证统一于主体性之中。

译者主体性研究经历了从隐身到彰显的过程。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胡塞尔(Hussel)、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姚斯(Jauss)、伊瑟尔(Iser)等为代表的哲学阐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消解了传统哲学中的主、客二元对立,破除了“文本中心论”和“作者意图论”,确立了译者的主体地位。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以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图里(Gideon Toury)的描述翻译理论,以及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和苏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等为代表的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操纵学派”提出“翻译就是文化改写、也就是操纵”(Bassnett & Lefevere,1992:11;Hermans,1985:7-15),“翻译告诉我们更多的是译者的情况而不是所译作品的情况”(Hermans,赫曼斯,2000:12-13)。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将译者性别因素列入研究范围,重视译者个体存在,强调对原作“重写”。后殖民主义译论提倡原作与译者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认为译者是积极主动把握和占有原文,为我所用的建设者。

相比之下,国内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西方译论成为我国文学翻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有力理论支撑。国内研究翻译主体性的学者有袁莉(1996:2002)、许均(1996;2000;2002;2003ab)、吕俊(200labc)、穆雷(2003)、查明建(2003)、屠国元(2003)、杨武能(1993;2002;2003)、陈大亮(2004)、葛校琴(2002)、孙艺风(2003)等。他们的研究基本遁着语言-文学,文化-哲学两条主线展开。扬武能是国内译介较早注意译者身份和地位定位问题和最早对文学翻译主体作出界定的学者。许均在其系列文章中对译者主体及主体间性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对“谁是翻译主体”问题,许钧总结国内相关讨论,得出四种答案: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的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是翻译的主体。许钧倾向于第一种,“译者为翻译主体,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钧,2003:9)。”陈大亮(2004:3-7)从哲学辩证法提出主体性研究避免走两种极端:“一是无视客体的制约性,完全夸大主体能动性;二是过分强调客体的制约性,完全排除主体能动性。”上述这些翻译理论为译者主体性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深化了对译者主体的认识,使译者主体研究从此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体验认知作为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理据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语言行为是基于体验的认知行为,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与外界的互动式体验与感知(Lakoff & Johnson,1999),作为一种特殊语言使用活动的翻译自然也不例外。翻译过程是人的心智对客观世界经验的体验、组织、并将其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其间认知主体需要运用概念和推理,并以人的生理结构、各种体验、各种感知能力以及想象力等多重互动作为认知基础。因此,只有从体验和认知角度才能对人类的理解和翻译活动作出始源性的理论解释(王寅,2005(5):16)。由于这种体验和感知是基于现实和思维共性之上,由此决定了语言本质上存在着共性,存在着共同拥有的以体验为本原的认知结构,这才使得不同语言之间的互译成为可能。

翻译研究中注入体验认知为我们全面考察翻译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促使我们的翻译研究更多地关注认知和体验。翻译是一项原作者、原文本、译者、读者、译文本等翻译主体多重交互作用的复杂活动,体验认知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它不仅体现在译者与他者的互动体验,也体现在译者与自我的心智体验,在现实世界与认知世界之间构筑通约的桥梁。

(一)体验认知中的译者主体性

翻译的体验认知观告诉我们,现实世界只有渗入译者的具身感悟,才能对翻译结果产生影响,仅仅“在那”存在不足以影响翻译(Gutt:1991:21)。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更加突出了译者在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参与的多重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但无论译者主体性的受动制约,还是发挥创造,体验和认知贯穿译者翻译活动的全过程。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王寅:2005(5):17):现实—认知—语言,我们尝试着从认知主体的译者在与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互动体验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及其相互关系中构建一个译者认知互动体验与翻译关系的模式。这种人人互动、人本互动、本本互动、人境互动体验具有整体多重交互的特征,所谓“本中有人”“本外有人”“人在本中”(王寅:2007:585),难以单一分割,难以明确时间界限,这跟Wolfram Wilss(1996:51)在其KnowledgeandSkillsinTranslatorBehavior一书中提到的翻译“连续体(continuum),有着哲学意义上的相似性,它们更多地存在于译者的思维和潜意识中,并存于同一文本的认知和体验活动中(见图1)。

图1 译者认知互动体验与翻译关系模式

下面我们结合图1,运用文学作品实例进行详尽阐释,以此进一步论证体验性认知是译者主体性发挥和制约的合理理据。

(二)在体验认知中内化客主体

客主体是指原文本所代表的客体也即客观世界以及原作者所代表的主观世界或认知世界。

首先,文本的理解来自于体验和认知。译者只有通过体验认知才能理解文本,获得文本意义,达到内化文本内涵。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存在于大脑”,客观事物只有被大脑感知才能获得意义(王寅,2005(1):38)。因此,译者的感知,体悟在意义解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首先作为读者体验、参与文本意义的解读。文本意义既包括文本微观结构意义,宏观结构意义,又包涵时代、文化、社会意义。为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文本,译者除了认知和体验客观现实世界,运用自身的认知能力,激活储存在大脑记忆中的各种意象图式,调整“先结构”,闭合文本“召唤力结构”中的“未定点”“空白点”之外,还要穿越时空、跨越两种文化、深入体悟原文本的时代脉络,来回于微观与宏观的互动认知与体验,历经心智推理、综合判断等系列认知活动,推导出隐藏在语言符号之间的深层意蕴,与原文本达到“视阈融合”,实现对文本意义的整体内化。以莎剧一例为证:

Julie My only love sprang from my only hate!

Too early seen unknown, and known too late!

Prodigious birth of love it is to me

That I must love a loathed enemy.

(Shakespeare, William: Romeo and Julie, Middlesex, Penguin, 1967)

朱丽叶 我唯一的情人竟生在我唯一的仇人家里!

未知之前相逢太早,已识之后却已太迟了!

在我心里茁生的爱恋真是无法衡量,

我竟不得不爱一个憎恶的仇人。

(曹末风译 《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海译者出版社,1979)

在微观的词汇概念结构里,“Prodigious”有“巨大”“预兆不祥”两种语义,究竟哪一种与文本适配?译者首先激活大脑里的强调句法结构“it is …that”,再结合剧本中女主人公发此感慨,吟咏上文四行诗的前后语境,经逻辑推理和关联联想,最后推断“是爱恋的无法衡量”要比“这场恋爱怕要种下祸根”更符合逻辑思维。

其次,译者对作者的理解也来自于对文本的体验和认知。译者不仅其阅读心理空间要跨越时空和两种文化、历时体验原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而且还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智能、审美、想象等综合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身体经验,如感知语境、移动身体、发出动力、感受力量等体味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原作者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契合,这种契合超越了空间和时间上的界限,冲破了地域上和文化上的藩篱。郭沫若(1983:672-673)在其译作《雪莱诗选小序》中道出切肤体会:“译雪莱的诗,是要我成为雪莱,是要雪莱成为我自己,译诗不是鹦鹉学舌,不是沐猴而冠。我爱雪莱,我能感听得他的心声,我能和他共鸣,他的诗便如像自己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在创作一样。”可见,译者是在深切的体验和认知中感知作者,内化作者心声,与作者共鸣,才能达到与原作者的“视阈融合”,为翻译的再创造铺垫。

(三)在体验认知中发挥创造性

译者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体验和认知的过程也是译者创造性的过程。首先,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与可变性、意义的不确定性与开放性、结构的不可复制性和风格的复杂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译者对原文本理解和重构上的创造性。译者在深刻把握原文本的主旨、意蕴和气势的同时,在自己的思想情感、诗学意识、生活体验中寻找共鸣。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与作者有着相同的认知和体验。其次,偏离常规的语言现象则对译者的创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M.I.Sastri(1973:27)认为“创造性往往是一种渐变或是一种连续体,而不是一个定点。语言活动可以按不同等级,从最低程度创造(最大程度重复)到最高程度创造(最小程度重复)表征创造性程度。”因此,越是优秀的文本,其审美信息、文化意蕴也越就丰富,翻译的难度就越大,译者的创造性程度就越高,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就最为明显,译者主观的体验认知程度也就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译者的创造性不受任何制约。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不能脱离对原文本的客观体验,而任意发挥想象力。译者的创造归根到底还是基于对原文中所勾画出的原作者想要描述的对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的领悟。这就决定了译者不能随意发挥,而是“创而有度”(王寅,2005:17)。

20世纪40年代美国经典影片Waterloo Bridge 的汉译《魂断蓝桥》就是成功创译的范例。滑铁卢桥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蓝桥则在中国陕西蓝田县东南的蓝溪上。两者之所以能够移位成功是因为意象可以在心理空间任意移动是人的普遍感知体验。(Langacker 1987:110;王寅,2007:173)这种虚拟空间移位运用了Lakoff的基本意象图示:始源-路径-目标,具有认知现实性,有利于拉近心理距离。此处译者就是运用了虚拟的心理空间移位,将电影中的英国军官克罗宁和芭蕾舞演员莱斯特小姐在滑铁卢桥上相会位移至有惊人相似的中式裴航和仙女云英在蓝桥上的相会,既拉近观众的心理距离,又消除了观众心理有关拿破仑在“滑铁卢桥”上战败失利的错觉。而“魂断”又十分贴切地勾勒出让人肝肠寸断的悲剧画面,从而让中国观众仅从片名就能体会到这部经典爱情片的凄美情调。无独有偶,影片《芬尼的微笑》的英译OntheOtherSideoftheBridge也是别样的精彩。译者通过改变意象,将人物情感跨时空移位到物象上,表层虚指见证男女主人公坚贞爱情的那座木桥,深层喻指一段荡气回肠的跨国界婚姻,译者运用寓意深刻的一语双关之创新思维,拉近了西方观众和中国特殊风土文化人情之间的距离。可谓是创而不逾矩的又一成功佳译。因此,译者是在原文本可供阐释空间的制约和译文接受者的存在之间发挥着自身的创造性。

(四)在体验认知中再现两个世界

译文是译者创造性认知的结果。这种创造性重构一样基于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所谓再现两个世界(王寅:2005(5):18),就是译入语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认知世界)尽可能与原作者在原文本里所描绘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认知世界)达到认知对等,在充分体悟原文本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再现原文本思想、内容和意境,达到作者创作意图和读者期待图式的最佳对等。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由于原文本的创造直接来源于原作者的两个世界,而译作的再现来源于原文本和原作者所表现的两个世界,“带着脚镣跳舞”的译者既受着自身两个世界的的历史局限性,又受着现实体验对主体创造性认知因素的客观制约性,无论是潜意识的还是有意识的,译者所再现的两个世界不够完整就在所难免。但同一或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共同分享的自然规律、相同的身体、类似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基本相通的思维,所有这些相同或相似的体验性认知基础构筑了作者和译者之间互通的桥梁,使译者在不完美中无限接近完美的目标,在体验和认知中协调作者、译者、文本、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王寅:2005(5):18),最大限度地再现两个世界。

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经历了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然而,这种研究始终是动态发展,永无止境。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并非对立,而是互为补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哲学观以独特的视角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合理的理据。从译者对文本、作者客主体的内化,到译者在受动中发挥着创造性,再到译者对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的再现,体验性认知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将体验与认知的概念引入翻译研究,将会使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AndreLefevere.General[A].Translation,Rewriting&Manipula tion.EditorsofLiterary[C].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2.vii-viii.

[2]Hermans,Theo.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a New Paradigm[A].Hermans, Theo.ed.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Translation[C].London & Sydney: CroomHelm, 1985: 7-15.

[3]Gutt, Ernst-August.1991.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Blackwell. 1991:21.

[4] Langacker.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1:TheoreticalPrerequisites.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10.

[5] Lakoff, G & M. Johnson.PhilosophyintheFlesh—the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4s:3-19,23-79,497, 527.

[6] Sastri. M.I.Degrees of Creativity [J].LanguageSciences, 1973,27:26-28.

[7] Wilss, Wolfram .KnowledgeandSkillsinTranslatorBehavior[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1996:27-51

[8]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 (1): 20-23.

[9] 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2):3-7.

[10]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9.

[11] 郭沫若. 《雪莱诗选》小序[A]//郭沫若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6):672-673.

[12] 赫曼斯,西奥.翻译的再现[A]//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2-13.

[13]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

[14] 王 寅.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 中国翻译,2005(5): 16-19.

[15] 王 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173,581-586.

[16] 魏小萍.“主体性”涵义辨析. 哲学研究[J],1998(2): 23-24.

Abstract:The translator’s salient position since the “cultural turn” sees the turn of translator-centered 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his paper,based on embodied philosophy by Lakoff and Johnson,aims to expound and reason that embodied cognition is the strong theoretical rationale of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rnalization of the author and text,exertion of creativity,and reproduction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orld by the translator.

Key words:embodied cognition;translators’ subjectivity;rationale

猜你喜欢

创造性译者原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