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云浮空 流水行地——浅谈顾恺之的艺术成就

2013-12-12李胜男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期
关键词:女史洛神赋顾恺之

李胜男

悠悠岁月,茫茫远古,在这中华大地的土地上曾诞生过多少名师巨匠,曾出现过多少名品杰作。顾恺之,一个响亮的名字,彪炳千载中国绘画史册,让我们迄今仰拜。考诸史籍可知,华夏历史上有画迹又有画论传世的第一人,便是这位画坛巨匠——顾恺之。

目前工伤保险待遇是在工伤认定,鉴定后再由单位准备材料提交社保机构审核后发放,那么工伤待遇至少是在工伤发生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能发放到工伤人员手中。我国是工业大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还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那么我们所面临的工伤职工大多数仍是最基层人员,一旦发生工伤一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就会受损,直接影响到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因此,工伤保险待遇的及时发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众所周知,汉末魏晋以来是中国历史上多种思想、多种文化交织、碰撞而空前激活的时代,顾恺之的艺术和理论就是在此大背景下形成的。

顾恺之的“点睛传神”以眼睛为基点,发展到人的形体、典型环境也能传达人物的内在精神,他在画云台山时,因画中人物较小,无法靠眼睛传神。他以“瘦形”画出道教天师张道陵的“神气远”,展示张道陵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风道骨,这也是顾恺之“以形写神”的要旨。顾恺之在画自称“一丘一壑,自谓过之”的谢鲲时,干脆将他画在岩壑这个典型的环境中,勾画出谢鲲热衷于山林的隐逸思想。在他看来,绘画务必“以形写神”,四肢躯干的描绘十分重要,但较之“点睛”,都不如后者之于传神写照的意义重大,作画者要善于抓住这个关键,才能真正达到形神兼备的至高境界。

多才多艺的顾恺之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卓越创建者。顾恺之的画论,经晚唐绘画史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得以保存下来,包括《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三篇。《晋书·顾恺之传》和《世说新语》等书也记载了他的一些论画语录。

从画中可以看出顾恺之人物画的一些特点,他在《女史箴图》中所塑造的妇女形象,云鬓高耸,长裙曳地,衣带迎风飘举,仪态典雅肃慎,成为这一时代女性美的典型。图中人物神态安然,细节之处描绘精微,所画妇女端庄娴静,符合封建箴规。笔法细劲联绵,设色典雅秀丽。描绘人物用笔“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这种如“春蚕吐丝”,又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线描,通称为“高古游丝描“。

西晋文学家张华(232-300)为了讽谏当时作风不正的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歌颂古代贤德妇女,曾作《女史箴》一文。《女史箴图》便是根据此文所画。“女史”是中国古代女官名,掌管王宫内有关王后礼仪的文书,多由知书达理的妇女担当。“箴”为古代的一种格言式的文库,常含规谏劝教的意义。顾恺之根据此文采取图文相间的横卷形式,形象地再现了《女史箴》。图卷共12段,前段已佚,尚存9段。每段题《女史箴》原文,图文结合自成一个独立的内容。九段内容根据各段空隙所书箴文,依次为:冯媛挡熊、班姬辞辇、世事盛衰、修容饰性、同衾以疑、微言荣辱、专宠渎欢、靖恭自思、女史司箴。其中“冯媛当熊”及“班姬辞辇”描写封建社会宫廷妇女忠于君主的道德操守。前者描绘汉元帝游乐遇险,婕妤冯媛挺身而出护卫皇帝;后者表现汉成帝女官班婕妤,为君主不致贪恋女色而忘朝政,辞谢与成帝同车。其余各段亦已可视形象解释箴文的抽象说教。

二、红颜一叹,铸就千年神品

《洛神赋图》是一幅在当时题材非常新颖的作品,这幅图不只是表现了曹植《洛神赋》这一文学佳作,而重要的是顾恺之用绘画展现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那种真挚的情感。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想象做在绢本上并加以形象化。例如;洛神曾多次出现在水面上,手持麈尾,衣带飘飘,动态宛然从容。她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曹植头戴梁冠,身穿宽衣长袖,在打着华盖的随从者的簇拥下,有着贵族诗人的优雅风度。顾恺之通过《洛神赋图》生动传达了神话般的浪漫。画中用来衬托洛神的景物也被形象化了,如画面上有高飞的鸿雁和腾空的游龙;又有云中的明月、初升的朝霞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传说的风神在收风,水神使洛水平静和女娲在歌唱。这些借描绘神灵同情曹植和甄氏的爱情遭遇手法,不仅增强了人物之间的联系,更添加了神话传说的色彩。

根据画史记载,顾恺之是一个相当勤奋又多产的画坛巨匠,在他六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孜孜不倦地创作了众多作品,其数不下百件,其画作题材也颇为广泛,除了至今仍为我们所见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之外,还有《列仙画》、《天女图》、《荡舟图》、《古贤图》、《三龙图》、《鹅鹘图》、《木雁图》、《桓温像》、《桓玄像》、《谢安像》、《维摩诘像》、《清夜游西园图》、《桂阳王美人图》、《夏禹治水图》等等。如此多的作品,琳琅满目,蔚为大观。可惜的是,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洗礼,犹如古代绘画史上许多名家笔墨一样,这些画作大都没有流传下来。据行家鉴定,就连现在流传下来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也是宋代以前画坛有心人士逼真摹写而流传下来的。

《洛神赋图》笔法秀劲,意致潇洒。顾恺之运用流利秀润、连绵不断的游丝描,表达了徐缓、连绵、悠扬的韵律感,设色艳丽明快,富有诗意美。全画意境典雅绮丽,画中山石树木的画法,只勾勒染色而无皴擦,画得都比人小。水面清浅无法泛舟,树干像人之手臂、树冠像人之手指一样排列着,这种看来尚显幼稚的手法,正是山水画发展初期的真实面貌。

有疑必问,一个没有疑问的学生不是一个会独立思考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的“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因为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必然产生疑问,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这就形成了学习的最佳状态。学生自觉调动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必然产生最佳学习效果。经过这样思维的过程,一定会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顾恺之的绘画史以传神著称于世的,倘若再进一步从绘画美学乃至整个中华美学的层面上看,我们说,为顾恺之奠定巨大声誉和崇高地位的不仅仅在于他是我国写真画家群体中一个身居前列的高手,更因为他作为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时代的代表性人物,率先明确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理论。在顾恺之看来传神必须先写形,写形是手段,传神是目的。而形与神的关系是相互并重、辩证统一的:“神无形不存、形无神不灵。”他认为,在绘画过程艺术家必须通过对客体的外在形象的描写进而把握其内在的精神实质,才能塑造出高于外在形体美的内在精神美的形象,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绘画不是照相,不是对客观事物不加选择和分析的纯自然主义的机械式摹写,绘画作为主体能动的择取和创造,作为主体心灵对对象灵魂的深刻体悟,必“迁想”而“妙得”。“迁想妙得”不仅指艺术形象要超越生活形象 ,发生形变 ,还要发生理变 ,使其在艺术想象中由遵循生活逻辑、理性逻辑从而转换成遵循艺术逻辑和情感逻辑。

(5)结合某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实例,对结构温度分布确定方式应用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得出沿箱梁高度方向分布的温度和以上十分接近,但和现行规范要求有很大差异;沿桥梁长度方向分布的实际温度大致相同的结论。

要想更好地对公司进行管理,就需要从内到外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不仅要从客户方面考虑,还要结合市场以及其他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利益和价值。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提高企业吸引度,增加企业投资者的能力,站在他人或受益者的角度进行考虑的能力。

而顾恺之的又一杰作《列女仁智图》则是描绘汉代刘向《列女传》卷三《仁智传》的人物故事,旨在标榜封建时代的妇女应操守的“妇德”。据著录记载,原图15段绘有49

猜你喜欢

女史洛神赋顾恺之
《周礼》女史考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迁想”与“妙得”——顾恺之《洛神赋图》品鉴
游周庄和台湾刘然女史韵
“女史”归来
魏晋时期的“绘本”——《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之三
1《洛神赋图》:爱情范本,古典绘画的瑰宝
顾恺之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