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地质信息社会化服务模式及其创新

2013-12-11

上海国土资源 2013年1期
关键词:钻孔资料上海

郦 芳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 200072)

作为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地质资料具有能够长期提供服务、可被重复开发利用的重要特性。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累积形成的海量地质资料信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科研院所、工矿企业、社会公众对地质资料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传统的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手段比较单一,难以适应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通过加快信息建设进程来推动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

提高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是国外地质工作强国的普遍做法[1~3]。近年来,为应对地质资料管理新形势、新机遇,满足地质资料服务新需求,国土资源部陆续出台了有关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地质资料共享数据整理、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汇交监管平台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加快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进程,提升地质资料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

本文结合上海地质信息社会化服务的实践,简要阐述服务模式及其创新,以提供工作借鉴与参考。

1 上海地质信息化进展

上海地质信息化起步较早,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就根据地质环境调查项目需要,陆续建立起以地面沉降监测数据、钻孔、地质空间数据等为内容的各种专题地质数据库。2008年完成的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项目“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对地质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动作用巨大,依托该项目,上海对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机制与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构建并逐步完善三维地质信息化体系框架,将60余年来上海市地质工作的成果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录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上海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上海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对多源、异构、海量城市地质相关数据,包括基岩地质、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面沉降、河口海岸等专题图形、属性、文档等资料进行了统一管理[4~6]。上海还在全国率先启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三年行动计划(2009.7~2012.6)”,按照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1332”即“一个平台、三条主线、三个层面、两个要素”信息化管理架构要求和顶层设计[7,8],使上海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有了扎实的技术支撑与服务能力。

目前,上海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已拥有数字化的地质科研成果报告1.5万余份、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万余份、地质钻孔近92万个、地质环境监测数据1600万余条、专题地质图千余幅[9]。

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在“两化”工作的有效推进下,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个支撑、五大平台”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格局,初步实现了地质资料的一体化和信息化管理(图1)。

“一个支撑”就是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五大平台”包括国土资源部要求建设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共享服务平台、电子阅览室、油气委托保管信息系统和全国钻孔数据库。其为地质资料的集中汇聚与共享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是地质资料管理机关和馆藏机构掌握与监督相关单位履行地质资料汇交义务的行政手段之一[10]。该平台共设置11个功能菜单,能完成43项业务工作,可以实现对各类地质工作项目的原始、成果与实物等资料的汇交处理与全过程监管。上海已依托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对已导入的早期项目信息逐一排查,通过与馆藏报告的信息核对,将2002年7月1日起应当汇交地质工作项目以及探采矿权项目形成的地质资料的档案号、凭证号等有关信息补录入监管平台;同时将2012年度的地质工作项目全部纳入汇交监管流程,并与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实现信息共享,完成实物筛选对接工作。根据汇交监管信息,对个别未按期汇交的地质工作项目,发放《限期汇交地质资料通知书》及时催缴。

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依据国土资源部拟定的技术标准,由国家与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单位的分布式保管和全国统一的网络化服务,实现“分布式保管、网络化服务”。该平台联接31个省市,依托各馆藏单位已有信息资源,基于统一标准,提供自动化工具软件,加工形成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基础,而提供服务的地质资料依旧由各省馆保存、加工、发布、授权。馆藏机构利用共享平台及共享服务软件,依托互联网,发布馆藏非涉密地质资料信息;依托内部局域网,建立内网电子阅览服务系统。通过分布式服务相连,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上初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地质资料集群化共享服务平台。目前上海馆至2012年11月底,在线资料目录数共计15329档,并全部建立全文索引。2013年将继续开展地质资料数据的整理、加工、发布和产品制作,不断丰富共享服务数据内容。

钻孔数据库是地质资料利用与二次开发的重要基础,应用与服务范围广泛。地质钻孔资料的清查摸底,对于确保基础资料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尤为关键。上海在对数据源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分类梳理、同步推进”的工作方法开展全面清查。根据数据中心已建立的地质科研类钻孔基本信息,通过成果资料档案号或原始资料档案号查找相应的归档资料,遵照采集系统要求进行核对。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建库工作也是上海地质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此次以钻孔深度大于75m作为重要钻孔的界定标准,进行全面梳理。此外,上海馆于2009年建立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岩心图文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对已上架的钻孔岩心信息进行了录入管理。上海目前已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数据采集系统中完成947个工作项目及7882个重要钻孔的建库工作,为国土资源部建立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库以及2015年全面完成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1 地质资料管理流程Fig.1 The management processes of geological data

3 社会化服务模式与机制创新

上海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资料集群化体系及扎实的信息化基础,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质信息社会化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地质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3.1 制度创新

《上海市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由201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90号颁布,并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该办法是实现地质资料集群化的重要抓手。上海还结合审批制度改革,将工程地质勘察等资料的汇交作为建设项目验收环节之一,纳入政府管理主流程,该制度在市政府正式颁布《上海市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后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建立起地质信息集群与规划国土资源管理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了各类地质资料汇交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3.2 手段创新

(1)搭建上海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

在上海市科委研发公共平台管理中心支持下,于2010年启动“上海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工作。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搭建了国内首个系统、全面、开放的地质资料数据共享平台,开拓性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城市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平台依托元数据、WEB地质图、文献资料、地质科普等多种服务形式,全面公布60余年来上海地区开展城市地质工作积累的丰富地质资料,涵盖基岩地质、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面沉降、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河口海岸等各专业的地质资料数据,具有高效的海量数据在线浏览、查询、统计、专业分析和电子借阅、数据下载等服务功能。

(2)提供差异化共享数据信息

“上海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使社会公众能够通过网络浏览器直接访问上海城市地质信息资源。为完善地质数据管理、保障涉密数据安全,根据数据共享范围,平台数据共享分为四级,通过用户授权方式实现不同用户共享数据和服务的差异性(表1)。同时,制定《上海市地质资料数据共享管理规定》规范性文件作为保障,明确地质数据共享服务方式与内容、共享服务要求、用户的权利和义务,使地质资料的信息共享具有制度保障并落实分类分级管理。

表1 上海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数据分级说明Table 1 Shared data classif i cation for Shanghai geological data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3)建立地质工作成果发布长效机制

及时做好各类地质资料的更新,不断丰富共享资源。结合相关工作,逐步将海岸带地质调查和地质环境监测、土壤质量监测、地下空间利用等数据成果纳入共享平台,加强资料综合研究和二次开发,满足社会各界对相关信息的共享要求。

3.3 服务创新

(1)实现地质资料汇交信息化管理

为更好建立建设工程地质资料汇交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地质资料汇交流程及管理制度,通过发放告知单等宣传文件做好汇交办法及要求的解释工作。同时,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地质资料的汇交与监管工作:通过已建立的地质资料监管平台,做到汇交工作不遗漏、不拖延;利用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汇交子系统,协助汇交人一次性生成规范化汇交文档,按时保质完成资料汇交;在共享平台中建立地质资料网上汇交办理平台,实现地质资料网上电子资料汇交服务,为区县汇交人提供便利,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2)建立地质资料“数字图书馆”

依照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建立规范化借阅流程,对外依托地质资料共享平台,对内通过电子阅览室,全面实现网上借阅功能,搭建地质资料“数字图书馆”,提高资料社会化服务能力。

(3)主动扩大地质资料用户群

以共享平台作为地质信息服务宣传窗口,一方面加强与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汇交人为代表的大型用户群的业务联系,通过印发宣传手册、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形式,积极引导平台用户在获取共享资源的同时,积极支持和配合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汇交工作,以更好地促进地质资料的共享应用;另一方面,面向城市规划、建设、水务、市政等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内外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社会公众等众多领域,开展平台推广工作,向用户推送地质基础数据产品、定制信息产品、地质信息咨询服务等不同层次的服务内容,加强用户跟踪研究和服务案例总结,根据用户反馈意见不断拓展优化平台功能。

References)

[1]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y plan: Fiscal years 2007-2011[EB/OL]. http://pubs.usgs.gov/circ/2006/1304/pdf/circular%201304.frondorf.pdf. 2006.

[2]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Library. Report to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library: Strategic plan 2008-2010[EB/OL]. http://catalogue.nrcan.gc.ca/opac/en-CA/skin/nrcan-rncan/xml/rdetail.xml?r=8210892. 2007.

[3]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strategy 2009-2014. Applied geosciences for our changing Earth[EB/OL]. http://www.bgs.ac.uk/about/srategy2009-2014.html. 2009.

[4]陈华文. 上海城市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与模式探索[J]. 上海地质,2010,31(3):9-15.

Chen H W. Mechanism and pattern of Shanghai urban geology in serv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J]. Shanghai Geology,2010,31(3):9-15.

[5]刘映,尚建嘎,杨丽君,等. 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初探[J]. 上海地质,2009,30(1):54-58.

Liu Y, Shang J G, Yang L J, et al. Pilot study on a new work pattern of Shanghai urban geological informationization[J]. Shanghai Geology,2009,30(1):54-58.

[6]陈勇,刘映,杨丽君,等. 上海三维城市地质信息系统优化[J]. 上海地质,2010,31(3):23-28.

Chen Y, Liu Y, Yang L J, et al. Thoughts on Shanghai urban 3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enhancement[J]. Shanghai Geology,2010,31(3):23-28.

[7]冯经明.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情况和发展思路[J]. 国土资源信息化,2010,10(1):3-7.

Feng J M. Planning and land &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of Shanghai municipality: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J].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2010,10(1):3-7.

[8]冯经明. 坚持规划国土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精细化[J].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9-11.

Feng J M. Top-level design of informationization for planning and land resources, and using informationization to improve fi ne management[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2012,33(1):9-11.

[9]杨丽君. 上海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构建与运行体系[J].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79-84.

Yang L J.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ng systems of Shanghai geological data center[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2012,33(3):79-84.

[10]李英康,祝尉洪,任香爱,等. 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1-2.

Li Y K, Zhu W H, Ren X A, et al.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wide geological data monitoring platform[M]. Beijing: Geological Press,2012:1-2.

猜你喜欢

钻孔资料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冲击钻孔桩松动爆破技术实践与应用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客运专线路基钻孔爆破施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