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产蛋鸡热应激致病机理及防治措施

2013-12-10王林果孙海龙蒋玲艳马军

兽医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鸡体产蛋率环境温度

王林果,孙海龙,蒋玲艳,马军

(1.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 537000;2.广东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510275;3.海南琼州学院,海南三亚 572000)

2012年7月,笔者走访福建和江西的蛋鸡养殖场,发现无论是个体养殖户还是规模化养殖公司,产蛋鸡在产蛋期都会出现死亡现象,且气温越高死亡率越大,死亡鸡只多在午后或傍晚发生。主要特征是薄壳蛋增多,蛋白稀薄,产蛋率下降,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综合分析所得数据,认为引起产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热应激诱发蛋鸡产蛋量下降及部分鸡只死亡。

一、调查地区

福建龙岩、福清、凌渔、莆田、漳州;江西南昌、吉安、赣州。

二、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1.临床症状。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饮水量大增,粪便变稀,张口呼吸,呼吸节律加快,鸡冠发绀,体温升高,两翼下垂,薄壳蛋增多,蛋白稀薄,产蛋率下降。部分产蛋鸡发生腿麻痹,不能站立,严重者死亡,死亡率约0.1%~0.5%。

2.病例剖检变化。肺水肿,充血或出血,切面流出大量白色或淡红色泡沫样液体,气管内有多量稀薄粘液;心肌松软,心室扩张,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脑膜充血或点状出血;肝肿大,呈土黄色,肝包膜下常有出血点或血泡;部分鸡只出现肠管松弛,肠黏膜脱落;卵泡弥漫性淤血或出血,子宫内常见未产出的蛋滞留。

表1 不同温度对蛋鸡的影响

三、HI抗体监测

病毒性传染病如减蛋综合征(EDS-76)、传染性支气管炎(IB)、非典型新城疫(ND)、禽流感(AI)等可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经过调查发病养殖户,免疫程序按种鸡公司提供的进行免疫;为了解鸡群抗体水平及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每群鸡选取1%鸡蛋监测鸡群抗体水平,监测项目包括NDV、IBV、AIV(H9)、AIV(H5)、EDS-76。连续跟踪监测结果显示发病前后鸡群的各类抗体未见明显变化,因此完全可以排除鸡群发生各类病毒性疾病而引发的产蛋下降和死亡。

四、环境调查

所调查鸡群均为全阶梯三层笼养,开放和半开放式饲养,不存在通风换气的问题,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会在鸡舍内蓄积;鸡舍降温采用冷水喷雾加风扇降温方式;外界因素方面,在发病时,外界气温在35℃以上,鸡舍内温度普遍高于环境温度2℃~5℃,鸡群大部分张口呼吸。

五、分析与讨论

(一)确诊 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笔者初步认为:造成大范围鸡产蛋下降和部分鸡只死亡是由热应激引起。

(二)热应激与鸡的生物特征 鸡正常体温是41.5℃。成年鸡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但昼夜间有明显节律性,晚上12点最低(40.3℃),下午5点最高(41.6℃);鸡体没有汗腺,身体散热主要依靠呼吸散热,其次通过排泄、产蛋等方式散热。鸡的视叶和小脑比较发达,所以对环境变化敏感。陌生人、飞鸟等进入鸡舍,易引起惊群;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环境温度、湿度等突然改变都会对鸡群造成很大影响。这些生物特征注定鸡的生活环境对其生产有重要意义,良好的饲养环境是保证种鸡健康和高产的前提,尤其是高温对蛋鸡的影响非常巨大,详见表1。

(三) 高温环境与鸡的营养需要

1.高温下,维持需要能量的变化。在热应激环境下,家禽的某些血管开始扩张,以便有更多的血液流向冠、髯、脚等部位,以试图提高冷却能力,加速散热。在高温环境下最易出现的是气喘和垂翅现象,鸡体启动自身的散热机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在高温环境中家禽对能量的需求是增加而不是减少,也就是维持需要增加,用于生产的能量降低,与在低温的环境条件下类似。在23℃左右体热产生最低(此时饲料报酬最高),低于这一温度(临界温度以下)时,家禽通常要生成更多的体热来维持体温,超过27℃,家禽即开始用更多的能量来降温。

2.温度与能量进食量、维持能需要、生产能需要之间的关系(无人工防暑的条件下),随温度的上升,能量进食量不断下降,维持需要在25℃以上开始上升,在33℃时,进食能量大于维持需要,但以后,则小于维持需要能,鸡群的生产用能出现了负值,如要继续生产,只能依靠增加采食和消耗自身储备来弥补,但此时的正常增重受阻。要增加采食量则只能搞好防暑降温,同时维持其生活的环境温度在32℃以下,特别是其体感温度需控制在29℃~30℃以下,则对缓解热应激的影响更加明显。环境温度在21℃~30℃时,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1.5%;环境温度在32℃~38℃时,每上升1℃,采食量降低4.6%,实践证明吸收能量不足时产蛋率下降。

(四)饮用水温度与蛋鸡的进食量 不同水温对采食量和产蛋率的影响很大,理论上鸡的饮水量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而增加,但实际情况是当饮用水水温达到或超过32℃时,鸡宁愿忍受极度的干渴也不愿增加饮水量,对采食和生产的影响非常巨大,因此在高温环境下,提供清凉的饮水非常重要。

(五)有效温度(ET)也称体感温度或实感温度,是一个综合性温热指标。它是根据气温、气湿、气流三个因素的相互制约作用而制定的。

鸡:ET = 0.75Td + 0.25Tw (Td:为干球温度,Tw为湿球温度)

例:干球温度为30℃,湿球温度为25℃,则鸡的体感温度为28.75℃。由上面可知道,鸡在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湿度条件下,则其实际体感温度并没有实际环境温度高。

热应激与湿度密切相关,环境高湿高温时呼吸蒸发散热途径受阻(高温条件下最主要的散热方式),加剧高温危害,实践证明比较适宜的湿度是50%~70%。

六、致病机理

1.血压下降。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鸡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心跳加快,血压下降。血压下降是导致鸡只死亡的重要原因。

2.呼吸性碱中毒。气温升高时,母鸡呼吸加快,它们以蒸发水气方式加速体温散失,造成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大量减少,因而降低了血液对蛋壳形成过程中所产生氢离子的缓冲作用,造成鸡体碱中毒,造成薄壳蛋和软壳蛋的增加。

3.内环境紊乱。由于体温持续过高,内环境PH值下降,导致组织代谢与衰竭加快,血钠、血钾比例失衡,血葡萄糖、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导致饲料报酬降低,产蛋率下降,鸡体消瘦。

4.激素调节紊乱。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热应激初期增加,但随着时间延长,逐步降低,甲状腺分泌减少,活性降低,鸡体代谢降低,生长速度下降,产蛋鸡血浆动情素和助孕激素处于低水平,以至性成熟延迟,开产时间滞后,产蛋率降低。

七、防治措施

(一)科学饲养管理防止热应激不良影响

1.合理布局风扇,加强通风换气,开放式鸡舍为自然通风,外加摇头风扇+喷雾降温,间隔8 m安装一个,舍内错位安装两排,保证舍内通风良好,增加鸡体散热。

2.有条件的采用纵向通风+湿帘的方式降低鸡舍内环境温度。风机数量由风机功率大小、鸡舍横切面积、风速要求决定。风速大于2.0 m/s,进风口面积达到出风口面积的4倍以上,且能自由调节大小;所有墙体、天花板不能漏风确保鸡舍密闭和负压状态。

3.设计建造屋檐超出鸡舍墙体一米,防止鸡群直接受到阳光照射;屋檐短的鸡舍在两侧加遮阳网或种植树叶茂盛的树种,气温高时可向两侧树叶喷水或屋顶降温。

4.关注当地天气预报,预期采食量下降提前提高矿物质——维生素等成分的添加水平,保持足够的钙、磷、铁、锌、锰、镁。有目的地降低粗蛋白质成分(最高为17%CP),同时增加蛋氨酸至日采食量360 mg,增加赖氨酸至日采食量720 mg。另外使用部分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补充油脂或使用油脂代替玉米提高日粮能量水平,脂肪用量可以高达2%~4%,尽量减少纤维性饲料的使用。

5.调整饲喂时间,在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增加喂料。增加饲喂次数,提高鸡群采食量。使用破碎料或大颗粒粉料、添加人工诱食剂等方式增加采食量。

6.供应充足、清凉的饮水,最好使用合格的深井水,并定期在饮水中添加预防肠炎的药物;有顽固腹泻的可以添加乳酸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保证肠道健康有助于营养吸收。

7.在突然出现短期(3~5 d)热应激时,不要对日粮作任何调整,避免与热应激叠加,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二)药物预防原发和继发疾病

1.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效磷,热应激前后都可饮水中添加应激消和莱柯氨基维它,缓解高温时饮水增加而导致体内矿物质过度流失。

2.热应激使鸡只热性气喘,损伤呼吸道黏膜及肺负担加重,导致继发感染或原有呼吸道病加重,故预防呼吸道疾病意义重大。在饮水中添加热感清+喘益健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3.日粮中添加200 mg/kg 维生素E,可有效调节皮质酮和甲状腺水平,进而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4.饲料中添加100~200 mg/kg 或在饮水中添加0.1% 维生素C,不仅可以提高鸡群产蛋率,而且还能提高鸡群抵抗力,防止呼吸性碱中毒。除了维生素C外,还可添加苹果酸、琥珀酸等

5. 饲料中添加100 mg/kg杆菌肽锌可以降低高温条件下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危害,降低死亡率。

6.饲料中添加0.1% ~0.5% 碳酸氢纳,可以提高产蛋率和减少薄壳蛋出现。

猜你喜欢

鸡体产蛋率环境温度
蛋鸡羽毛覆盖度计算及其与体温关系研究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Review of a new bone tumor therapy strategy based on bifunctional biomaterials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鸡生产中的应用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雷克萨斯CT200h车环境温度显示异常
浅谈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饲养管理要点
高温高湿季节应对蛋鸡产蛋率下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