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芩口服液佐治儿童手足口病38例疗效观察

2013-12-05姜如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利巴韦口病

姜如萍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主要有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少数病例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可致死亡,然而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相对较轻,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1]。本院对38例手足口病患儿使用蓝芩口服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01/10海门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78例,采用抽签法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6岁,平均(3.3±2.3)岁;病程≤2d,平均(1.2±0.8)d。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6岁,平均(3.4±2.2)岁;病程≤2d,平均(1.1±0.8)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褚福棠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1岁至6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皮肤感染者;(2)合并心血管、肝、肾、血液系统等原发病者;(3)治疗前服用其他药物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11181)10mg/(kg·d),并给予补液、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012241、1102122、1107181),1~2岁每次5mL,~6岁每次10mL,每日2次。疗程5d。

1.6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用药后4d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手足臀皮疹消退,无新皮疹,口腔疱疹溃疡愈合;(2)有效:用药后4d体温恢复正常,食欲稍差,手足臀皮疹消退,无新皮疹,口腔疱疹溃疡未完全愈合;(3)无效:用药后5d仍有发热,食欲未见好转,手足臀仍有皮疹,或出现新皮疹,口腔仍有疱疹溃疡[3]。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79%(6/38),对照组17.5%(7/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病之一,自2008年安徽阜阳暴发该病以来,国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目前病毒学检测,大多数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肠道病毒感染后,可激活抗原特异性、获得性免疫系统中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有研究显示,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率下降,导致细胞免疫受抑制,提示病毒感染后,损害免疫系统,导致抗病毒免疫应答功能下降,不利于病毒的清除,同时抑制性T淋巴细胞数减少,直接杀伤病毒能力下降[4]。而且该研究也显示,手足口病患儿B淋巴细胞表达升高,提示体液免疫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4]。因此,对手足口病治疗,在抗病毒同时,应及时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利巴韦林属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强,易产生耐药,且易引起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贫血等不良反应,故使用受限。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属“温病”“湿病”“时疫”范畴[5],在治疗上应清热解毒祛湿疏风。而蓝芩口服液由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胖大海等组成,采用现代技术提取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方中板蓝根性苦寒,清泻胃热,凉血解毒兼清胃经血分之热;黄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泄火清心、凉血活血等功效;栀子性苦寒,善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黄柏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胖大海味淡微甘,性温,开宣肺气,清泻郁火,解毒润肺,利咽止痛。现代研究证实,此5种中药均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能有效阻断病毒在口腔和体内的复制和繁殖,对多种呼吸道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6]。其中的板蓝根、黄芩,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7,8]。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有效率高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未发生明显药物毒副反应及并发症。提示蓝芩口服液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手足口病可明显提高疗效,有利于迅速控制病情,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肖运迎,朱香丽.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16(6):573-574.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7-808.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72.

[4]石海矾,陈益平,徐志伟,等.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1):48-49.

[5]王雪峰.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21.

[6]刘秀霞,欧阳林,孙海胜,等.蓝芩口服液[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9):734.

[7]秦箐,贺海平,Soren Brogger Christensen,等.板蓝根低极性流分的分离及其免疫活性[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10(1):29-31.

[8]张晓丹,刘琳,佟欣,等.党参、黄芪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草药,2003,34(9):822-823.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利巴韦口病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肠道病毒EV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