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2009-2011年老年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及其对抗真菌药敏感性分析

2013-12-03张慧儿裘莉佩宁波市镇海区炼化医院检验科浙江宁波31507宁波市李惠利医院检验科浙江宁波31507

中国药房 2013年6期
关键词:胞嘧啶伊曲康唑两性霉素

张慧儿,裘莉佩(1.宁波市镇海区炼化医院检验科,浙江宁波31507;.宁波市李惠利医院检验科,浙江宁波 31507)

假丝酵母菌属是一大类条件致病菌,可侵犯皮肤、黏膜和内脏,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大多为继发性感染,亦可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近年来,由于各种侵袭性检查治疗手段的开展,如中心静脉置管、介入治疗、器官移植等以及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病例明显上升,其中假丝酵母菌属最为常见,已成为国内、外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体和医院感染致病菌的重要组成部分,真菌的感染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关于真菌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1-3]。宁波市镇海区炼化医院为国家级二级乙等医院,其前身为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职工医院,医院核定床位128张,现有职工294人,日门诊量150人左右,患者多为镇海区炼化公司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1/3左右。目前国内、外关于假丝酵母菌相关研究较多,但是从年龄阶段进行分层研究的较少。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其真菌感染情况以及真菌药敏情况可能与青壮年有所差异。结合该院患者特点,现将该院2009-2011年从老年患者标本中分离的213例假丝酵母菌的菌种分布及其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老年真菌感染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所有标本来源于镇海区炼化医院临床各科送检标本,患者年龄均≥60岁,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标本包括血液、尿液、脓液、伤口分泌物、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胸水和腹水等,不包括痰标本和大便标本。

1.2 仪器、设备及质控菌株

A2型生物安全柜(美国Thermo公司);HF90/HF240型CO2细菌培养箱[香港力康(Heal Force)公司];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梅里埃(上海)生物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郑州博赛生物技术研究所);ATB-ID32 C酵母菌鉴定系统及ATB-Fungus 3真菌药敏试条(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白假丝酵母质控菌株为ATCC 64548。

1.3 假丝酵母菌的培养与鉴定

按常规方法,将临床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及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置于CO2细菌培养箱。24~48h后根据菌落形态,结合培养基说明,在显色培养基上呈绿色的菌株为白假丝酵母菌,灰蓝色者为热带假丝酵母菌,紫色者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粉红色且边缘有微毛者为克柔假丝酵母菌。其他颜色的菌株采用ATB-ID32 C酵母菌鉴定系统鉴定。

1.4 药敏试验

采用ATB-Fungus 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条,包括5种常用抗真菌药,即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严格按试剂说明操作和结果判读。其中,两性霉素B以生长完全被抑制孔、其余4种药物以生长明显减弱孔为判读折点。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故无论体外试验结果如何均报告为耐药。

1.5 数据统计分析

用WHONET 5.6药敏试验统计软件进行菌种分布及敏感性统计。敏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13 株假丝酵母菌属的分类构成比

在213株假丝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占42.3%(90/213),非白假丝酵母菌占57.7%(123/213),见表1。

表1 213株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及构成比统计Tab 1 Distribution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213 strains of Candida

2.2 假丝酵母菌属的药敏分析

213株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总体敏感率分别87.8%、100%、93.2%、85.9%和95.9%。以上数据显示假丝酵母菌属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敏感率均在90%以上,而对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敏感率低于90%。90株白假丝酵母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敏感率均在90%以上,而123株非白假丝酵母菌的敏感率仅两性霉素B、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在90%以上,其余2种抗真菌药敏感率低于90%。与白假丝酵母菌比较,除两性霉素B敏感率相同外,非白假丝酵母菌对其他4种抗真菌药敏感率均有所降低,其中5-氟胞嘧啶与伊曲康唑敏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的敏感率统计(%%)Tab 2 Sensitive rate of Candida to 5antifungal agents(%%)

3 讨论

国内众多医学工作者研究表明,由于各种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使得患者感染真菌的机会大大增加[4-6]。其中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呈上升趋势[6-7],尤其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可能与该菌与哺乳动物宿主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关。本次从老年患者体内分离的213例假丝酵母菌中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42.3%),比起周捷等[8]报道的非老年患者白假丝酵母菌占临床假丝酵母菌的70.3%,呈明显降低。在非白假丝酵母菌中,光滑假丝酵母菌明显升高,占全部假丝酵母菌的29.1%,这可能与标本构成以及患者构成有所差异造成的[6-7],也有可能与老年患者较青壮年患者更容易感染非白假丝酵母菌有关。具体原因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

从本次分析的213株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结果来看,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对于假丝酵母菌属敏感性均在90%以上,而5-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的敏感率相对较低,但敏感率依然保持在85%以上。提示上述抗真菌药仍然是治疗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有效药[9]。对于白假丝酵母菌,5种抗真菌药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除5-氟胞嘧啶及伊曲康唑外,其余3种药物敏感率均在95%以上。对于非白假丝酵母菌,除两性霉素B外,其余4种药物的敏感性低于白假丝酵母菌,且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分离的4株克柔假丝酵母菌在ATB-Fungus 3真菌药敏试验均表现为氟康唑固有耐药,未见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同其他非老年真菌感染者一样,白假丝酵母菌虽然目前依旧是临床老年真菌感染中排名首位的菌种,但其所占比例已经较非老年患者有所下降,而非白假丝酵母菌中尤其是光滑假丝酵母菌显著增加。对于白假丝酵母菌,常用5种抗真菌药仍然高度敏感;而对于非白假丝酵母菌,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耐药性明显增加。究其原因,除了与真菌耐药性固有的变异以外,亦可能与患者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在调查中也发现大多数患者家中均备有抗生素,平时均有无医嘱情况下自行服用抗生素的现象。另外,从职业角度分析来看,本研究大多数患者年轻时均为炼化厂一线工人,据研究,从事煤矿、橡胶生产等相关工作人员与真菌感染存在关联[10-11]。而石油炼化工作与真菌感染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尚未见相关报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在患者中加大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宣传力度,主动提高老年人自身免疫力,对于降低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对于降低真菌的耐药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1]黄虑,张永信,孙小丰,等.老年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调查[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4,29(3):163.

[2]Yoo JI,Choi CW,Lee KM,et al.National surveillance of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of Candida species in South Korean hospitals[J].Med Mycol,2009,47(5):554.

[3]Eraso E,Ruesga M,Villar-Vidal M,et al.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ATB Fungus 2and sensititre yeast one panels for testing in vitro Candida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J].Rev Iberoam Micol,2008,25(1):3.

[4]杨莉莉,范严严,邓英,等.146株念珠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03.

[5]刘建彬,邱森灵,李玉莲.念珠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2):80.

[6]彭俊华,王海忠,魏捷,等.304株念珠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1,23(3):38.

[7]廖轶,赵德军.念珠菌感染275株分布和药敏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700.

[8]周捷,余江平.我院2005-2006年519例真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4):1081.

[9]张建明,王树云,葛晓利.伊曲康唑治疗重症监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0,21(24):2265.

[10]张桂芳.煤工尘肺合并真菌感染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03,30(5):31.

[11]陈忠英.海南省橡胶工人皮肤真菌病调查分析[J].海南医学,2001,12(3):57.

猜你喜欢

胞嘧啶伊曲康唑两性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原料药氟胞嘧啶中有关物质的方法验证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IDH突变胶质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病理确诊的肺毛霉菌病五例临床分析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低剂量维生素C或可把癌细胞“变好”
伊曲康唑的特性鉴定
流化床包衣工艺在伊曲康唑速释微丸制备中的应用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
遗传密码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