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倒数十名却被世界名校录取的背后

2013-11-25纳兰泽芸

教师博览 2013年2期
关键词:巴蜀名校高中生

纳兰泽芸

一名高中生,在高一时,多科成绩挂红灯,每次大考都排在全班后10名。

这样的学生,在我们眼里,与“优异”是沾不上边的。可能不仅周围的同学对他不屑一顾,老师也会拿他当透明吧。

可是到了高三,他却收到了美国八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这些学校大都是全美排名前100名的名校,迈阿密大学、匹兹堡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

这名高中生在高一时也许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被这些金光闪闪的名校录取吧。

这名“幸运”的高中生就是重庆巴蜀中学国际班的朱铁果。

在我们看来并不“出色”的朱铁果,为什么在众多美国名校眼里却成了“香饽饽”了呢?让我们循着朱铁果的“幸运之路”一探究竟。

按照人们一贯的“人才观”,高三以前的朱铁果是“失败的”。

从小学到初中,朱铁果的学习成绩都算不上好,2009年,朱铁果参加全市普通高中联考,报考巴蜀中学,却以50分之差落榜。后来,父母只好将他作为“择校生”送到巴蜀中学就读。

入校后,朱铁果对无休无止的死记硬背和书山题海提不起兴趣,除了英语成绩一直不错以外,他的语文、历史、化学、政治等多门科目都红灯高悬,很快他在班上成绩倒数。

这样的成绩不要说考上重点大学,就是普通大学都难。他父母也深知这一点,好在孩子英语成绩不错,所以父母就萌生了让他出国去留学的想法。为了让朱铁果提前体验将来的留学生活,父母就让他参加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美国夏令营。没想到参加了夏令营之后,朱铁果就喜欢上了另一种在他看来“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氛围。

高二时,朱铁果就转到了巴蜀中学国际部,但他没有选择在学校上课,而是选了一家留学培训学校学习英国高中课程。令人惊讶的是,全新的学习氛围,再加上没有了“高考应试”的强大心理压力,一直在学习上面“提不起劲”的朱铁果却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多门课程获“A”,甚至超过了班里平时成绩拔尖的同学。

多门课程获“A”以及良好的托福成绩是美国名校将朱铁果视为优秀人才加以录取的条件之一,朱铁果的炒股经历和旅行经历则是他获得青睐的两项重要砝码。

2010年,朱铁果学习了经济学,他产生了把自己积攒的1万元压岁钱拿出来炒股的想法。几个月时间,1万元就变成了近2万元,虽然到后来还是炒亏了,但是其间经历的跌宕与波折,还是让朱铁果明白了不少道理,也长了不少知识。

另外,朱铁果还是一个“不安分”的孩子,他喜欢到处旅行。每逢放假,有父母陪的话就随父母一起外出旅行,没有父母陪伴,他就自己打起背包,一个人外出旅行。虽然才十来岁,但他几乎走遍了中国,还出国去过七八个国家。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独自旅行中,他培养了良好的自理能力、与陌生人的沟通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些书本之外的独特经历与能力,他都详细地体现在了申请美国大学的个人材料中,对他最后的被成功录取起了重要作用。

从朱铁果的录取事件中,我们不难得到一些启示:我们发现,许多国外名校,并非“概以分数论英雄”。认真分析一下那些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的学生,我们发现这些名校注重这样一些素质:从外在看来,被录取者要有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独特“创造力”,多才多艺并拥有特殊课外活动能力;从本质上看,被录取者要具备一种将来可以影响世界的潜力、领导力和创造力。

就算是香港大学也是如此。2005年,11名在我们看来“优秀到顶”的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不愿录取的理由是:不愿录取“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由此,我们看到近些年被国外名校青睐的“优秀人才”,无一不是具备“独特创造力”的学生。那种只知死趴在书本上,离开父母煮个鸡蛋都不会的孩子,肯定进不了哈佛、耶鲁。

华盛顿大学校长爱默特就曾说:我们录取学生时,不仅看他们的学术能力和考试成绩,还要看他们的领导能力、写作能力、工作经验……是否具有一些未来可以使他们成为领导者的独特气质。

在中国,“高考状元”不被名校录取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是1996年,美国165名SAT满分的“高考状元”的入学申请被哈佛拒绝,理由是“创新能力不够”。

(余 娟选自《少男少女》 2012年第16期 插图:珈 铭)

责编:周正旺

猜你喜欢

巴蜀名校高中生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A卷)答案与提示
全国名校导数高考满分模拟卷(B卷)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巴蜀文化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艺术展作品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五室友被英国同一名校录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