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脾细胞IL-2和γ-IFN的影响

2013-11-24叶保国闻春艳李新白朱庆三宋雪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皂甙脾脏淋巴细胞

叶保国,闻春艳,李新白,朱庆三,宋雪松*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麻醉科,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病理科,吉林 长春130033;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脊柱外科,吉林 长春130021)

我国有悠久的大豆栽培历史,大豆产品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1]。以往的研究表明大豆皂甙有降血脂、抑制肿瘤、抗血栓、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2],但对糖尿病大鼠脾脏的作用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本实验旨在观察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IL-2及γ-IFN水平的影响,为研究大豆皂甙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主要试剂 190-210g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由吉林省药品检验所提供(合格证号960101032);大豆皂甙(SS)由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提供;实验用大豆皂甙用生理盐水稀释;链脲佐菌素(STZ)购于Sigma公司,3H-TdR购于北京原子能研究所,ConA、IMDM、小牛血清购于四季青生物工程公司

1.2 糖尿病模型制备 在实验分组前,首先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取实验动物35只,腹腔注射STZ(用新配制的枸橼酸缓冲液溶解)50mg/kg;48h后采尾血测空腹血糖,浓度大于16.7mmol/L为模型复制成功[3],该模型成功30只。

1.3 实验分组及给药 取未造模的10只动物做正常对照组,造模成功的30只动物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15只)、大豆皂甙给药组(15只),大豆皂甙给药组每日灌胃大豆皂甙10mg/kg,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对照组均每日给与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个月。在实验过程中糖尿病对照组动物死亡4只、大豆皂甙给药组动物死亡1只。

1.4 指标检测

1.4.1 脾体比 取材前称大鼠体重,然后脱臼处死,无菌取出脾脏,称重,得脾体比值。

1.4.2 HE染色 脾脏常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5μm,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

1.4.3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将无菌取出的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加入含ConA的IMDM培养板中,37℃,5%CO2培养箱孵育72h,于培养结束前12h加3H-TdR,在液闪测定仪上测淋巴细胞转化率。

1.4.4 IL-2的检测 同样制备单细胞悬液,加入含ConA的IMDM培养板中,37℃,5%CO2培养箱孵育48h,离心取上清,将其加入含有IL-2的培养板中,再孵育48h,然后加入3H-TdR再培养8h,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同位素掺入量。

1.4.5 γ-IFN的检测 用结晶紫法检测[4],上清制备同上,染色后用722分光光度计于540nm波长处测A值。

1.5 统计学分析 大鼠体重及肾组织的各指标(SOD、CAT、LPO、GSH-Px)均以±s表示,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多个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脾体比 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和大豆皂甙治疗组的脾体比无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2.2 脾脏的形态学检测 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和大豆皂甙治疗组的脾脏的形态结构无显著性差异(P>0.01)。

2.3 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检测 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可使大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降低(P<0.01),大豆皂甙治疗组可使大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P<0.01),而对照组和大豆皂甙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1),见表1。

2.4 脾淋巴细胞IL-2活性的检测 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可使大鼠脾淋巴细胞IL-2水平明显降低(P<0.01),大豆皂甙治疗组可使大鼠脾淋巴细胞IL-2水平升高(P<0.01),而对照组和大豆皂甙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1),见表1。

2.5 脾淋巴细胞γ-IFN活性的检测 与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可使大鼠脾淋巴细胞γ-IFN水平明显降低(P<0.01),大豆皂甙治疗组可使大鼠脾淋巴细胞γ-IFN水平升高(P<0.01),而对照组和大豆皂甙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1),见表1。

表1 大豆皂甙作用下Wistar大鼠脾脏免疫指标的比较(n=10,±s)

表1 大豆皂甙作用下Wistar大鼠脾脏免疫指标的比较(n=10,±s)

*P<0.01,△P>0.01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Group spleen body than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rate(cpm) IL-2(cpm) γ-IFN(A)82.3 0.387±0.023 Diabetic model 0.38±0.05△ 634.68±21.23* 14257.3±1328.6* 0.193±0.080*SS treatment 0.35±0.07△ 1028.35±39.66△ 19893.4±1452.6△ 0.365±0.021 Control 0.36±0.04 1074.32±45.63 20374.1±17△

3 讨论

大豆皂甙具有抗补体、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脾细胞增殖、免疫调节、肝损伤保护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但其对T细胞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5,6]。机体的免疫调节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IL-2和γ-IFN是细胞免疫的主要参与者,二者主要由机体内Th1细胞分泌,它能维持T细胞在体外的生长,激活多种免疫细胞,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最主要的细胞因子[7,8],因此IL-2和γ-IFN作为细胞因子网络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10]。本实验的研究表明糖尿病大鼠脾脏IL-2和γ-IFN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大豆皂甙治疗3个月后糖尿病大鼠脾脏IL-2和γ-IFN水平非常显著地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大鼠Th1细胞减少,致使分泌IL-2和γ-IFN减少,并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另一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大鼠的cAMP/cGMP(腺苷环化酶/乌苷环化酶),前列腺素E/前列腺素F的比值失衡的结果,这些都可能是造成糖尿病大鼠IL-2和γ-IFN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大鼠脾脏IL-2和γ-IFN的检测,对探讨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的免疫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李艳青,王 涛.大豆皂甙功能特性及应用前景[J].粮食与油脂.2004,6:17.

[2]王银萍,吴家祥,张凤兰,等.大豆皂甙和人参茎叶皂甙对糖尿病大鼠血SOD和LPO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3,19(2):122.

[3]杨怀中,王 莉,廖国清,等.链尿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骨髓EPO、SCF浓度[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16(2):101-103.

[4]刘佳梅,陈 东,王晓明,等.混合稀土常乐和硝酸镧长期作用对大鼠脾细胞IL-2和γ-IFN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增刊):49.

[5]管伟举,谷克仁.大豆皂甙研究概况[J].粮油食品科技.2007,23(5):120.

[6]Shang P,Q ian AR,Yang TH,et al.Expe rim en tal study of anti tum or effec ts of polysaccha rides from Angelicasinensis[J].W orld J Gastro enterol,2003,9:1963.

[7]刘 进,童旭峰,管彩虹,等.冬虫夏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Th1/Th2等细胞因子平衡的干预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91.

[8]Yang TH,JiaM,M ei QB.Imm uno lo regulation e ffect ofAngelica po lysaccharide iso lated from Angelica sinensis[J].Chin Pharm Bull,2003,19:448.

[9]Yang XB,M e iQB,Zhou SY,et al.The role of Angelicapolysaccharides in induc ing effector mo lecule re-lease bype ritonea lm acrophages[J].Chin J Ce llM o l Immunol,2004,20:747.

[10]Wang J,X ia XY,Peng RX,et al.Activ ation o f theimmunologic function of rat Kupffer cells by the poly sacchar ides of Ang elica sinensis[J].A cta Pharm Sin,2004,39:168.

猜你喜欢

皂甙脾脏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摘除脾脏后,请注意这些变化
胃癌根治术手术中脾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肿瘤的护理体会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大豆皂甙对糖尿病大鼠心、肝、肾组织细胞酶活性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