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话艺术,岂止在书场”——写给执著而坚韧的评弹文化守望者

2013-11-22任旻弼

剧影月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书场书目气场

■任旻弼

也许,苏州评话名家周明华,实在没有那种“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的冲天豪迈,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拥有着一个属于苏州评弹工作者的文化气场,它可以这样地来命名,被叫做——“评话艺术,岂止在书场”,其实,这个“文化气场”还应该具有一种时尚、潮流乃至于 “卖萌”的特质——我执著、我坚守、我骄傲。

欢笑,6年多前的“文化气场秀”

2007年4月14日下午13:30,苏州会议中心人民大会堂。济济一堂,座无虚席。

台下,坐满了苏州市800余名从副科到正处的市区各级机关干部,台上,坐在“报告席”的人却与往常有所不同,因为他不是市里的哪位党政领导,而是穿着一身亮灰色中式立领、胸口苏绣团状锦蓝图样演出服,手执精致的书画折扇,神采奕奕却又文质彬彬的说书先生。原来,苏州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在这里举办县处级、科级干部“菜单式”选学讲座。那位“报告者”就是苏州评弹团副团长周明华,他正在全神贯注地投入,为台下那些“定向选学”慕名而来的干部们,作着《走进吴文化——苏州评弹艺术赏析》的“家乡土特产”文化讲座。

“评话一股劲,全靠一张嘴”。一个人、一张嘴,一股劲、一台势,一部书、一方世界。此时此刻,周明华把自己终身献艺熟悉如家的演出书场,搬进了更为广阔之英雄用武的时空“现场”,华彩出评话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气场。

台上的周明华,十八般武艺,说、噱、演样样俱全,不愿浪费滴答一秒钟,绘声绘色、尽情渲染“有苗头”的吴文化和苏州评弹,真所谓尽情而不遗余力;台下的听众们,难得的尊享,八百双眼睛睁圆,一千六百只耳朵竖起,不肯漏掉哪怕一声叹,聚精会神、洗耳恭听周明华的“八卦阵”与“花头锦”,可以说惟独只听见笑声。一片欢声接着一片笑语,笑声不断中,整整2个小时已经悄然逝去。15:30,一台笑声不断的评话艺术讲座,在雷鸣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报告者,不无踌躇自在的洋洋得意,听众们,却有欲罢还留的依依不舍。笑,已经成为听说两者之间共同的关键词。短短120分钟,掀起大大小小不下100多次笑浪,频率高到平均每讲1分钟大会堂里就会来1波忍俊不禁的笑声。来,听呢,“有魂灵性吴侬软语”那优雅的每一句“苏州闲话”,肺腑里心领神会着的,一圈圈是散发开来了的微笑,如同故乡苏州的一瓣心香在迎接道骨仙风的飘然莅临,那微笑和笑声,笑得来吴文化氤氲雅韵活泼泼地气场满满;快,听啊,传承发扬评弹艺术那快乐的每一次掷地有声,胸膛中酣畅淋漓着的,一阵阵是震荡回环起的大笑,好像中华曲艺的精美绝伦在充盈钟灵毓秀的古韵幽趣,那大笑和笑声,笑出了评话艺术精气神栩栩然地气息生生;请,听吧,评话艺术文化气场那亲切的每一点耳熟能详,上下间经久不息着的,一串串是鱼贯列队般的欢笑,恰似传统文化在接受专业使节的检阅仪式,那欢笑和笑声,笑意起精神文明风景线悠悠扬扬地人气绵延。

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倒有痴情崇拜文化艺术的芸芸众生。值得一提的是,周明华的讲座刚散场,真还的的确确有那些意犹未尽者,一再地追问主办方的工作人员:这样灵光的评弹讲座,下趟啥辰光再会得办?莫非,这,便是对于苏州评话文化气场浓得来化不开的心结!

2006年,苏州评弹荣登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榜首。上述“吴文化讲座”正说明:苏州评弹艺术“非遗”的生命力,既离不开注重市场物化形态给评弹演员安身立命所提供的职业书场,也少不得着眼精神文明建设为面向社会而营造的文化气场。

呐喊,“命系长篇”的艺术责任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评弹事业的生存发展,考验和希冀着每一位为它无悔于理想、爱它志愿于奉献的心灵守望者。

守望者的风景线——它,有时显得茫然无措,好似壮士叩问山河历史的气概,面对前程而高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有时需要悲壮惨烈,就像战士捍卫必争之地的誓师,义薄云天地狂吼——守土有责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它,有时则是心气坚强,有如志士坚守遥远理想的牺牲,无怨无悔去执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倾心40多年的评话艺术实践,造就了周明华——路在脚下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忧患精神。周明华以行的直切与知的真如作为自己的艺术心向标,奉行着一个评弹艺术守望者的应尽责任。作为曹汉昌、吴君玉两位评话大师的高足,周明华的评话表演,集“曹家书”的硬气闹猛,汇“吴家功”的噱气四溢,尤其是他表演拿手的成名作长篇评话《岳传》中《十败余化龙》选段,在书坛再现了岳武穆的精忠勇猛,他还通过《武松·访九》表现了武二郎的沉着机智,角色精彩、脍炙人口。他又在长期坚持演出的同时,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想法和自觉的忧患意识,创作了许多新的长篇评话书目。他将金庸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改编为20万字的长篇评话《红花喋血》;以民间关于明代建文帝朱允炆的传说为蓝本创作了新书目《蛇王岛》;还根据《水浒后传》中石秀后代石化龙的故事编写了长篇《大宋兵马图》;这些书目通过周明华编演,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并且丰富了评话演出,扎实了长篇根底。

有道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担任着苏州评弹团副团长且作为一位评话名家,“出人出书走正路”,弘扬和振兴评弹艺术的文化使命感,赋予了周明华——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观念和美好憧憬。2009年12月4日,周明华发出了言真意切、振聋发聩的呐喊:“评弹艺术——命系长篇。”“命系长篇”,作为论断来自于过往实践的总结,作为呐喊是为了今后可能的生存。“命系长篇”的呐喊,即是一种代表曲艺界人士“与风车搏斗”的浪漫而又悲壮的文化风景,“命系长篇”的呐喊,更是一种深刻忧患之后痛定思痛的对于评弹事业生存发展的理性追考。

“长篇书目可以挖精品折子,长篇书目可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长篇书目创造流派风格,长篇书目包容量大,长篇书目是评弹之根本”!以迫切的心态对评弹文化进行了市场调查,以沉痛的心情为评弹艺术指出了现实状况,以敏锐的心智向评弹事业提供了长远展望,周明华《泡沫繁荣可休矣,评弹艺术命系长篇》这篇调查报告,围绕体制和机制,直面书场和书目,关注说书和听书,针砭痛陈着现状,忧心焦虑着未来——有条件的不听书,要听书的没条件;有书场的不说书,要说书的没书场;有人听的书目太陈旧,新创作的书目太缺少;中篇评奖很热衷,长篇创作很冷落;优秀的艺术人才在减员,新生的演员质量在降低;针对诸如上述一系列攸关评弹存亡的问题,周明华深入了思考,给出了对策,留待了期望。

自发的,知之可为而为之,固然十分可贵;自觉的,知之不可为而为之,更加值得尊敬。

执著,知行合一的“坚而忧则守”

知行间相合的臻妙契一,化生出执著的坚守到底。

周明华,这个不肯舍弃信念的理想主义者志愿自觉地承担其“与自己过不去”的忧患意识,并且把它转换叠加到“让自己过得去”的职业操守当中。于是,他,便迈向了将看似对立的纠结推演进展成为不懈坚守的崇高。“我相信,经过若干年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评弹这支奇葩将青春重发,梅开二度。”这一番坚决自信的表白,其实,映证着周明华的“坚而忧则守”,就是源自于从忧患意识与高度责任感出发而对于事业理想的不懈坚守——坚守着从艺50年珍之宝之爱之以职业以性情以使命的评话艺术,坚守着“生我养我给我力量给我思想”的吴文化,坚守着苏州评弹和吴文化的精神家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身逢21世纪评弹艺术春意渐暖,10多年来,周明华把“坚而忧则守”细化为紧紧贴牢着地气的具体实在:为了提高和优化评弹工作,周明华身挑多项任务,他抓重点——担任苏州评弹“非遗”申报资料组组长,他抓阵地——担纲建起中国评弹网,他抓宣传——参与及编辑《评弹艺术》、《评弹通讯》等专业刊物,所有这些繁琐细致的工作,都在不可或缺地为加强评弹事业的基础管理建设添砖加瓦。

“坚而忧则守”,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它的使命所在,就是代代相续的不断传承。作为长篇评话《岳传》第六代的最后一位传人,周明华深感育苗树人迫在眉睫,如何才能为自己的评话书目找到新的接班人,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岳传》接力到第七代传人手里;继续努力开展评弹宣传推广活动,着手把发生在苏州与苏州文化相关的成语故事,用评话的形式录制成系列节目搬上“苏州电视书场”;抓紧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把已经产生社会文化影响的《吴史春秋》,整理编写成一部20余万字篇幅新的长篇评话;点点滴滴,积少成多,不失为弘扬光大评弹艺术的沧桑正道。

“评话艺术,岂止在书场”。自2006年苏州评弹位列“非遗”名录起始,7年多来,周明华立足担当、自觉修为、知行合一,通过数十次“送书上门”的苏州评话秀,吸引来成千上万的潜在受众群,经营特色、创建品牌、打造标帜,如驾驭“吴文化系列讲座”与苏州评话艺术的双楫扁舟,勉力驶进千年古城苏州积淀深厚的一处又一处港湾领地,具象表达时空坐标下 “苏州评话秀”一次又一次的畅快自得——一群群社区、村镇的热闹声音,是见证,一座座机关、警营的活泼氛围,是效应,一所所图书馆、大学课堂的气韵艺境,是精进。

有人把同时在2006年崛起的周立波“海派清口”与周明华“评话艺术秀”进行过类推对比——“小周”,沪上现代市民文化的一个形象代言人,他代表的海派文化,熏浸着历史虚无般年青勃发的美利坚风气,凸显暴发性与爆发型双重症状候,乃至有归属于青丝乌发族类所向往的朝三暮四的世态脾性;“老周”,吴语文明圈精雅文化的一种人格化符号,他代表的吴文化,秉持着历史实态性相沿的传统文化因袭,具有涓流汇川的超稳定形态,足可表达出几千年白发老贵所积淀而成的智慧豁达的人文精神。这样的比附,虽不乏简单的推断和泛化的比拟,但它却或将有助于理解和尊敬周明华和广大评弹界人士对于自身文化建设的——“坚而忧则守”。

猜你喜欢

书场书目气场
强大气场
——2023 HYUNDAI PALISADE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苏州市2个书场入选 江苏省首批非遗曲艺书场
气场是个什么东西
总体规划 精准扶持
大关街道西一社区百姓书场重新开门迎客
黄金时代
公益型书场生存困境与出路探析
秋天变温婉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