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条叶榕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2013-11-21王喜周应跃跃姚晓伟陈学智丽水学院医学院丽水323000

陕西中医 2013年5期
关键词:提液生理盐水抑制率

王喜周 应跃跃 张 昊 姚晓伟 陈学智 丽水学院医学院(丽水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丽水323000)

▲浙江省景宁县人民医院(丽水310000)

条叶榕(Ficus pandurata hance var.angustifolia Cheng)为桑科榕属植物,畲药名小香勾,别名小康补[1],是畲族最常用的畲药之一。《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记载:条叶榕的功效:利湿,健脾。主治:消化不良,疳积,腹泻等的疾病[2]。该药在浙中南地区民间应用较广,主要用于水肿,腹痛,风湿等疾病。鄢连和等认为其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的功效[3]。有科研工作者对条叶榕的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分离研究[4],发现其富含黄酮类物质。据文献报道榕属药用植物所含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功效,如抗菌[5]、抗炎[6]、抗氧化[7]、护肝作[8]等。本文对条叶榕的抗炎镇痛作用进行药效学研究,并比较了其不同提取的抗炎镇痛效果。为条叶榕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1.1 仪器和试剂 YLS-6B智能热板仪、YLS-Q4耳肿打耳器,醋酸地塞米松(浙江仙居制药厂,批号110736),阿司匹林、95%乙醇、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二甲苯均为分析纯;角叉菜胶,Sigma公司。

1.2 药物 野生条叶榕2010年8月中旬采自浙江遂昌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丽水食品药品检验所李建良鉴定为Ficus pandurata hance var.angustifolia Cheng,取条叶榕根茎,水洗,60℃烘箱中烘至恒重,粉碎,过三号筛,装保鲜袋,冷藏备用。

称取条叶榕根茎粉末100g,加蒸馏水1000mL,28℃超声辅助提取20min,100℃回流30min,过滤,药渣加蒸馏水500mL,100℃回流30min,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生药1g/mL,得条叶榕水提液,置4℃保存备用。

称取条叶榕根茎粉末100g,加50%(v/v)乙醇1000mL,28℃超声辅助提取20min,煮沸,回流30min,过滤,药渣加50%(v/v)乙醇500mL,煮沸,回流30min,过滤,合并滤液,挥醇,浓缩至生药1g/mL,得条叶榕醇提液,置4℃保存备用。

给药方式及容积:条叶榕水提液、条叶榕醇提液和阿司匹林灌胃给药,每天一次,每次25mL/kg,地塞米松腹腔注射给药。

1.3 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清洁级),雌雄各半,年龄4~6周,体重18~22g,由丽水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并饲养。饲养条件:笼养,安静,室温23±2℃,湿度60±10%,12小时昼夜更替。

2 实验方法2.1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9]60只18~22g小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组(25g·kg-1)、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1mg·kg-1)、条叶榕水提液高剂量组(9g·kg-1)、条叶榕水提液低剂量组(3g·kg-1)、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9g·kg-1)、条叶榕醇提液低剂量组(3g·kg-1)。各组动物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6d,末次给药lh后,将二甲苯(0.04mL/只)涂于小鼠右耳正反两面,左耳作对照,1h后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取两耳,用直径8mm打孔器分别在双耳的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精确称重,其差值为炎性肿胀度,并计算小鼠耳朵肿胀抑制率。

抑制率(%)=(生理盐水对照组肿胀度—条叶榕组肿胀度)/生理盐水对照组肿胀度×100%

2.2 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实验[10]60只18~22g小鼠实验动物,分组、剂量和给药同2.1项。末次给药lh后,在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入以1%角叉菜胶(0.02mL/只)致炎,致炎后次日处死小鼠,剪取小鼠左右后足跖,精确称重,左右足跖差值为炎性肿胀度,并计算小鼠足跖肿胀抑制率,计算公式同2.1项。

2.3 小鼠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实验[11]60只18~22g小鼠实验动物,每只小鼠注射0.7%硫喷妥钠(10mL·kg-1)麻醉后,无菌操作,在其背部切1cm长小口,在小鼠左右腋窝各植入已灭菌棉球一只(10mg/只),缝合皮肤,次日对植棉小鼠进行分组,分组、剂量和给药同2.1项,连续给药8d,末次给药1h后脱颈处死小鼠;剖取棉球肉芽肿,剔除脂肪组织,置60℃烘箱烘至恒重,减去原棉球质量即为肉芽肿质量,计算肉芽肿抑制率。

抑制率(%)=(正常对照组肉芽肿质量—条叶榕组肉芽肿质量)/正常对照组肉芽肿质量×100%

2.4 醋酸致小鼠扭体的实验方法[9]60只18~22g实验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即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溶液200mg·kg-1),其余分组及剂量同2.1项。连续给药6d,各组小鼠在末次给药后1h,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6%(v/v)的醋酸溶液0.4mL/只。记录注射醋酸后小鼠15min内的扭体次数,并计算扭体抑制率。

抑制率(%)=(正常对照组扭体次数—条叶榕组扭体次数)/正常对照组扭体次数×100%

2.5 对小鼠热板痛反应的影响[9]将实验小鼠置于(55±0.5)℃的智能热板仪上,测定每只小鼠的痛阈值。痛阈值在10~15s为合格小鼠。选取痛阈值在10~15s间的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分组及给药同2.4项,每组给药前重复测定痛阈值2次,取均值作为基础痛阈值,连续给药6d,每天1次,第6天给药后,在分别在第30min、60min、90min时测量小鼠的痛阈值,计算各组痛阈提高百分率。

痛阈提高百分率(%)=(给药后痛阈值-给药前痛阈值)/给药前痛阈值×100%

3 实验结果3.1 条叶榕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的影响 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水提液高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的鼠耳肿胀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5.96%、17.21%和26.38%,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差异;条叶榕醇提液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强于水提液组,但是在相同剂量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条叶榕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s,n=10)

表1 条叶榕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s,n=10)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水提液高剂量组与醇提液高剂量组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剂量(g·kg-1)肿胀度(mg)抑制率(%—生理盐水组 25 20.67±4.91)3 17.11±4.23 12.22地塞米松组 0.001 10.96±3.37▲ 46.98条叶榕水提液高剂量组 9 15.22±3.81△ 26.37条叶榕水提液低剂量组 3 18.54±4.65 10.30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 9 13.24±3.45▲ 35.95条叶榕醇提液低剂量组

3.2 条叶榕对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的影响 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水提液高剂量组对角叉菜胶所致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4.29%、13.98%和23.34%,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差异;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对角叉菜胶所致足肿胀的抑制作用高于水提液高剂量组,并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2 条叶榕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s,n=10)

表2 条叶榕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s,n=10)

组 别 剂量(g·kg-1)肿胀度(mg)抑制率(%生理盐水组 25 89.25±15.60)—地塞米松组 0.001 48.86±9.71▲ 45.25条叶榕水提液高剂量组 9.0 68.42±12.58△◇ 23.34条叶榕水提液低剂量组 3.0 80.63±14.12 9.66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 9.0 58.65±13.90◇▲ 34.29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 3.0 76.77±14.35△13.98

3.3 条叶榕对小鼠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 条叶榕水提液高剂量组和醇提液高剂量组均抑制皮下棉球所致小鼠皮下肿胀,其抑制率分别为21.19%和28.73%,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它条叶榕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别;相同剂量的醇提液组与水提液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条叶榕对小鼠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s,n=10)

表3 条叶榕对小鼠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s,n=10)

组 别 剂量(g·kg-1)肉芽肿质量(mg)抑制率(%)生理盐水组 25 6.23±1.73—地塞米松组 0.001 4.16±1.55 33.22条叶榕水提液高剂量组 9.0 4.91±1.72△ 21.19条叶榕水提液低剂量组 3.0 5.30±1.59 14.93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 9.0 4.44±1.98△ 28.73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3.0 5.24±1.76 15.89

3.4 条叶榕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条叶榕4个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其中水提液高剂量组、醇提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醇提液高剂量组镇痛作用大于水提液高剂量组,且有显著差异。见表4。

表4 条叶榕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s,n=10)

表4 条叶榕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s,n=10)

组 别 剂量(g·kg-1)扭体次数(次/15min)抑制率(%)生理盐水组 25 41.4±13.2—18.5阿司匹林组 0.001 15.2±6.8▲ 63.2条叶榕水提液高剂量组 9.0 24.8±10.1△◇ 40.1条叶榕水提液低剂量组 3.0 38.1±12.9 7.8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 9.0 18.1±9.2▲◇ 56.1条叶榕醇提液低剂量组 3.0 33.72±11.6△

3.5 条叶榕对小鼠热板痛反应的影响 条叶榕水提液组合醇提液组均能够能显著提高小鼠热刺激体表的痛阈值,其中条叶榕水提液高剂量组合和醇提液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表明一定剂量的条叶榕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小鼠具有镇痛作用;条叶榕醇提液组高于水提液组的镇痛作用,其中90min的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与水提液高剂量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条叶榕用药组的痛阈值随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见表5。

表5 条叶榕对小鼠热板痛反应时间的影响(±s,n=10)

表5 条叶榕对小鼠热板痛反应时间的影响(±s,n=10)

痛阈值(s)痛阈值提高率(%)组 别 剂量(g·kg-1)5 29.2阿司匹林组 0.2 14.4±6.3 24.3±7.4▲ 28.7±7.4▲ 33.7±7.4▲ 66.6 96.2 130.9条叶榕水提液高剂量组 9 13.8±5.2 18.9±7.0△ 23.6±6.2▲ 24.1±6.8◇▲ 36.7 71.2 74.9条叶榕水提液低剂量组 3 14.3±6.7 16.52±6.6 18.0±6.7 18.1±5.3 15.2 25.4 25.9条叶榕醇提液高剂量组 9 13.9±5.6 20.7±5.5△ 24.8±7.1▲ 27.7±6.8◇▲ 49.5 78.8 99.4条叶榕醇提液低剂量组 3 13.7±5.8 17.1±6.2 18.1±5.8 19.5±5.9 25.6 32 30min 60min 90min生理盐水组 25 14.2±5.0 15.8±6.0 17.1±5.7 18.4±6.1 11.5 20.基础痛阈30min 60min 90min.7 43.2

4 讨 论本研究采用3种炎症模型(两种急性致炎模型与一种慢性致炎模型)和2种镇痛模型(中枢性镇痛模型和外周性镇痛模型)检测条叶榕的抗炎镇痛效果。条叶榕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片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以及小鼠皮下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说明条叶榕能够有效缓解炎症发生过程中的症状;条叶榕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能抑制醋酸刺激腹腔黏膜引起的痛反应,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刺激体表的痛阈,延长热板痛反应时间,说明条叶榕可以分别通过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产生镇痛作用;同剂量条叶榕醇提液的抗炎镇痛作用高于水提液,与前期研究的黄酮类物质更易被乙醇溶剂提取有关[12]。条叶榕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榕属植物含有生物活性物质有关,如黄酮类、萜类、三萜类、甾醇类和多糖类等成分有关;条叶榕气味芳香,可能与中药芳香化湿,通畅气机,通则不痛的理论有关。

总之,条叶榕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并且同剂量醇提液比水提液抗炎镇痛效果强,但对条叶榕抗炎镇痛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雷后兴.中国畲族医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07-308.

[2]浙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S].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5.

[3]鄢连和,雷后兴,李水福,等.浙江畲族医药研发概况[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5:91-93.

[4]应跃跃,王喜周,何国庆.条叶榕营养成分分析及黄酮含量的测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2(14):90-92.

[5]Smyth T J,Ramachandran V,Brooks P,et al.Investigation of antibacterial phytochemicals in the bark and leaves of Ficus coronata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HPLC-ESIMS(n))and ESI-MS(n)[J].Electrophoresis,2012,33(4):713-718.

[6]Liao C R,Kao C P,Peng W H,et al.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Methanol Extract of Ficus pumila L.in Mice[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2,2012:34014.

[7]刘力恒,王立升,王天文,等.小叶榕叶总黄酮含量测定、鉴别及其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078-1080.

[8]Hubert D J,Dawe A,Florence N T,et al.In vitro hepatoprotectiv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rude extract and isolated compounds from Ficus gnaphalocarpa[J].Inflammopharmacology,2011,19(1):35-43.

[9]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等.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82-883,886-887,911-913.

[10]赵 平,叶志文,凌玉云,等.珍黄丸抗炎镇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9):86-88.

[11]孙春龙,郑庆霞,李洪庆,等.苗药冷水花提取物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6):67-69.

[12]应跃跃.小香勾营养价值分析及黄酮研究[D].浙江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提液生理盐水抑制率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双酶水解鱼鳞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研究
血栓弹力图评估PCI后氯吡格雷不敏感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
基于灰色关联的水平井提液效果评价方法
——以渤海S油田为例
渤海Q油田提液井生产规律分析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稠油底水油藏提液研究
自制生理盐水
日本荚蒾叶片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辣子草水浸提液对蚕豆叶保卫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