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黄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2013-11-21李其爱晏洪波杨凌云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黄褐斑口服液色素

李其爱 晏洪波 杨凌云

1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1

2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皮肤美容科,武汉 430070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以对称性分布在暴露于太阳光照射部位的浅至深褐色的斑点、斑疹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科疾病[1]。黄褐斑多发生在前额部、颧部、下颌部等面部皮肤,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压力。本科在临床上采用川黄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导入方法治疗黄褐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2年2月—10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65例,诊断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会议修订的关于黄褐斑的诊断标准[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本病诊断标准;②受试者年满18周岁,女性患者;③入组前2周停用具有争议的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氨甲环酸、谷胱甘肽等;④自愿参与本次临床观察。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体内有出血倾向患者;③接受过激光治疗;④高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患者。

1.3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①避免诱发因素:如日光直射、服用避孕药物、保证充足的睡眠、舒畅情志;②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保湿护肤品,正确使用防晒霜(SPF≥15);③嘱患者勿使用加重局部色素沉着的软膏。

对照组:使用维生素C离子导入仪(韩国Ionto Sonic,美妍超音皮肤美容仪)。外用维生素C胶囊(规格:250 mg×50片,Shin Han Poly mers Co.,Ltd)。将外用维生素C胶囊配置成浓度为10%的维生素C溶液,用8层纱块饱吸10%维生素C溶液,再覆盖正极板,并加以固定。负极板包在生理盐水纱布里,嘱患者用手握紧。接通电源后,调整电流为1~2 mA,视患者的耐受而定,一般以面部皮肤觉轻微刺痛为度,1次/周,每次20 min,治疗结束以冰冻毛巾擦脸。

治疗组:在对照组使用维生素C离子导入的基础上,加用川黄口服液10 ml(规格:川黄口服液10 ml×10支×1盒,成都中汇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021),每日3次,口服,治疗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

1.4 记录指标

在入组之日、治疗终点(即第6周),依据“改良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3],对患者进行黄褐斑病情评分。前额评分=0.3×(D+H)×A;左/右颧部评分=0.3×(D+H)×A;下颌部评分=0.3×(D+H)×A;MASI总积分=以上分值总和。见表1。

表1 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订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2003年)》[2],拟订本病疗效判断标准:①临床痊愈:黄褐斑病情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②显效:黄褐斑病情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但不足95%;③有效:黄褐斑病情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但不足70%;④无效:黄褐斑病情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30%,或黄褐斑病情积分较治疗前增加。在第6周,所有患者依据“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治疗效果做出主观性评价。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见表2。

表2 患者满意度评分

1.6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方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褐斑病情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黄褐斑病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黄褐斑病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褐斑病情评分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褐斑病情评分的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组别 n 32 18.90±7.49 14.32±3.37治疗组 33 20.11±5.27 8.64±3.28△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判定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评价

对照组满意度为(1.56±1.01),治疗组满意度为(2.15±1.1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损美性皮肤病,女性多发,男女发病比约为1∶9。本病发病率较高,但在各个地区报告有所不同。有报告表明,南美拉丁美洲本病发病率为8.8%,而东南亚本病发病率高达40.0%。其发病与紫外线、皮肤类型[4]、遗传等有关,亦有研究表明与避孕药物的使用、妊娠、内分泌、精神因素、毛细血管数量、化妆品使用不当有关。

目前治疗黄褐斑的方法众多,治疗黄褐斑常用的口服及外用药物包括氨甲环酸、壬二酸、氢醌、果酸、维 A 酸、曲酸、α-羟基酸、β-羟基酸、β-胡萝卜素、对甲氧酚、白藜芦醇、4-羟基苯甲醚、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以及强脉冲光、调Q激光及点阵激光等[5],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确切疗效需长期观察。有报道[6-7]表明,采用维生素C离子导入法治疗黄褐斑取得较好的疗效。维生素C能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能将颜色较深的氧化型色素还原为颜色较浅的还原性色素,将多巴醌还原为多巴,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8]。但是,普通维生素C在水溶液会很快被氧化和分解且皮肤的渗透性差,故外用治疗黄褐斑效果欠佳。本试验采用油水共溶的左旋维生素C溶液,容易通过皮脂膜,且不易被氧化和水解,有着更好的稳定性,且离子导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维生素C的吸收[9-10],从而较好发挥药效。

中医研究[11-12]表明,黄褐斑发病多与气虚、肝肾亏虚、血瘀相关。川黄口服液具有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川黄口服液具有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改善血流变性质,对黄褐斑起到治病固本的作用,联合左旋维生素C导入可以起到标本兼治,加速色素斑的代谢、消退的作用。本试验选用川黄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离子导入法治疗黄褐斑,治疗后黄褐斑病情评分、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单纯维生素C离子导入法,值得临床借鉴。

[1]SARKAR R,BANSAL S,GARG VK.Chemical peels for melas ma in dar k-skinned patients[J].J Cutan Aesthet Surg,2012,5(4):247-253.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3]PANDYA AG,HYNAN LS,BHORE R,et al.Reliability assess 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Melas 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and a new modified MASI scoring method[J].J Am Acad Der matol,2011,64(1):78-83.

[4]SHET H V M,PANDYA AG.Melas ma:A co mprehensive update:PartⅠ [J].J Am Acad Der matol,2011,65(4):689-697.

[5]MARK T,JAMAL Y,DAVID D,et al.Successf ul shortter m and long-ter m treat ment of melas ma and 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 mentation using vitamin C with a f ullface iontophoresis mask and a mandelic/malic acid skin care regi men[J].J Dr ugs Der matol,2013,12(1):45-50.

[6]HUH CH,SEO KI,PARK JY,et al.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 olled trial of vitamin C iontophoresis in melas ma[J].Der matology,2003,206(4):316-320.

[7]SOBHI RM,SOBHI A M.A single-blinded co mparative study bet ween the use of glycolic acid 70%peel and the use of topical nanoso me vitamin C iontophoresis in the treat ment of melas ma[J].J Cosmet Der matol,2012,11(1):65-71.

[8]谢荣标,陈美贞.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黄褐斑44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6):342.

[9]YOO JM,PARK HJ,CHOI SW,et al.Vitamin C-iontophoresis on melasma[J].Kor J Der matol,2001,39(4):285-291.

[10]KI M S,OH SY,LEE SH.Comparative study of glycolic acid peeling vs.vitamin C-iontophoresis in melas ma[J].Kor J Der matol,2001,39(4):356-363.

[11]王正,吴元洁,吴广铮.从瘀论治黄褐斑临证心得[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4):243-245.

[12]朱智生,李锦鸣.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2):170.

猜你喜欢

黄褐斑口服液色素
色素热舞
双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备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听话”的色素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