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荣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

2013-11-19贺耀敏

博览群书 2013年11期
关键词:非公经济文化产业产品

○贺耀敏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近些年来我国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大发展,出版业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出版工作者来说,这个讲话十分及时、十分重要,讲话对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深刻论述、鲜明观点和根本要求,都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我国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文化真正成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如此,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就具有了关键性的作用,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七个方面加强组织引导工作:

一靠把握出版导向。出版导向关系着我国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如何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思想环境,因此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就要把出版导向抓实抓好,并落实在日常的工作中。文化产品本身就有质量之分,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文化领域的确存在着一种以哗众取宠为追求、以低级趣味为时尚、以怪诞畸形为常态的倾向,什么阴险的宫廷生活、狡诈的社会关系、丑陋的官场习气、卑劣的人物内心、肮脏的权钱交易等等在文化产品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东西只会毒害人们的心灵,不可能有什么“正能量”。这些文化产品的出笼,反映了我们当代许多人畸形的文化心态,带来的是对文化的毒害和人们价值观的扭曲。炮制出一批垃圾,引起了广大读者的不满。旗帜鲜明的抓出版导向就是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它来带动我国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靠市场经济规律。引导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力量。通过加快文化出版产业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文化出版产业的开放度,调动各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共同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文化产业说到底还是产业,它除了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之外,更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需要探寻的是如何将文化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很好的结合起来。好的文化产品不仅会给人以积极昂扬的文化营养和精神力量,往往也会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例如,高占祥同志为少年儿童编写的《新三字经》,把大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优秀文化因素都吸纳进去,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内容健康活泼,很受少年儿童的欢迎,发行超过30万册。又如,中国思政会编写的《中国人的美德》很好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高尚道德内容,发行量超过10万册,还输出了版权。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各种阻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不利因素,减少各种非市场的包括地区、部门、行业的种种垄断和壁垒,为优秀的文化产品开通全国大市场,焕发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三靠重大项目引领。发挥新闻出版业重大项目工程建设的引领作用,就是要通过重大项目工程改变传统出版的格局,加快以内容为基础、以数字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为依托的新的出版业态的形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确立文化发展中的引领性重大项目和工程,势必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国家出版基金的设立,极大地调动了新闻出版界的积极性,这些年来资助了一大批优秀的图书出版,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挑战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已经成为经济总量居于第二位的世界大国,不论你是否愿意看到,我们都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挑战和文化冲突,这就要求我们更要加快中国文化的创新,使中国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世界的东方。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也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靠转变发展方式。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版规模、图书品种和印制码洋成数倍增长,2012年全年出版图书品种超过40万种,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与此同时,出版界以码洋论英雄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出版产业转变增长方式、走一条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的主要障碍了。为此,应逐渐淡化以码洋论英雄的倾向,增加来自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行业层面的评价,尊重读者的评价。特别是要发挥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奖项的引导作用,发挥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经典中国出版工程等资助项目的导向作用。通过运用各种媒体,通过设立相关专栏等,加强对于优秀出版物的宣传介绍。对于发展的评价,既要讲数量,更要讲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对于我国出版界也有着重要启示,对于出版界来说,“绿水青山”就是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图书。

五靠科学技术支撑。科学技术始终是发展的根本因素,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我国出版界要善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尤其要在数字出版方面争取走到世界的前列。数字出版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式可以说大大超越了人们的预想,数字技术改变了出版业态,传统出版业只有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发展壮大,反之只能不断萎缩。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尽快取得网络媒体话语权和网络文化控制力。如何使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议题。应该加快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进程,构建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探索传统出版社出版物数字化盈利模式的新突破,把传统出版社大量优秀的著作以便捷、快速的方式传递到读者手中,适应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占领先进文化传播阵地,强化先进文化的引导。

六靠两支坚强队伍。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离不开两支队伍,一是要具有一大批具有潜力的稳定的作者队伍,一是要具有一大批兢兢业业献身出版事业的出版队伍。加快这两支队伍的培养至关重要。从出版产业发展的实际来看,加强培养中青年出版人才更是重中之重。例如,中宣部组织的“青年骨干编辑培训班”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我们许多出版社的参加过这种培训班的青年编辑都说,这个培训班很好,讲内容充实必要,讲形式活泼多样,讲事例引人入胜,将经验发人深省,感到很有收获。优秀的编辑队伍是策划优秀图书的根本,没有优秀的编辑队伍,很难想象能够策划出版优秀的作品,所以他们才是实现“三贴近”,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关键所在。同时还应该看到,每一个优秀的策划编辑都联系着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作者群,鼓励作者产出什么作品、支持作者进行什么探索、实现作者作品的完美呈现,都与策划编辑的辛勤工作分不开。

七靠多种经济成分。在我国出版业态之中,非公经济始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论你是否愿意承认,非公经济出版已经在我国出版格局中占有了相当的比例,一些出版社已经长期依靠非公经济出版来支撑自己的出版物生产了。在图书零售环节,非公经济所占的比重则更高,非公经济以其灵活多样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周到细致的热心服务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任由这些非公经济出版和发行力量处于不规范、难监管的状态,倒不如适时地使这些非公经济出版力量从半地下状态浮出水面,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逐步纳入到国家出版发行管理的体系之中。说到底,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就是要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力量,包括非公经济力量,共同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而奋斗。

猜你喜欢

非公经济文化产业产品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上半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52.4%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