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2013-11-15钱素瑛浙江省富阳市春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伤科富阳311421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颈源针刀头痛

钱素瑛 浙江省富阳市春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伤科 富阳 311421

魏 威 余建明 叶 杨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枕部或/及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以同侧头痛为主的综合征[1]。该病发作时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针刀、推拿手法、单纯牵引三种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在笔者所在两家医院门诊就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20 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针刀组、推拿组和牵引组,每组40 例。三组年龄、性别、病程、头痛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Sjaastad[1]在1983 年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和《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的颈椎病诊断标准[2],排除颅内病变、高血压、冠心病、眼科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诊断明确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前述诊断标准;②年龄<70岁;③同意停服原有的治疗药物,所有患者均同意治疗期间暂停止痛药物。

2 方 法

针刀组根据国内外相关临床资料结合本课题组实验测量的解剖参数,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部位主要为患侧的乳突、枕骨结节下沿(相当于风池穴),颈2~3 棘突间隙及两侧夹脊穴,颈2~3 横突后结节和尖部,颈2~3 关节突关节,胸锁乳突肌乳突后方附着点(相当于医明穴),斜方肌、头夹肌、头下斜肌等颈后伸肌群附着点,寰枕筋膜、枕后腱弓等筋膜的附着点等处。根据明确的压痛点,选择治疗部位,严格按小针刀四步八法进行规范治疗,为了减少干扰因素,所有患者均用单纯针刀治疗,不加用局部麻醉阻滞。一般治疗1 次,必要时1 周后再治疗1 次。牵引组做颌吊带牵引,颈椎前屈15 度,牵引质量6~8kg,每次牵引20min。隔天牵引1 次,10 天为1 个疗程。推拿组采用仰卧位拔伸整复法[3],隔天治疗1 次,10 天为1 个疗程。

观察指标:①头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价法(VAS)[5]:治疗前后分别运用VAS 标尺测定VAS 值,1~3 为轻度,4~6 为中度,7~9 为重度,10 为剧烈疼痛。②伴随症状与体征观察:颈项痛、棘突旁压痛、条索状阳性反应物、上肢痛、头晕、失眠、工作能力采用4 级(重度3 分、中度2 分、轻度1 分、无0 分)标准,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各记录1 次。③血清NO 和ET-1 测定:三组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侧颈静脉血10mL 进行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紧张素1(ET-1)检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临床治愈:头痛症状消失,伴随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率≥95%,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头痛症状较治疗前积分减少2/3 以上,伴随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率≥70%,基本能够进行日常工作和活动;有效:头痛症状较治疗前积分减少1/3 以上,伴随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率≥30%,日常劳动和工作仍受到一定影响;无效:头痛症状较治疗前积分减少1/3 以下,伴随症状体征积分下降率<30%。

3.2 临床疗效 针刀组和推拿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牵引组(P<0.05),见表2。

3.3 三组治疗前后头痛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头痛VAS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头痛VAS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针刀组改善头痛的效果最佳,其次为推拿组,牵引组较差。见表3。

表2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3 三组治疗前后头痛VAS 评分比较()

表3 三组治疗前后头痛VAS 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针刀组比较,△P<0.05

3.4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 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分

表4 三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3.5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NO 和ET-1 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针刀组和推拿组NO 水平明显降低(P<0.01),牵引组NO 水平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ET-1 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明显低于推拿组和牵引组(P<0.01),见表5。

表5 三组治疗前后血NO 和ET-1 水平比较()

表5 三组治疗前后血NO 和ET-1 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针刀组比较,△△P<0.01

4 讨论

颈源性头痛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学说:解剖会聚理论[6]、机械压迫和刺激学说[7]、肌肉痉挛学说[8]和炎症水肿学说。近年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和血管内皮紧张素-1 共同参与了头痛发作、持续、停止的病理生理过程。Olesen 等[9]认为,一氧化氮为头痛发生的关键因子。许多研究[10-13]发现,一氧化氮和血管内皮紧张素-1 在头痛患者发作期血清中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为颈源性头痛提供了实验室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和疗效判断。

目前,西医治疗该病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枕大神经阻滞术、颈硬膜外麻醉、射频治疗等。常用药物包括镇静药、镇痛药、糖皮质激素、抗痉挛药、血管扩张药等,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针对颈源性头痛的药物,药物治疗因病灶刺激因素未能去除,往往治标不治本,且容易造成药物依赖。而西医其他治疗方法相对风险较大,费用高,术后有一定复发率,患者耐受性差。

颈源性头痛属中医“头痛”范畴,病因病机多着眼于肝阳上亢、气滞血瘀、气血不足、肝肾阴虚几方面。治疗多从平肝养血、活血止痛入手,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神经功能,但对造成颈源性头痛的病因治疗相对不够。近年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推拿、牵引、针刀等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有良好的效果。牵引和推拿通过充分缓解神经根受到的刺激,松解颈部病变部位软组织,整复颈椎小关节,从而达到舒经活络、行气活血止痛的目的,加上头面部穴位的按摩,可以在缓解症状的同时针对病因加以治疗。针刀可通过松解变性软组织区域内的压痛点、疤痕、结节、变硬组织,解除血管神经卡压所致的疼痛、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同时可直接切开增厚的结缔组织,切断部分横行腱弓,分离粘连,直接解除神经卡压,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有利于炎症和代谢产物的吸收消除,故而使疼痛迅速消除。本组结果显示,针刀、推拿、牵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果肯定,其中以针刀效果最佳,其次为推拿和牵引,且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由于颈源性头痛仅是头痛的一个原因,颅内病变、高血压、冠心病、耳鼻喉科、眼科等许多疾病都能引起头痛,传统的中医外治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但临床上一定要仔细进行鉴别诊断,以免误诊延误病情。

针刀亦针亦刀,是中医针灸经络理论与西医闭合性手术相结合的产物。闭合性手术需要精确的对病变组织施术,这就需要术者对人体解剖结构精细入微的认识,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操作者一定要对枕颈部精细解剖结构有足够的了解,才能避免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对于颈椎间盘突出、钩突增生或钩椎关节肥大,压迫椎动脉第2 段或动脉管壁外的交感神经丛,造成椎动脉痉挛、狭窄和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不建议用针刀治疗,一则很难到达病变部位,再则极易损伤椎动脉。颈源性头痛往往是由患者长期工作、生活姿势不当引起,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的姿势和合理的锻炼,有效避免复发,这也符合中医治“未病”理念。

[1]Sjaastad O,Saunte C,Hovdahl H,et al.Cervicogenic Headache:A hypothesis[J].Cephalalgia,1983,3(4):249-256.

[2]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会议记要[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3]陈立,陶越,林琳,等.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J].中医正骨,2007,19(9),6-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常蜀英,周晓江,常有进,等.牵引按摩改善颈源性头痛脑血管机能障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5,11(6):324-326.

[6]Bogduk N.Cervicogenic headache:anatomic basis and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J].Curr Pain Headache Rep,2001,5(4):382-386.

[7]赵学喜.颈椎病所致颈源性头疼223 例[J].人民军医,1989,(2):48.

[8]姜磊,于生元.颈源性头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3):175-178.

[9]Olesen J,Thomsen LL,Lassen LH,et al.The nitric oxide hypothesis of migraine and other vascular headaches[J].Cephalalgia,1995,15(2):94-100.

[10]陈新华,谢随民,朱明,等.偏头痛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NO 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24-25.

[11]郭丽.神经源性炎症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3(4):243-244.

[12]张红亚,张红梅.偏头痛患者外周血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紧张素含量的变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8(10):121-122.

[13]Pukiss JR,West D,Wilkes LC,et al.Stimulation of phospholipase C in cultured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from human frontal lobe by histamine.endothelin and purinoceptor agonists[J].Br J pharmacol,2004,21(12):1041-1046.

猜你喜欢

颈源针刀头痛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头痛怎样保健
HPLC法同时测定六经头痛片中4种成分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