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投融资支持保定县域经济“二次腾飞”路径研究

2013-11-13韩小蕊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腾飞保定市投融资

□文/韩小蕊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是河北省第一大市,在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区中处于重要地位。保定市下辖3区、22县,是我国下辖县市最多的城市。因此,县域经济是保定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是否有活力、是否强大也关系着保定市经济的发展活力和水平。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成为保定市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保定市县域经济“二次腾飞”的提出

保定市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起步,由于具有活力强、特色鲜明的特点,迅速形成了一批在全国范围有较强影响力的县域特色产业,如容城服装、高阳纺织、蠡县皮毛、顺平肠衣、安国药材等,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在县域经济的强力推动下,保定市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处于河北省前列。

(一)保定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当前保定各县市在自身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县域经济体系。具体表现在:正在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中小城市群;已形成了园区建设总体格局;形成了14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为了更准确地定位保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选取县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两个基本指标对保定市和河北省平均水平进行比较。2010年,河北省县域生产总值达15,170.6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4.4%;保定市县域生产总值为1,466.0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1.5%。2010年,河北县域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6.4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7.3%;保定市县域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3亿元,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8.6%。通过比较发现: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处于河北省平均水平。虽然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作为拥有众多县域特色产业的保定市来说,其县域经济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活力,市场竞争力低下。长此以往,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将严重影响保定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保定县域经济“二次腾飞”提出的意义。首先,保定市是一个下辖县(市)多、经济欠发达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县域经济多年来始终占全市总量的70%以上,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当前保定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较弱、缺乏活力,因此基于当前保定市市情提出县域经济“二次腾飞”;其次,随着京津冀、环渤海战略的推进,保定市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这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经过多年发展,保定市县域经济具备较好基础和一定优势。保定市县域经济面临的机遇和自身的优势成为县域经济“二次腾飞”的强大推动力。

二、民间投融资对保定市县域经济“二次腾飞”的作用

(一)民间投融资在保定市县域经济“二次腾飞”战略中的作用。激活民间投融资对保定县域经济“二次腾飞”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民间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能与政府投资和外商投资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县域经济“二次腾飞”。政府投资尽管可以快速筹集资金,但政府财政也会产生压力,导致投融资能力不足。而民间资本经过长期的积聚,实现了资本量的增长,这也必将使其产生强烈的投资冲动,这对保定市县域经济“二次腾飞”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县域经济“二次腾飞”战略提出的众多任务需要资金支持,专业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没有较多资金支持企业发展、产业升级。民间投融资可以集聚社会闲散资金,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从而缓解专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压力;最后,民间投融资能加快保定县域经济发展,吸纳剩余劳动力。民营经济作为目前县域最有活力的部分,将决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而民间投资与民营经济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因为民间投资会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会刺激民间资本的增长。因此,激活民间投资,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定市县域经济“二次腾飞”对民间投融资的需求。在保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二次腾飞”的意见》中,提出了实现县域经济“二次腾飞”的五大任务,分别是:“做大做强产业支撑”、“切实抓好园区建设”、“推进县域城市化进程”、“壮大民营经济”、“全面扩大开放”等。这些任务的完成很多需资金的支持,而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并不能完全满足资金需求,这就产生了对民间投资的需求。具体来说,主要需求表现在“三农”、县域工业化、民营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具体见表1。(表1)

三、民间投融资支持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供给现状

(一)保定市民间投融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1、民间投资呈现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单笔大额投资逐年增加。近年来,受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县域特色经济蓬勃发展的影响,不仅许多大型民营企业入驻保定,而且各县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经过原始资本积累,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小规模的投资和经营方式,投资上百万上千万的项目日益增多。

2、投资运作的主要形式以“投资人自主选择项目”为主。近年来,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投资人自主选择投资项目成为民间资本投入各领域的主要方式。

3、民间投资领域多元化。保定县域经济中,民间投资领域开始从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转向文化教育、新兴产业等。目前,民间投资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在一些领域占据主要地位。近年来,民间投资主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股份有限公司、私营、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迅速崛起。

4、民间投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效应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民间投资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成为财政收入提高的重要来源;二是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且集中投向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成为地方就业的主渠道;三是民间投资开始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投资领域,如集镇改造、学校、旅游等,推动了城镇化建设。

(二)当前保定市民间投融资制约因素。民间投融资虽然在过去相对长的时期拉动了保定县域经济的增长,但是若要形成对县域经济的长期拉动,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首先,民间投资主体本身的局限性决定其将面临投融资困难。民间投资主体的局限性体现在信用缺失和缺乏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信用缺失容易出现随意拖欠、毁约等失信行为,影响其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多以中小企业聚集而形成,贴牌生产严重,如白沟箱包、高阳纺织等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保定市县域经济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严重制约其发展并影响融资。其次,当前金融环境、政策等宏观因素制约民间投融资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导致的贷款供给不足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旺盛之间存在矛盾;另一方面民间投资领域依然较窄,这导致民间资本“有钱没有地方投”和“民间资本想进进不去”并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投资的较快发展。

四、民间投融资支持保定市县域经济“二次腾飞”路径研究

要实现保定市县域经济“二次腾飞”,必须促进民间投融资,这就要求实施具体的政策措施来突破原有的制约其发展的障碍。

(一)加大诚信宣传力度,构建企业诚信体系。信用缺失是民间投融资中经常面临的问题,对此,保定市一方面应继续加大诚信的宣传力度,营造利于民间投融资发展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大对民间投资的监管,规范民间投资行为,加快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建立企业信用网上查询系统,为民间投融资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从而在投融资和发展问题上形成良性循环。

(二)对民间投资全面放开县域经济“二次腾飞”涉及的各项任务。在《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二次腾飞”的意见》中,提出了五大任务,这五大任务的完成,乃至县域经济的二次腾飞都需要民间投融资的积极参与。在县域经济建设中应对民间投资全面放开投资领域,如培育与扶植主干企业、创建现代的产业体系、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抓好园区建设、扩大园区的规模、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项目建设、全面扩大开放、推行特色展会等。

(三)加快推进民间投资转型。首先,应依据保定各县域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积极引导民间投融资的投向。如应在中心城区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材料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和文化产业的投资;在保定北部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食品加工和建筑建材、休闲旅游和现代物流业;在保定南部,使民间投资流向汽车及零部件、纺织业、现代中药、食品加工、橡胶制品、煤化工等产业;在保定东部引导鼓励民间投资流向纺织服装箱包、会展休闲旅游和现代物流等产业;在保定西部使民间资本投向金属矿采选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生态旅游以及林业和畜牧业等产业;其次,鼓励民间投资提升投资层次和水平。保定市民间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建筑材料、纺织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这使得民间投资回报率低,且核心竞争力不足。因此,应鼓励民间投资流向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新兴行业和物流、信息服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业项目;再次,鼓励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具体包括: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支持民营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民间资本建设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实验中心等创新平台,并与高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和扶持现有特色产业;最后,加快民间投资外向型发展。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加快培育跨国经营主体,开展国际化经营,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参与国际竞争。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建立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促进和保障体系,为民营企业国际化提供综合平台服务。鼓励各县建立基于特色产业的国际贸易平台,助力县域经济外向型发展。

表1 保定县域经济发展任务对民间投融资需求情况分析表

(四)优化民间投资环境。首先,政府部门要提高民间投资服务意识,落实民间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推动行政管理公开化、推行行政权力网上透明运行,为民间投资者提供便利;二是在税收方面应视具体情况给予民间投资税收优惠、减免和扶持,要对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其次,着力提高民间投资服务水平。一是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环境,发挥综合配套优势,增强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二是建立涉及民间投资的信息发布机制,相关部门可定期向社会推介一批适合民间投资参与的建设项目,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总之,通过全面开放民间投融资领域、推进民间投资转型升级、优化民间投资环境等,加强民间投融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从而使保定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实现“二次腾飞”。

[1]史永东,武志.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3.4.

[2]董正信,田雅娟.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J].经济论坛,2008.11.

[3]马殿平,吴向民,师璇.农村金融与保定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0.6.

猜你喜欢

腾飞保定市投融资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卢腾飞
小小三双鞋,见证腾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