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心,就永远拥有舞台——我演“丽丽”的感悟

2013-11-13王萍

文艺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田汉花鼓戏丽丽

王萍

现代花鼓戏《接来乡里爹和娘》由国家一级编剧孙文辉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彭自兴执导,讲述的是,社会转型时期城乡生活在碰撞中融合的精彩故事。这出戏源于剧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尊重与感悟,大力张扬现代社会倡导的人和、家和、国和的和谐深意,呼唤现代化背景下人们对人情、恋情、亲情应有的珍视,并激发现代人对人性回归的强烈呼唤。该剧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以小见大,深刻揭示了城乡生活融合关键在于心与情的融合这一现实的社会主题,寓意深远,引人深思,在笑声中传递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初看剧情,我才知道,戏里只有6个演员:女儿丽丽、她爹、他娘、保姆桂桂、保安和兼演另外两个角色的收荒货的农民。

在现代花鼓戏《接来乡里爹和娘》中饰演“丽丽”的剧照

彭自兴导演觉得我演保姆比较合适,性格也相像。当我读完了剧本后,顿时领悟了导演的安排,心中暗喑生喜!保姆:性格外向,快言快语,好心办坏事,个性鲜明,剧本赋予她的戏很丰富,很好演的一个角色。很快我和益阳就谈妥了这次合作的相关事宜。回家温习剧本只等签约开排。拿到剧本后的两天,我一直都在研读保姆这个角色,越看越有感觉,越看越想演好这个角色!没想到到了第三天,剧院领导来电,说由于种种原因,让我改演女儿“丽丽”。我只好又重新研读剧本,构思人物,琢磨剧情。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为了演好丽丽,我付出了很多心血。

说句心里话,我当时对丽丽这个人物一点感觉也没有,只觉得剧中需要这个人物串联剧情,在剧中走过场,当时自己也没看好这个角色,按照常规演完了裸排。排练完后,专家组的意见焦点全集中在“丽丽”身上,给编剧和导演对这个角色提了许多意见:一是说这个角色在剧中不够厚重,太薄弱。二是丽丽不像女儿,台词偏急,太过凶悍。三是没核心唱段,未能表达她的内心世界。四是导演在这个人物上没下功夫,人物不够立体和鲜明。

剧本经过几轮修改后,重新发到了演员们的手中,在领导的支持和专家老师们鼓励下,我意识到这个戏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丽丽身上,她是整个剧目中戏剧冲突的焦点,演好了她,这个戏就能成功;演不好她,这个戏就砸了。我再三思量,勇敢的顶着压力朝前走。

我对剧本进行仔细的梳理,对专家们的意见认真的思考,对丽丽开始重新的认识。硕士毕业的国企职员丽丽和丈夫商量,把乡下的她爹和他娘接到城里来,过一过舒适的日子。她爹和他娘到城里后生活很不适应,丽丽也因一些生活上的琐事和她爹他娘多次发生碰撞,他娘一气之下回到乡下。她爹呆在丽丽家感到无聊,便在小区里收起了破烂,丽丽感到很不体面,坚决反对,她爹气急之下,突然昏倒。他娘闻讯从乡下赶到医院,丽丽向她深深忏悔。在他娘和众人的呵护和感染下,她爹病好出院,一起融入了小区宁静而甜美的生活。

我想,之前为什么专家对“丽丽”有那么多意见呢?是因为在把握“丽丽”这个人物的“度”上拿捏不够准确。面对多面人物关系,必须掌握好人物分寸,高级白领、善良、孝顺、时尚。面对淳朴老实的父亲,有亲、有爱、有孝,但面对父亲固执的一面,也有怨、有痛,有无奈;面对婆婆,贤惠而不敢太亲热,孝敬而也有隔阂,怨气也无法直接面对;面对保姆、保安,她是主人风范、架子中不缺乏文化和修养。这些复杂的情绪、情感,对一位演员来说,需要准确理解,才能表演到位。

搞清楚了丽丽的人物定位和其他人物关系,就必须下功夫去琢磨了。花鼓戏的唱和表演一定要有技巧,无技不惊人,无情不感人,技中要带情,情中要有技。自幼学艺的我,虽然懂得这些理,但要演起来也不是那么轻松。在剧中扮演我“娘”的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刘少华老师,表演娴熟,唱功扎实。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缠着她听我的唱、指导我的表演,用她的话讲是:“你演丽丽这个角色要比别人付出好多倍,这个角色很难演。”的确如此,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戏里戏外,我不知哭过了多少回。

俗话说,唱戏、唱戏,唱为先。唱,在花鼓戏中举足轻重。虽然我曾经在多部传统戏和现代戏中饰演主角,但我认为,在戏曲领域,熟能生巧未必巧,要想生巧,必须用心、动脑。丽丽是高级白领,丽丽的唱应该是现代的时尚的清新甜美的,而花鼓戏的唱本来就是散发“泥土的芬芳”,如何让丽丽变为洋气?我认为,唱腔洋气了丽丽就洋气了一半,我将丽丽的唱融入了民歌的美加入了现代的时尚元素,借鉴了王丽达、雷佳唱花鼓戏唱腔的感觉,流畅俊美而不失花鼓戏的韵味。特别是“忏悔”的那一段,哭后唱最难把握好,唱中夹杂哭泣声,声音往往难圆润,我用情控制声,十分我用七分,情到深处我再让情升华,让观众感受剧情的同时更能感觉到花鼓戏唱腔的美。

也许我一生遇到最难演的角色是丽丽,演过了不端庄,演凶了不显孝顺,演温了戏中所有以丽丽为中心的矛盾不能激发,气走娘那场戏为了一句台词我换了语气又换语调,换了语调又换情绪,换来练去最后把台词给换了,才感觉舒服了安了心!

第五场戏,被气走的“娘”宽宏大量又回来了,见到“娘”的丽丽百感交集,忏悔不已。走近娘,轻唤娘,一鞠躬,扑向娘,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喊竭斯底里的情感释放,没有一次排练我不哭,没有一次演出我无不两眼泪长流!此处我感染了多少观众,打动了无数戏迷,连七尺男儿也眼睛湿润,逃不出这戏的情感!

为了戏中的丽丽能活起来,我梦里梦外全是丽丽,“动作断、语言不断,语言断、而神不断”,“神不断”、“神不断”……梦中我把邻床的刘老师惊醒,“神不断”三个字清清楚楚从我梦中的嘴里迸出。

2012年9月,《接来乡里爹和娘》一剧在湖南红色剧院精彩上演,效果喜人。在第四届湖南艺术节上,获得了田汉大奖,同时还获得田汉剧作奖、田汉导演奖、田汉音乐奖、演奏奖、田汉舞台美术设计奖、灯光设计奖、服装设计奖等多个单项奖。我个人获得了田汉优秀表演奖。

功夫不负有心人,挑战“丽丽”这个角色,我是用心在演,用情在唱。熟悉我的人,都说我是为戏而生的。有人说是信念与执着的相拥成就了我,也有人说是汗水和泪水的滋养成就了我。而我要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心,就永远拥有舞台。

猜你喜欢

田汉花鼓戏丽丽
浅谈常德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京话探索实验剧《无名卒》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
画一画
简论田汉抗战期间的诗词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花鼓戏转型经历和湘籍民族歌唱家关联性
I love my family
丽丽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