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旅客列车男性三乘人员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2013-11-12马进汪海洋杨裕祯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3年2期
关键词:乘警旅客列车列车员

马进,汪海洋,杨裕祯

(1.广州铁路(集团) 公司劳动和卫生处,广东 广州 510010;2.广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10)

某公司自2006 年10 月起承担了高原旅客列车的运营工作,列车客运、车辆、公安乘务人员(以下简称三乘人员)采用全程担当、定期轮换的值乘方案。在全程担当过程中,三乘人员6 天内须经历从平原到高原,又从高原返回平原这样一个富氧与低氧交替变化的工作环境。预防为主、加强监护是铁路系统高原病的防控对策,本文通过对三乘人员2007 年至2012 年6 年健康监护相关指标的分析与评价,以期了解轮换周期对三乘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今后合理制定轮换周期、选择更有效的健康监护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

所有担任高原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均进行体格检查,之后每年开展一次健康监护,体检合格者发放高原体检合格证,体检不合格者暂停上高原,待复检合格后方可上线,严重者调离高原列车作业班组。三乘人员实行轮换制度,客运段2008 年前实行的是整建制轮换,每班连续上线4 个月,2009 年初抽调其中部分人员组建车队,每3 个月轮换下线休息2 个月;车辆段实行的是每8 个月轮换下线休息2 个月;乘警实行的是每2 个月轮换下线休息2 个月。

6 年来,共对6 021 人次的三乘人员进行了健康监护,其中客运乘务人员(列车员)5 145人次、车辆乘务人员(检车员)552 人次、公安乘务人员(乘警)324 人次,性别分布情况:列车员53.29% (2752/5145)为男性,检车员和乘警100%为男性。

为排除性别因素的干扰,本文选择男性列车员与检车员、乘警的体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年龄分布情况:男性列车员平均年龄为31.09 岁,年龄中位数29 岁;检车员平均年龄为37.84 岁,年龄中位数38 岁;乘警平均年龄为37.54 岁,年龄中位数38 岁。

2 方法

三乘人员健康监护项目涵盖了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等多项指标,重点检查呼吸、循环、血液、神经等系统,其中与慢性高原病关系比较密切的检验项目有肺通气功能、心肌供血情况、肝功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不合格者的定义为肺通气功能、心肌供血情况、肝功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即为体检不合格。将健康监护资料输入SPSS19.0 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比较不同人群类型的健康监护总体情况,并分别对肺通气功能、下壁异常Q 波、ST-T 改变、肝功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异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3 结果

3.1 男性三乘人员6 年总体健康监护体检结果:见表1。

表1 男性三乘人员6 年总体健康监护异常情况的比较

由表1 可知,检车员总体不合格率最高,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3.2 男性三乘人员6 年健康监护指标异常率比较:见表2。

表2 同一年度不同岗位类型健康监护异常情况的比较 比率/%

由表2 可知:

(1)体检异常率:2007 至2009 年三乘人员的体检不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从2010 起体检不合格率出现了显著的差异(P <0.05,2010 年χ2=7.63,2011 年χ2=9.92,2012 年χ2=27.14),检车员的不合格率最高,其次是乘警,列车员的不合格率最低。

(2)肺通气功能异常率:2007 年和2009 年无明显差异,2008 年、2010 -2012 年异常率出现明显差异(P <0.05,2008 年χ2=6.20,2010 年χ2=15.99,2011 年χ2=17.60,2012 年χ2=39.62)。

(3)下壁异常Q 波出现率:2007 -2011 年下壁异常Q 波出现率无差异,2012 年有了明显差异(P <0.05,χ2=7.21)。

(4)ST-T 异常率:2007 年和2009 年ST -T异常率无明显差异,2008 年、2010 -2012 年异常率出现显著性差异(P <0.05,2008 年χ2=6.29,2010 年χ2=11.83,2011 年χ2=9.44,2012 年χ2=43.89)。

(5)肝功能异常率:2007 -2009 年异常率无明显差异,2010 -2012 年异常率出现明显差异(P <0.05,2010 年χ2=13.92,2011 年χ2=11.83,2012 年χ2=45.01)。

(6)红细胞增多出现率:2007 年和2009 年红细胞增多出现率无明显差异,2008 年、2010 -2012 年出现率有明显差异(P <0.05,2008 年χ2=7.91,2010 年χ2=12.20,2011 年χ2=16.43,2012年χ2=28.84)。

4 讨论

4.1 年龄构成与轮换周期对高原旅客列车乘务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总体分析显示,三乘人员以男性为主,检车员和乘警均是男性,列车员也以男性(53.29%)为多。为避免性别干扰,本文将女性列车员剔除,仅对比分析男性列车员与检车员、乘警的健康状况。从年龄分布可见,列车员年纪较轻,平均年龄为31.09 岁,检车员年纪最大,平均年龄为37.84岁。健康监护情况分析表明,体检总体的不合格率以检车员最高,列车员最低,六年连续观察显示体检不合格率在前三年三乘人员之间并无明显差异,2010 年起之后三年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均以列车员的体检不合格率最低,其次是乘警,检车员最高。这除了与检车员、乘警的年龄构成偏大有一定关系外,还与检车员在高原旅客列车上连续作业的时间最长有关。随着上高原的次数增加、作业年限延长,三乘人员的健康状况受到了影响。

4.2 轮换周期变化对肺通气功能、ST -T 改变及红细胞增多等三项指标有明显的影响

最大呼吸能力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大,过度通气的结果,一方面有利于肺泡气体交换,提高肺泡氧分压,但另一方面也因呼吸肌剧烈运动使耗氧增加,从而会使呼吸肌本身发生疲劳,导致最大肺通气量减小。另外,随着在高原作业年限的延长红细胞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这是慢性高原病发病的重要环节[1]。研究显示,在高原旅客列车开行一年多的2008 年,列车员的肺通气功能、ST -T 改变及红细胞增多等三项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检车员和乘警,这与列车员在高原旅客列车上作业的时间及强度最大[2]且轮换周期相对较长有一定的关系,2009 年初客运段调整了轮换制度,列车员连续上线作业的时间缩短,当年体检异常率下降,与检车员和乘警的异常率相比差异不再显著。2010 年之后,检车员这三项指标的异常率开始高于乘警和列车员,这与检车员连续往返高原作业的时限长于乘警和列车员有关。此结果与徐晓梅等[3]对高原旅客列车客运乘务员的研究有相似之处。

4.3 轮换周期和作业年限对肝功能指标有影响

三乘人员肝功能异常率的差异出现在后三年,即2010 -2012 年,检车员的异常率明显高于乘警和列车员,这说明连续往返高原作业的时限过长、年限延长,对肝功能的影响日趋显著。

4.4 下壁异常Q 波指标敏感性偏弱

下壁异常Q 波出现率的差异仅在2012 年,说明往返高原作业对下壁异常Q 波出现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并不显著。

5 建议

5.1 健康监护指标

肺通气功能、ST -T 改变及红细胞增多这三项指标的敏感性较强,用于高原旅客列车三乘人员的健康监护时可以重点关注,下壁异常Q 波指标敏感性偏弱,建议仅作为参考。

5.2 轮换制度

建议高原旅客列车三乘人员连续往返高原的作业时间不应过长。

为实现青藏铁路运输“高原病零死亡”工作目标,高原病的预防、救治是工作的重点,建立青藏铁路卫生保障管理体系,并坚持健康监护和轮换制度两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吕永达,李开兴,尹昭云.高原医学与生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l995:120 -128,145 -153.

[2]周玮,叶玉华,施红生,等.青藏铁路列车乘务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的研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8,35(6):271 -274.

[3]徐晓梅,储钢,张刚.高原旅客列车客运乘务员职业健康状况评价[J].首都公共卫生,2009(4):152 -156.

猜你喜欢

乘警旅客列车列车员
可疑的列车员
找车票
提升复杂环境下旅客列车手持台通信能力的研究
最佳榜样
乘坐火车丢手机,乘警热心解难题
图片故事
愿意跑
在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