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2013-11-11华润淼浙江萧山医院浙江萧山311200

吉林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泌尿泌尿系念珠菌

华润淼(浙江萧山医院,浙江 萧山 311200)

妊娠合并泌尿感染是一种以妊娠期妇女尿急、尿频、尿灼痛作为主要病症的疾病。我国中医学将之称为“妊娠小便淋痛”,或称为“子淋”,这是一种妊娠期妇女常见病[1]。妇女在妊娠期由于雌激素分泌增多、营养物质增加和子宫逐步增大等原因易引起孕妇的输尿管蠕动降低或者是机械性的压迫梗阻,不能够完全排尿、增大残余尿量,促进膀胱内细菌繁殖,而导致泌尿系感染。文章选择收治的53例妊娠期合并泌尿系感染并发症孕妇和同期但未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孕妇53例,进行常规的临床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3例妊娠期合并泌尿系感染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但未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孕妇53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8~39岁,平均(27.6±3.12)岁。所有入选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妇科检查未发现有外阴以及阴道炎性反应,且均无泌尿系统和妊娠合并症史。观察组53例患者中,妊娠早期(孕周≤12)17例,妊娠中期(12<孕周≤28)21例,妊娠晚期(28<孕周≤40)15例;对照组孕妇中,妊娠早期14例,妊娠中期23例,妊娠晚期16例;两组孕妇在年龄、不同孕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所有孕妇均行常规检测包括: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孕妇尿道分泌物经悬滴镜检测滴虫及念珠菌等检查;孕妇尿道分泌物的培养,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3 判定诊断标准[2]:所有孕妇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肾盂扩张的轻重程度,未扩张:孕妇肾盂较原来大小比较变化范围0~6 mm;可轻度扩张:孕妇肾盂较原来大小比较变化范围6~11 mm;中度扩张:孕妇肾盂较原来大小比较变化范围12~15 mm;重度扩张:孕妇肾盂较原来大小比较变化范围大于16 mm。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泌尿系感染菌类分布:观察组53例泌尿系感染孕妇取中段尿培养,得出存在以下7种病菌感染:大肠杆菌26例(49.06%),变形杆菌为9例(16.98%),肠球菌7例(13.21%),解脲支原体6例(11.32%),表皮葡萄球菌及念珠菌均为6例(11.32%),滴虫为3例(5.66%)。

2.2 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孕妇妊娠并发症中,胎膜早破、早产、贫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胎儿发育迟缓分别为2例和1例、肾盂积水分别为1例和0例、胎儿畸形均为1例、新生儿黄疸为2例和0例,这些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情况[例(%)]

3 讨论

依据文献报道,支原体作为条件致病微生物,以泌尿生殖道的黏膜寄生为主要方式,约6%~75%的成人感染[3]。而念珠菌也是条件致病菌的一种,近10%~20%非孕期妇女和30%孕期产妇阴道中寄生该菌。孕妇在孕期雌激素以及孕激素分泌增多,会使尿路的平滑肌松弛,而导致子宫逐渐增大,压迫膀胱导致孕妇排尿障碍甚至是膀胱输尿管的反流。但处于孕期的妇女因雌激素、氨基酸、糖类等分泌的增加常会导致上述条件性菌病症的发生,而导致泌尿系感染,增加孕妇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性。目前多项研究报告表明,孕妇发生妊娠期泌尿感染不仅自身带来诸多痛苦,还会引起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子宫内膜炎、新生儿黄疸等病症的发生,其发生率有升高趋势[4]。

本文合并泌尿系感染的孕妇对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情况的比较中,发现对照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因此,加大防治孕妇的泌尿系感染是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的重要工作,需要孕妇、家属及义务工作者共同努力。

[1] 阴晓娟.清润法治疗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26例[J].江西中医药,2007,12(38):47.

[2] 刘 浩.妊娠期泌尿系感染引发并发症及结局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36):51.

[3] 皮丕湘,陈伟梅.妊娠期生殖道感染与妊娠并发症及结局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8):1237.

[4] 徐 阳.454例妊娠合并症的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29(1):33.

猜你喜欢

泌尿泌尿系念珠菌
《现代泌尿外壳杂志》稿约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
柏凤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7例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