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县迓鼓的传承与拓展模式研究

2013-11-08李润生

艺术评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文化

李润生

李润生:邯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舞蹈系主任

磁县是河北省的南大门,位于东径113°54'至114°26',北纬36°15'至36°33'之间。地势为西部山区,中部丘陵,东部平原。境内至今还保留下来的磁州窑遗址、商代下七垣遗址、曹操练兵的讲武城遗址和兰陵王墓地、北朝墓群等诸多历史遗迹,充分说明磁县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磁县迓鼓即是在这块神奇土地上孕育出的古老民间艺术文化之一。

一、磁县迓鼓的起源追溯

鼓是人类是最古老的乐种,也是众多乐器当中最庞大的家族,其形制千姿百态,品种不胜枚举。磁县迓鼓即是该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目前,我国对磁县迓鼓的起源等研究除了以磁县茹茹公主墓出土的击鼓俑(见图1)为例,鲜有足够的史料来考证。

图1:茹茹公主墓出土的击鼓俑

从击鼓俑的服饰来判断,显然为我国北朝时期士庶男子的冠服;从击鼓俑的系鼓方法、击奏形态和鼓的形制来看,十分接近现今磁县兴仁街的迓鼓;从其墓志中“葬于滏水之阴、齐献武王之茔内”等记载,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推断:地处滏水之阴的磁县兴仁街这一带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东魏时期即已流行迓鼓。

另据张浩玲《磁县讶鼓》、马振林《开封盘鼓及其音乐特征》、陈业新《皖北花鼓灯探源》等学者的研究观点,我们应得出较为确切的结论,即现今的磁县迓鼓应当比史料记载和传说的年代更早这一事实。曹燕柳《讶鼓谈》提到:“唯有讶鼓,从西到东,大江南北,黄河两岸,都有其足迹。今遍布于全国各地的汉族民间鼓队,可以说都源于讶鼓,或者是在讶鼓影响下结合当地的情况发展而成的。”这里固然没有提及磁县迓鼓的起源,但笔者认为,该问题在众多学者的不断关注中,一定能够水落石出。

二、磁县迓鼓的本体认知

系统研究磁县迓鼓的传承和拓展模式首先要对其乐器组成、鼓点内容和表演方式等方面加以认知。

(一)乐器组成

迓鼓表演所使用的乐器均为打击乐。即以大鼓、小鼓为主体,兼以大钹、小钹与马锣等辅助乐器。

1、大鼓。主要用于较大表演场合,以扩大演奏音响,营造雷霆万钧与排山倒海之势(见图2)。使用数目一般为1到2面大鼓,每面直径1-2米不等,高70-80厘米,由2至4人同时或轮流击奏。为便于行进表演,还要通过人力车、机动车等交通工具,或在大鼓的支架下面装上轮子来演奏。

2、小鼓。是迓鼓表演的主体,数目因表演规模而定。外形呈扁圆状,上下面径40厘米,中部外经48厘米,高21厘米。木制鼓框,红色无纹饰。双面蒙牛皮(见图3),鼓内设鼓簧,鼓外按双吊环,并以4尺红绫穿之平系于腰间,置于小腹之前,并用两根长约30厘米,直径0.6厘米的有韧性的柳木击之。

图3:小鼓

3、大钹。是迓鼓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两面为一副,每面直径约33厘米。使用数目通常与小鼓相对应,善于营造激情氛围,渲染欢乐祥和的情绪。

4、小钹。在迓鼓表演中担当指挥角色。数目为1-2副,两面为一副,面径12-14厘米,碗径5-7厘米,碗高1.5-2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红色绸布。

5、小马锣。在迓鼓表演中的角色是“耍丑的”,位于表演队伍的前列或中间显要位置,主要与小钹一起协调乐队的演奏速度、表演情绪和鼓点的变换。数目为1面,面径20厘米,用小槌击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二)鼓点内容

磁县迓鼓表演又叫打迓鼓点,现仅有10余套,每套有标题,内容大致反映古代将士作战场面和群众生活风俗等内容。现有鼓点有《大得胜》、《小得胜》、《刘备过江》、《捶布鼓》、《拙老婆上吊》、《免子撂蹶》、《二龙戏珠》、《鸱鹎打老鸹》、《双面帷子》、《狗撕咬的》、《八叉子》等。

透过鼓点的标题不难看出磁县迓鼓所表现出的丰厚的人文内蕴及其风格特征。它既是磁县人民群众淳朴思想感情和高昂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特征、审美心理与审美情趣的客观反映。这些珍贵的地方民间音乐资源,将作为我们今后更好地研究地方音乐文化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表演方式

1、演员构成。磁县迓鼓表演具有豪放、粗犷和刚劲等传统特色与风格。除辅助性乐器外,一般均由男性参与表演。这是由于击鼓是一项体力活动,演员除要系挂3-4公斤重的小鼓,并且还要走街串巷连续演奏,而一般女性很难做到这些要求。

2、人数编制。磁县迓鼓表演依据演出条件、场地和实际用途而采用灵活的编制原则。大致为:8(小鼓):8(大钹):2(小钹):1(小马锣)。从图4磁县兴仁街的迓鼓表演看,小鼓4面,无大鼓和大钹,但小钹和马锣必有。

3、服装头饰。磁县迓鼓表演在春节花会等重要场合才有服饰要求。表演者一般头系用彩色布条扎束的白色或浅蓝色毛巾,身着色彩艳丽的传统汉族服饰,且在其领口、袖口、衣边和裤边等处,衬有与服装整体颜色反差较大的彩色花边,远处望去极为夺目。

5、队列形式。磁县迓鼓表演依据演出要求分行进与伫立两种形式。行进表演时,鼓分两列居外则,大钹也分两列于鼓的内侧,小钹和马锣则在前排,若有大鼓,则置于最前或最后两处。伫立表演时,将向前的方向统一转向内则即可,这时小钹和马锣则在中心位置进行指挥性演奏。

三、磁县迓鼓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选择,使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普遍采取漠视或遗弃态度。磁县迓鼓在当前现状下自然也会存在诸多问题:

(一)缺乏资金投入,无法进行传承保护

目前,磁县迓鼓表演除应付政府部门下达的表演任务外,自发组织的民间演出活动已基本销声匿迹。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地方政府用于迓鼓的保护经费极为有限。演出器材的更新、排练场地的建设、排练经费的到位、管理措施的完善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其传承与保护工作。

(二)缺乏宣传意识,未能体现自身价值

磁县迓鼓是一定历史时代的文化产物,蕴含了该时代民众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及其精神追求,铭刻着磁县人民的智慧与文化内质,“同时也凝聚着该时代的生态环境、文化土壤及相关文化之间的联系”,这些十分难得的文化元素与信息,对于当今的文化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迓鼓的自身价值知之甚少。磁县兴仁街迓鼓艺人王国强(1969年生人)讲述,磁县迓鼓是该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应当最古老也最原始。其鼓点及表演方式与方法均区别于我国其他各地区的迓鼓表演,磁县迓鼓应当有着独有的个性特征与风格。

(三)缺乏保护措施,表演组织无力维持

磁县迓鼓表演主要以兴仁街迓鼓队为代表,属于地缘性而非血缘性的民间。上世纪90年代之前,该村迓鼓表演队伍基本稳定,表演活动相对频繁。如今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保护措施的滞后,加上老艺人相继去世,多数青年人不愿学习,导致后继无人,表演组织已无力维持。现在仍然能够表演迓鼓的艺人已屈指可数,仅有王国强、胡三付、徐某(小名:平)、王德全、李志、胡万保、张金强等人。

(四)缺乏创新发展,社会影响力不够

一种艺术形式的流传,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受众群体。在过去的年代,每逢传统民间活动或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日,必有迓鼓表演助兴。如正月十五磁县城内府君庙崔府君出城活动,城隍庙、火神庙前的庆祝活动以及求雨等活动,都有规模盛大的迓鼓表演。但当下由于迓鼓表演缺乏创新发展,致使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明显下降,其辉煌与繁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四、磁县迓鼓的传承与拓展模式探究

世易时移,磁县迓鼓作为一种积淀深厚的传统艺术从古代走向当代,有着自己的演进规律,也有伺机发展的重大机遇。在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新世纪,惟有拓展与创造具有时代感的表现方式,与时俱进,才能使磁县迓鼓实现新的历史变革,走上生生不息的可持续之路。

(一)民间群体传承模式

面对当前日益恶化文化生态环境,磁县迓鼓传承与保护除了要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我们还必须积极探索迓鼓自身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子。首先应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举办与迓鼓表演相关的各种活动,让大众对磁县迓鼓获得更多的认知,唤起大众走进迓鼓并参与迓鼓表演,使迓鼓在民间群体中得以自然传承和保护。其次应通过地方非政府组织,积极规划与筹谋,将迓鼓表演成为社区和文化广场中的一项特殊健身活动项目。这样既有利于迓鼓的传承与保护,又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对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抒发民众的情感,陶冶民众的情操以及加强民众间的思想交流,并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文化旅游传承模式

地处滏阳河畔的磁县兴仁街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潜在旅游资源,磁县著名的八大景之一“滏桥秋月”即处于此地。尝试将迓鼓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既可为迓鼓的传承与保护开拓一条出路,还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一方面的典型模式与案例,如《印象·刘三姐》、《大宋·东京梦华》、《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和《鼎盛王朝·康熙大帝》等大型实景演出均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本,需要我们认真参考和借鉴。

(三)学校教育传承模式

磁县迓鼓艺术集审美性、人文性和教育性为一体,通过学校教育对其传承与保护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其一是将迓鼓艺术纳入到校本课程之中,让学生通过了解迓鼓的发展历史,体悟迓鼓的文化内蕴,产生对迓鼓的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激发迓鼓的传承保护意识。其二是将迓鼓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音乐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基本形成。其三是将迓鼓表演作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专项课程。因为迓鼓演奏本身就是一项体力活动。此外,演奏过程中所强调的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大脑的应变能力以及坚韧的毅力等,都较其它体育项目有着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研究协会传承模式

地方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表者和行使者,有责任、有义务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保护和管理。对于迓鼓的传承与保护,责无旁贷。其首要任务就是成立迓鼓艺术表演协会,建立一支优秀的迓鼓艺术研究队伍,营造传承和保护迓鼓艺术的浓厚氛围。一方面主动聘请当地迓鼓艺人加盟协会。让艺人定期举办各个年龄层次的培训班,选拔优秀的表演人才,参与各地的民间艺术交流和演出活动,宣传磁县迓鼓,扩大磁县迓鼓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要诚恳地邀请相关学术专家参与协会的学术研究。研究即传承。通过研究,来提取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为当代和未来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有益的素养,并对迓鼓的生态状况、保护方式和拓展创新做出科学的辨析,提出具有创建性的改革发展思路,使古老的迓鼓艺术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并成为磁县独树一帜的民间艺术品牌。

结 语

关于磁县迓鼓的传承与拓展等理论思考与实践这项工作虽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但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盲目追求革新,遵循所谓的“与时俱进”,企图获得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只会加速磁县迓鼓的传承与再生功能的变异或丧失。因此,对磁县迓鼓的传承与拓展,首先应尊重磁县迓鼓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伤及磁县迓鼓自身的本质特性,造成对迓鼓本体的扭曲和裂变下,可进行适度地开发与创新。一旦发现对于磁县迓鼓样态可能造成一定危害,应立即中止,或者调整策略,再行开发与拓展。

总之,对于磁县迓鼓的传承、保护与拓展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对于国家和政府首先应以法律、行政、经济等各种形式和手段,将磁县迓鼓的传承与保护置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作为社会的每个成员,也应形成传承与保护磁县迓鼓的自觉意识,使得这份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持久的传承和科学利用。

注释:

[1] 朱全升、汤池:《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4年第4期,第1-9页。

[2] 张金茹:《北朝冠服》,载《文物春秋》2000年第4期,第58-62页。

[3] 张浩玲:《磁县讶鼓》,载《中国音乐》1988年第1期,第84页。

[4] 张浩玲:《磁县讶鼓》,载《中国音乐》1988年第1期,第84页。

[5] 马振林:《开封盘鼓及其音乐特征》,载《中国音乐学》1996年 S1期,第22-27页。

[6] 陈业新:《皖北花鼓灯探源》,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 04期,第477-483页。

[7] 曹燕柳:《迓鼓谈》,载《丝绸之路》1997年第3期,第61-62页。

[8] 田川流:《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变异》,载《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4-9页。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