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研究

2013-11-06王丽丽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山西长治046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输入量输出量系统控制

王丽丽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山西 长治 046000)

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研究

王丽丽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山西 长治 046000)

根据逆系统控制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逆控制的方法,实现了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的解耦控制,并针对多个子系统进行参数的实时估计。仿真试验表明,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逆控制

1 逆系统控制原理

在感应电动机的非线性系统中,通常系统记为∑,记u(t)为系统的输入量,y(t)为系统的输出量,x(t)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当系统处于初始状态时,记为x(t0)=x0,输入中的初始状态决定y(t),如果用算子θ表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那么系统方程[1]可以表示为:

y(t)=θ(x0,u(t))

(1)

简记为:

y=θu

(2)

假设∑的一般方程可以表示为:

x=f(x,u)

(3)

那么在线性系统中,输出的量值方程则为:

y=h(x,u)

(4)

当存在另一个系统∏(m为系统输入量,n为系统输出量)时,且∑和∏的初始状态相同,那么算子θ和系统∏之间的关系则可以表示为:

n=θ∂m

(5)

当系统∏工作时,其输入量n和y相关:

θθ∂m=θθ∂y∂=θθ∂n∂=y

(6)

那么就称∏系统为逆系统。相应地,逆系统控制的方法称之为逆控制。

由式(6)可知,伪线性系统在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式(6)实现了伪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之间的动态耦合,在忽略小部分因素的前提下,两者能够共同工作并取得了一定工作效率,因而可以将伪线性系统应用于实际的感应系统中。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在独立工作的状态下,系统之间的工作效率是可以相互叠加的,即伪线性系统等价于l个线性子系统,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子系统i:yi=ni(i=1,2,…,l)

2 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

假设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中,u为系统输入量,y为系统输出量,z为系统变量,那么状态方程可以表示为[2]:

z=[z1,z2,z3,z4,z5]T=[isα,is β,φsα,φs β,ω]Tu=[usα,us β]T

从上述式子中,可以将系统的输出方程表示为:

(7)

(8)

此时,逆系统与调速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伪线性系统。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相互独立,即分别为2个线性子系统以满足设计要求。此外,感应电动机在工作中,由于转速较快,电机中电阻变化会改变电功率,从而影响电动机工作效率。为防止外界因素对电动机参数的改变,必须对系统的输出量进行估计,从而由输出量决定输入量,不至于影响工作效率。为此,通常会对算子进行更新计算,其线性方程式为[3]:

因此,可以由线性回归方程对参数进行估计,使得参数变量控制在动态范围之内,以便及时统计并更新,将感应电动机的工作效率调试到最佳状态。

3 控制器的设计

电动机控制器一般有如下用途[4],其一是作为机械设备的驱动器,那么操作就相对简单,只需控制开关即可;其二是作为机械设备的一部分接入设备中,需要同时控制并调试继电器和定时器等复杂部件。文中所述的感应电动机作为仪器的一部分接入设备,在控制上较为复杂,因而在设计感应电动机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确保感应电动机能够正常运行。感应电动机系统控制图如图1所示。

图1 感应电动机系统控制图

由图1可知,AψR和ASR位于2条并联的线路上,ATR和ASR之间采用了串联方式,并且ATR接于ASR后方,由此可以判断,ATR为电动机系统中的转矩调节器,ASR为电动机系统中的转速调节器,AψR为电动机系统中的磁链调节器。由线性系统以及伪线性系统的推导过程可知,调节器的线路选择符合电路耦合系统,可以转化为线性系统,并用线性系统的相关知识点设计。假设转矩调节器的输出量为ω1,磁链调节器的输出量为ω2,而逆系统的作用则是根据输入量ω1和ω2,经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相对稳定的参数估计值,再经过变换得到电压源型PWM逆变器的电压值,由此作为固定的信号值输入。

在图1中,参数估计的作用是对来自磁链观测器的数据进行实时估计,采用RLSM对参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在动态变化的因素中,通过参数估计能够将数据不断更新,以输入量的方式输入框架系统,从而使得电动机的参数控制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范围内,以免由于数据变化过大而对操作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系统中转矩的数值不能直接读出(以闭环的形式存在),因而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转矩的实时估计,使得数据趋于稳定状态。在速度的控制中,转速的相应速度较大,然而与转矩相比,转矩的灵活性更高,所以在设计转速调节器时,应该将转矩的传递函数设为1[5]。此外,可以在转速调节器上安装PI调节器以控制转矩的相应速度过大。

4 仿真试验

设定电动机的参数如下:np=2;Ls=0.435H,Lr=0.713H,Lm=0.0693H, 在试验初始阶段,将调速器的转速控制在100rad/s,试验结果分别如图2~图4所示。

图2 转矩曲线图 图3 转速曲线图 图4 磁通曲线图

在初始状态下,转矩瞬时达到最大值,在0.24s时其值呈明显下降趋势(见图2)。在0.23s时,调速器的转速由0变成最大值,维持在100rad/s(见图3)。在0.5~0.7s时间段磁通达到最大值,然后恢复到初始状态(见图4)。由仿真试验结果可知,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在遇到扰动情况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说明该系统的逆控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5 结语

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的优势在于可将非线性的分类子系统进行耦合,形成伪线性的动态解耦系统。在此过程中,能够将转速的反应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仅如此,转矩的反应速度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逆系统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的动态解耦控制,并且计算程序较为简便,对参数的估计能够进行实时控制。仿真试验表明,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因此,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自适应逆控制方案具有可行性。

[1]张兴华.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9,19(9):55-60.

[2]杨立永,李华德,王久和.基于逆系统理论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策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24(5):706-708.

[3]张兴华,牛兴林,林锦国.基于EKF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逆解耦控制[J].系统仿真技术,2011,17(4):982-985.

[4] 张兴华,戴先中.感应电机神经网络逆控制的数字实现[J].仪器仪表设备,2006,26(10):1213-1217.

[5]戴先中,张兴华,刘国海,等.感应电机的神经网络逆系统线性化解耦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40(1):88-91.

[编辑] 李启栋

TM346

A

1673-1409(2013)22-0070-03

2013-05-13

王丽丽(1982-),女,助教,硕士生,现主要从事动力理论与动力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输入量输出量系统控制
电流互感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基于集成检定法的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如东需求锐减过半,海南缩减85%! 一代苗输出量2000亿尾,未来前景看好
输入量与尿量比在深Ⅱ度烧伤患者休克预防性补液中的应用分析
词块输出量对二语写作的影响
FANUC0iD系统数控机床冷却及润滑系统控制及故障诊断
观察倍他乐克、雅施达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基于Lyapunov方法的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C-HVDC系统控制
汽油机OBD系统控制原理及故障排除
入壶给药后输出液体量与药物浓度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