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北油田荆深线降凝输油现场试验

2013-11-02吴泽美孙玉民赵尚柱付亚荣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河北辛集05236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26期
关键词:凝点配液凝剂

吴泽美,孙玉民,赵尚柱,付亚荣,梁 璟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河北 辛集 052360)

伟 娜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技术监督检验处,河北 任丘 062552)

华北油田荆深线降凝输油现场试验

吴泽美,孙玉民,赵尚柱,付亚荣,梁 璟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河北 辛集 052360)

伟 娜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技术监督检验处,河北 任丘 062552)

针对华北油田荆深输油管线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间歇反输、掺水输送、降凝输送等方案进行论证,认为降凝输油相对而言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 ,最终确定采用降凝输油方案。经过室内药剂筛选及现场试验,荆深线降凝输油取得成功,目前输油排量为33m3/h,管线运行平稳。

荆深输油管线;降凝输油方案;现场试验

荆深输油管线(荆二联合站至深一联合站)是华北油田南油北调输油管线的一部分,全长43.8706km,管径159mm,设计压力6.4MPa,设计正常输油能力37.5×104t/a(50m3/h),最小启输量34×104t/a(45m3/h),随着产量下滑,逐渐不能满足管线最低启输量要求,需要对原油进行降凝处理,增加输送量。

1 降凝剂筛选

表1 降凝剂筛选数据

备注:降凝剂加药温度70℃,黏度测试温度15℃。

荆深输油管线原油50℃时密度为0.8372g/cm3,黏度19.50Pa·s,蜡含量8.18%,胶质沥青含量27.4%,凝点31℃。选取8种降凝剂样品进行室内降凝及降黏试验,试验数据见表1。试验结果表明,BEM-6N降凝幅度达到26℃,原油流动性改善效果好,确定为现场试验药剂。

2 现场试验

2012年12月降凝剂在现场投入使用,降凝剂用原油配制,在荆深输油线的首站荆二联合站加装2具配液罐,一罐配药时另一罐向管线注药,两罐交替使用,配液罐中降凝剂母液配液浓度约4%,通过计量泵打入外输管线,管线中降凝剂设计浓度为50mg/L。在降凝剂现场试验初期存在首末站原油凝点差距大,降凝剂溶解困难等现象。

2.1荆二联、深一联凝点差别大原因分析

降凝剂投运以后,在荆二联、深一联分别配置了凝点测定仪,比较2点的凝点数据,在末站深一联化验荆深线原油凝点在8~12℃,荆二联化验荆深线原油凝点在17~21℃,两者差距较大。

2013年2月18日取荆二联加剂后外输原油,现场测得原油凝点为21℃,取样带回实验室做黏温曲线,黏温曲线取值从50℃到25℃,25℃黏度为80mPa·s,仍然表现出比较好的流动性,继续测该样品的凝点为11℃,与现场数据比较凝点测定值发生很大变化,分析认为经过旋转黏度计的旋转,降凝剂分子才得以充分舒展,降凝剂只有在原油中分散以后才能充分发挥降凝作用[1]。荆二联从降凝剂加药口到原油取样口,管线长度为80m,作用时间短,降凝剂分子不能在原油中实现均匀分布和分子链的完全展开,表现出降凝效果不明显。所以在现场试验中测试降凝剂的降凝效果要选取合适位置,原油和降凝剂的混合时间应该在30min以上[2]。

2.2`降凝剂的溶解性分析

BEM-6N是一种油溶性高分子,这类高分子的溶解先是一个溶胀过程,原油中的轻质组分进入降凝剂,形成高黏度的糊状物,现场试验初期经常发生降凝剂溶解不好堵塞计量泵的现象。降凝剂在原油中的溶解受配液浓度、温度和搅拌速度的影响,其中配液温度和配液浓度是关键影响因素,室内配置4%降凝剂试验表明BEM-6N在45℃时2h完全溶解,当温度低于45℃降凝剂又会析出,所以配液罐温度不能低于45℃,试验初期配液罐底部无伴热管线,当配液罐中液位下降到60cm以下时,罐内温度为35℃,降凝剂母液黏度急剧升高,容易发生堵泵现象。通过改装配液罐伴热管线,配液罐温度维持在50℃以上,同时在配液罐加药口上加装一个漏斗,让降凝剂缓慢均匀进入配液罐,解决了降凝剂溶解问题。

2.3原油物性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2013年2月上旬深一联检测原油凝点从8~12℃上升到20℃,降凝幅度明显收窄,分析药剂质量及加药各个环节均显示正常。由于荆二联原油来自4个区块,分别取4个区块来油做降凝试验,其中一个站点来油降凝幅度下降到5℃,分析该站点生产情况为大量处理老化油所致。现场运行情况说明降凝剂对原油物性较为敏感,当原油物性发生变化时,要对降凝效果加密监测,适当调整输油管线运行参数,保证安全输油。

图1 加剂前后原油黏温曲线

2.4现场运行参数调整

荆深输油线降凝输送以前,输油排量45m3/h,荆二联起点压力2.55MPa,起点温度88℃,末点深一联压力0.15MPa,末点温度35℃。加剂以后输油排量33m3/h,荆二联起点温度维持88℃,起点压力1.56MPa,末点压力0.11MPa,末点温度29℃。当温度在40℃以上时,空白原油和加剂后原油黏温曲线基本重合,当温度低于40℃时,加剂后原油流动性显著改善(见图1),实现了降量输油,管线运行平稳。基于加剂后原油凝点在8~12℃的,而目前末点原油温度在29℃,下一步将逐步降低荆二联起输温度[3]。

3 结 论

(1)通过降凝输油有效解决了荆深线输量不足的问题,经济效益显著。加剂前为保管线运行,采取把东部部分站点的原油拉到荆二联再回输到深一联的办法,每年产生运费120万元。

(2)利用原油溶解降凝剂能够满足现场要求,但是要满足其溶解条件,必须保证配液罐伴热温度。

(3)降凝剂对原油物性较为敏感,在现场运行中要加强降凝效果监测,在原油物性差,降凝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要及时提高输油排量或输油温度,保证管线安全。

(4)降凝输油后在降低输油排量的同时,根据具体地温条件还可以降低起输温度或实行季节性冷输,对节约热能和延缓管线腐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降凝后管线安全停输时间延长,对穿孔后的应急抢险赢得更充裕的时间。

[1]刘林林,王宝辉,王丽,等.原油降凝剂种类及运用[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2):52-53.

[2]张付生.降凝剂BEM降低原油凝点的机理探讨[J].油田化学,2001,18(1):79-82.

[3]李海波,曹旦夫,卜祥军,等.万周输油管道添加BEM-5P降凝剂现场试验[J].油气储运,2003,23(1):18-22.

2013-06-06

吴泽美(1973-),男,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田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TE86

A

1673-1409(2013)26-0148-02

[编辑] 洪云飞

猜你喜欢

凝点配液凝剂
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探讨川银花-玄参的不同配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两组分混合原油凝点数学模型及应用研究
煤矿液压传动介质配液方式研究及使用建议
浅谈原油凝点测定影响因素
盘活阅读课需找准切入点
陕北原油降凝剂的制备及复配研究*
HK-135柴油降凝剂的适用性实验
高蜡原油管输用高效降凝剂的筛选及降凝降黏性能评价
丙烯酸酯类降凝剂的Monte Carlo模拟计算及分子结构设计
自动微量柴油凝点分析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