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2013-10-25关汉玉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旅游职业教学模式

关汉玉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劳动者就业岗位所需能力的要求相应提高,职业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并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并没有得到较高重视,从业人员大多是技能高而素质不高或者素质高但没有实际操作能力。如何打造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下阶段的研究目标。

一、研究的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虽然目前已成为我校“2121”模式的特色专业,但由于高职高专本身还存在着诸如教学指导思想、实践基础、教学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从而使该专业的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形成了不小的差距,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和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相接轨。另外,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本身在竞争中就处于劣势,比如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办学规模等,因此要想在竞争中生存,教学模式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我国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我国旅游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必需的软硬件设施,师资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职业类院校的教学模式的目的性也来越明确,近几年学生在企业的口碑也越来越好,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正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与职业教育比较完善的欧美国家相比,教学模式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分析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一)人才培养目标仍需细化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使各地职业院校得到快速发展,但这些快速发展并不都属于良性发展,不少专业建设过于粗略。旅游管理专业虽然培养目的性较强,毕业的学生能适应大部分岗位,但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同一类别的岗位演变出更多的类型,学生并不能够完全适应岗位需求,需要企业对学生进行二次培训,浪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可分为饭店管理、景区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等几大类别,饭店管理又有餐饮管理,客房管理等。随着近几年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出现几所七星酒店,以前的五星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此类高档酒店,岗位也延伸出更多,比如许多酒店推出的英式管家服务员在职业类院校中就找不到合适毕业生,只能由“金钥匙”代替。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继续细化,在客房服务中细化出管家服务,为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打好基础。

(二)课程设置基础不牢靠、实践不突出

正是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向的设计就容易出现各种偏差。职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但是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却一味地向实践课程倾斜,以为有足够的实践教学,就可以将职业教育的实践核心体现出来。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一些应当受到重视的基础理论课程却被精简,把更多的课时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1]忽视了理论基础课程的作用,将职业教育做成了技能培训,虽有实践能力,但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发展后劲。即使是技能课开展全面,但是授课时也是将理论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真正实践时间是少之又少,忽视学生行业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仍然眼高手低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

(三)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加强

职业类院校清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模拟实验室进行教学。但实验室的建设并不等同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实验室的应用效率以及实验室设备的及时更新对实践教学的影响也很巨大。

(四)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现在职业类院校中专业教师也不乏高学历人才,但这些人才的高学历并不等同于高技能,多数老师都是从学校中来又到学校中去,没有经过旅游一线企业的实践锻炼,理论水平只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将其应用在实践上的能力,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没有质的飞跃。

三、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建设

(一)“2121”教学模式不动摇

“2121”教学模式提倡学以致用,目的是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及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体现与升华,这种培养模式适合于旅游管理这种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所以我们专业建设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日益成熟,成为我校特色专业之一。

(二)课程建设成体系,教学成果明显

建设课程体系一直都被认为是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实施“2121”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思路是“加强基础,精选内容,重视实践,扩大范围”[1],为企业培养出“手、眼、心”三合一的复合型人才,即是实际操作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前提之下,我们专业又注重核心精品课程的建设,建设了如《酒吧经营实务》、《导游实务》等省级、院级精品课。

(三)编写了一系列高质量教材,时代感强

旅游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但一直以来,知识点过于陈旧,更新速度慢,实践性不强是旅游专业教材的通病,我们在实行“2121”人才培养模式时,老师随学生下企业锻炼,在实践过程中,专业课老师根据旅游业最新的发展动向编制教材,使教材能够随时跟上行业变迁。

(四)服务地区经济,助力行业发展

我们坚持“2121”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将第二个“1”安排在旅游行业中的一线品牌,锻炼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将第一个“1”安排在商丘周边地区,服务地方经济。我们的实习生不仅仅输送到北京、深圳、广州、东莞等地,还与周边城市如郑州、商丘等地旅游相关企业签订实习合同,为地区经济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五)注重教师整体水平提高

在骨干教师建设中,不仅注重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在知识提升方面,我们学院联合国内知名高校组织了研究生培训班,提高老师的整体文化水平。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学院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一线,及时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作用于日常教学中,形成了良性循环。

(六)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在我们以实用理论为核心,时间需求为导向,质量考核为手段,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不少学生毕业实习被用人单位应聘为正式员工,有的学生直接提升到管理层。学生和企业都是我们“2121”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受益者。

四、理论研究

虽然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直都是本着课堂、教师、知识为核心,在日新月异的服务行业中,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为下阶段我们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重点。向国内外优秀职业教育理念借鉴经验成为突破旅游职业教育瓶颈的有力武器。

图2 体验式教学模式图

(一)四轮驱动型”模式

“四轮驱动型”是在分析我国职业类教育现状与旅游市场的特点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基本要素可以用下图1进行表示:

图1 “四轮驱动型”基本要素示意图

实践需求是基础,驱动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资源保障教学手段的实施;教学手段是体现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并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支撑实践的需求,为时间需求提供高质量复合人才。四种要素互相支持互相驱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

在情知教学论、构建主义学习论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根据计划、民主、自主、合作、开放的五项原则实行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学管理的创新,并注重教学环境的建设,以期培养出应用、开放、复合型的人才。教学活动可以不拘泥于课堂上,采取多种新式教学法如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等,将老师组织的和学生组织的分开来,使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老师在旁辅助教学,打破以往老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方法,构建一套以学生做为主,老师在旁进行评估的教学管理体系。如下图2所示[2]:

(三)“双元制”模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大多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以“为未来工作而学习”为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开展”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3]。职业教育订单化可以使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教育,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学生学习一些不必要的知识,保证学习内容都能够学以致用。但是要注意学生的教育不能生搬硬套企业的订单,毕竟学生不是商品,不能让学生只学会企业所要求的技术,而要让学生在毕业后具备不仅可以在这个企业工作的能力,还要有相关行业的工作能力。会举一反三就是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到的,我忘记了;我看到的,我理解了;我做过的,我记住了。”[3]所以,做,即是蒙台梭利要求的学习过程,理论知识课采用头脑风暴法,实践操作课可分组教学,角色演练,使学生真正能够将技能烂熟于心并会适时创新。

五、研究结论

基于对我国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在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职业类教育要改变以往的一人讲众人听的填鸭式教育,要把学生真正当作课堂的主角看待,将互动式教学搬入课堂。互动式教学具体表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前半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后半节学生做,老师看,学生总结,老师评分。学生通过听、看、实操、总结,不止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语言归纳能力,表达能力,管理及合作能力。老师让学生主宰后半节课并不是完全放羊,而要有规划,有目的的组织教学活动,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大学教育不是中学填鸭式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所以不能只用一本书作为指定教材,不能故步自封,一本书教十年的做法早已不能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经济。教师应该随时关注行业发展动向,选取报纸、网络最新资源和国内外权威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为学生传授最新行业动态和相关技能。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创新,讲授法不能应用于所有内容的教学,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比如在实验室完善的基础上,《酒吧经营实务》课程选择角色扮演法,教师要试图营造一种实际经营的氛围,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应该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另外选取的教学方法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形成学习型的组织,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适应团队工作,并继续自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对考核方式进行创新

要改变一考定终身考核方式。虽然大学教育通常是期末考试成绩试卷部分占70%,平时考核占30%,但真正能够将平时考核用于技能考核的课程少之又少,通常只是用作记录考勤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要改变一张试卷测试学生能力的做法,可以采用主题活动、小组评分、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的评价法,既可以完善学生能力的测评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考核积极性。

六、结语

旅游环境时刻变化发展,要想为旅游业输送优秀毕业生,就要不断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与改革,并不是一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所有院校的旅游专业,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百花齐放,才能为我国的旅游事业贡献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

[1]赵志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研究述评[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5):25-26.

[2]汪清蓉.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12):30-31.

[3]张貊羚.“四轮驱动型”旅游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01):08-09.

猜你喜欢

旅游职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旅游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