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庭芜尽去一平如掌——访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精密天工滚珠丝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林

2013-10-24Reporters梁玉谭弘颖LINGYuTANHongying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3年2期
关键词:产品升级天工滚珠

本刊记者/Reporters 梁玉 谭弘颖/LING Yu TAN Hongying

撰写/Writer 谭弘颖/TAN Hongying

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精密天工滚珠丝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林

始建于1956年的北京机床研究所,其鼎鼎大名对长期从事机床行业工作的人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她就像一棵大树,冠盖如云,经历了近一甲子的岁月,她所孕育的成果以及培养的人才开枝散叶到这个行业的许多角落。时代不同,要走的路也不尽相同,1999年,机床所从对行业起“参谋、组织、攻关和服务”四大功能的综合性研究所转制成高新技术产业集团。

去芜存菁,能得以传承下来并创新的有着其必然性和重要性,北京工研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研精机”)和北京精密天工滚珠丝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密天工”)就是其在滚珠丝杠副领域辉煌的延续。为此,我刊特地采访了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所长、精密天工董事长王晓林。

宿云尽收,双鸾并驾

北京机床研究所从1960年开始研制滚珠丝杠副,至今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研制滚珠丝杠副的企业,也是我国滚珠丝杠副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北京机床研究所积累了丰富的滚珠丝杠副的设计开发、工艺经验,拥有完备的测量技术和生产制造能力。为尖端技术领域、机床工具行业、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多种高精度、高性能、高效率、高质量的滚珠丝杠副,为我国前沿科学和基础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JCS品牌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滚珠丝杠副的杰出代表。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那么,如何将其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就成了当务之急了。

北京机床研究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做了机制改革的尝试,而其滚珠丝杠事业部(工研精机和精密天工这两个公司的前身)就首当其冲。精密天工的雏形于1988年4月成立,在密云开发区租用了3 200 ㎡的场地;而工研精机则搬进顺义开发区。由于当时机床所正面临整体搬迁,按照规制要求,设备、人员无法全部安排,故原滚珠丝杠事业部的人员和设备一分为二,一部分进精密天工,一部分进工研精机。精密天工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作为机制改革的排头兵,传承所内的丝杠产品——500 mm~3 m的传统丝杠副。而500 mm以下的微型丝杠副的任务则由工研精机承担。由此,两者分工明确,这也为以后各自的发展方向定了基调。及至2007、2008年,为建设国家发改委“精密超精密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而成立的产学研相结合高技术股份制有限公司——北京工研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和由北京机床研究所控股、北京机床所精密机电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在北京机床研究所滚珠丝杠厂基础上改制而成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精密天工滚珠丝杠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正式成立。

各类滚珠丝杠副

改制后的精密天工人员总数近百人,其中科研人员占约20%,承担了在滚动功能部件分会副理事长单位的职责。在2009-2012年期间,承担科技部院所转制专项2项(主要是做检测仪器)、联合承担(与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重大专项2项(主要负责高速承载滚珠丝杠副和精密滚珠丝杠副)、北京市课题专项2项。截至目前,所有科研任务已完成一半。而改制后的工研精机负责微型丝杠副的业务亦从原来的1 000多套增加到4 000多套。2011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我国“神八”、“天宫”对接过程中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滚珠丝杠副的研发任务交给了工研精机。工研精机迅速调集精兵强将,大胆创新,采用内循环反向结构设计,同时对产品进行减重设计,经过多次试验,最终解决了满足高可靠性、高刚度、高承载能力、高精度、小自重负荷比、高动力性和控制容易的世界级技术难题,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给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前程分定,多管齐下

精密天工和工研精机一路走来并不顺利,也遇到过坎坷和所谓“瓶颈”。它们的经历很大程度上也是那个时代企业发展的缩影。听王所将往事细细数来,感觉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事赶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或者是没能抓住“契机”,于是企业的发展偏离了预设的轨道,有的元气大伤,更有甚者一蹶不振,但也有能东山再起的。经过多年的摸索,王所认为,在国内做滚珠丝杠,有以下几点需要做到:

首先,要会“审时度势”。比如,王所和我们说过,精密天工成立以后,恰逢好时机(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机床的市场需求特别旺盛,订单如潮,以当时精密天工的自身能力来讲,供不应求,从而导致合同履约率低、客户坐等、质量下降等现象发生,暴露出投资不够、准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此后追加了500万投资,但是契机已过,时不我待了。

其次,要解决“软硬件的硬伤”。滚珠丝杠副由丝杠、螺母和滚珠组成——构造并不复杂,然而构造不复杂并不代表谁都能做好,尤其是高端螺母加工的问题。螺母加工在整个行业都存在不完全受控制的问题,齿形和粗糙度难以检测、难以保证与丝杠的高精度的啮合。现在国内的丝杠厂家的生产设备大多数还未“数控化”,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螺母,基本上靠那些有经验的工人。人工和数控化相比,不论是从生产效率还是产品质量上,其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另外一点,人员变动大,人才流失情况严重,这都和国内企业的管理制度落后有着莫大的关系。

然后,要学会“潜心做事”。潜心做事,是一种谋略、一种作风、一种智慧。在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中,只有潜心做事,方能打造责任、诚信、效率的良好行业品牌。这一点,往大了说:中国人聪明足够,但是轻浮跳脱的毛病不减。不管是整个大的机床行业也好,还是就功能部件行业而言,这都是需要稳健、踏实的专业人才一步步迎上去才能逐渐缩小与国外的差距的。

最后,需要举“一国之力”打造。功能部件行业自我发展能力太弱了,而且最“雪上加霜”的是我国的功能部件行业对加工设备的依赖度远远超过国外同行。就比如说螺纹磨床,其重要性毋庸赘言,然而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在做,功能部件企业要么高价引进国外设备,要么接受性能较差的国内产品——这就长远发展而言,是弊大于利的。必须通过体制优势,举全国之力打造功能部件生产设备,进而使国产功能部件满足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对于机床所滚珠丝杠副的事业来说,王所认为,除了要认识和努力做到上面几点之外,还要真正做到产品转型升级。一般来说,产品转型升级可以分别三个层级,即“创新型产品升级”、“跟进型产品升级”和“改头换面型产品升级”。“创新型产品升级”是主要以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为主,而“跟进型产品升级”主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为主,“改头换面型产品升级”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原有产品的竞争力, 其中“创新型产品升级”的帮助最大,难度也最大。近日,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未来一个阶段的科技发展明确了目标路径,为此,公司将发展方向定为:向高速、高精高档丝杠和特种丝杠发展,跳出低档产品的竞争;同时扩大领域,逐步渗入医疗器械、电子行业以及航天领域。机床所滚珠丝杠副的事业犹如一座传承已久的庭院,唯有通过对技术、工艺、管理的创新,方能庭芜尽去,一平如掌。

猜你喜欢

产品升级天工滚珠
天工缀网
技术创新促进昆钢螺纹钢产品升级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滚珠丝杠的热力耦合作用仿真
“强国工匠”朱小坤 率队成就大“天工”
巧夺天工
滚珠直线导轨热处理及磨削工艺优化研究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的演化与产品升级研究
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研究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述评